南菁中学化学初三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菁中学化学初三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性能通讯材料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量取液体
4.交警在查“酒驾”时,请司机打开车窗,交警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酒精()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
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之间有间隔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6.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重要思维方法。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B.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7.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C.铅是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D.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10.甲、乙、丙、丁分别是硝酸、氢氧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硝酸B.丁一定是碳酸钠
C.甲不可能是硝酸D.丙不可能是氢氧化钡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慢慢变蓝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红色固体慢慢变黑
D.点燃纯羊毛线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二、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红磷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13.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合金.现取某黄铜样品40g,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有关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4.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g.
三、综合题
1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工业上可采用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下图是工业生产中一种以食盐水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的工艺原理。
(1)NaCl 电解槽:食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氯气反应生成NaCl、NaClO3和H2O。
(2)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二氧化氯反应器中的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X,X 为。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以外还有。
(5)下列有关二氧化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氯属于氧化物
B 二氧化氯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
C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该流程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16.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甲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 B.(填“<”或“>”).
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如图几组实验: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NaHCO3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
是.
17.碱盐是重要的化学物质。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①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什么?。
②图1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微观示意图,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H++ OH−=H2O。
图2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怎么表
示?。
(2)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后,没有明显现象。
①小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CO2能生反应。
挤压胶头滴管后,小康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②小康想探究反应后锥形瓶中液体溶质的成分,请你设计实验,和小康一起探究
(3)已知某粗盐样品混有硫酸钠(Na2SO4),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步骤②③中加入试剂均过量;悬浊液为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此方案中除去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小亮同学认为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谨,请你完善上述实验方
案。
(4)98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102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
18.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9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把509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烧杯中,其反应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表中M的值为。
(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求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答案
1.C 2.B 3.D 4.A 5.A 6.B 7.A 8.D 9.C 10.C 11.C
12.(1)P+O 2→点燃 P 2O 5 (2)KClO 3→ΔMnO 2
KCl+O 2 (3)H 2+O 2
→点燃
H 2O
13.(1)0.4g
(2)解:设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 2+ H 2↑ 65 2 x
0.4g
65x
= 20.4g x=13g
样品中铜的质量是40﹣13=27g ,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7g
40g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14.(1)三 (2)10:3:12 (3)0.6
15.(1)2NaCl +2H 2O
通电
_
_
2NaOH +H 2↑+Cl 2↑ (2)化合反应 (3)H 2O
(4)NaCl 和Cl 2 (5)AB 16.(1)>;B
(2)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C ;在40℃时NH 4HCO 3受热容易分解,导致反应物减少
17.(1)水溶液中都有OH −;Ba 2++SO 42−=BaSO 4↓
(2)气球胀大;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不变红,则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钠
(3)Na 2SO 4+BaCl 2=2NaCl +BaSO 4↓;除去过量的BaCl 2;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热蒸发 (4)14.2% 18.(1)4 (2)80% (3)解:设此过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CaCO 3+ 2HCl═ CaCl 2+H 2O+ CO 2↑ 100 44 8g
x
10044
=8g x
解得x=3.52g 。
答:此过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5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