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15—16学年下学期
高二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本大题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
读图回答1~2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
C.8°D.10°
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①B.②
C.③D.④
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读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
4.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②推进规模化经营
③提高专业化水平④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
A.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灌溉农业发达
B.乙地农业发展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C.丙地地质构造为地堑
D.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图中阴影区()
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C.发展方向主要是陡坡开荒
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
读下图,回答7~9题。
7.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8.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9.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半岛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半岛地势南高北低
B.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C.该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平直
D.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半岛西部的人口密度应大于东部
11.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A.AB B.BC C.CD D.AD
下图为我国某地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B、C两点间地形剖面,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150 B.200 C.100 D.300
13.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王村大致位于A地的正北方
B.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C.C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D.E处修水位100 m的水库,王村需要外迁
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
据此回
答14~15题。
14.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
A.东南方向A1B1B.东南方向A2B2
C.西南方向A3B3D.西北方向A4B4
15.当天傍晚,该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B1B.B2 C.B3D.B4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16~17题。
16.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
17.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
下图是大陆上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灰色区域为河流,图示区域内水平岩层被河流侵蚀切割。
据此回答18~19题。
18.在图中沿AA′一线绘制剖面,则下面的剖面图与之相符的是()
19.图中d、e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50 m B.400 m C.380 m D.480 m 读图,完成20~22题。
20.有关图示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两洋,地跨东西两半球B.濒临两洋,位于西半球C.濒临三洋,地跨南北两半球D.濒临三洋,位于北半球21.关于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名称正确的是()
A.①海岸山脉、②科迪勒拉山脉、③大草原、④拉布拉多高原
B.①内华达山脉、②落基山脉、③密西西比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C.①科迪勒拉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密西西比平原、④拉布拉多高原D.①落基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中央大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22.流经图中③地形区最大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域,正确的是()
A.圣劳伦斯河——大西洋B.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湾
C.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D.密西西比河——比斯开湾、
二、综合题(共56分)
2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32分)
(1)判断地形:A为(4分)。
E为(4分)。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4分)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
(4分)
(4)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 ℃,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4分)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⑥,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
(6分)(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6分)。
2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高线地形图。
(1)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
(6分)
(2)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加快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湖北地区的产业转移。
试分析产业转移对湖北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8分)
[ZXX
(3) 简述图中南部地区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6分)
(4)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要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4分)
高二文科地理期初考试答案
1——5 BADBD 6——10 BDADB 11——15 BCACB
16——20 CCCDD 21——22 BC
23.(28分)
(1)盆地(4分)鞍部(4分)
(2)a(4分)
(3)(4分)
(4)14.6(4分)
(5)①(2分)从①渠引水,河水从高处到低处可以自流。
(4分)
(6)④(2分)④虽然线路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③线路虽然较短,但道路坡度大,行车不安全。
(4分)
24.答案:(1) 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牢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持续高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水田与沟渠遍布,水分蒸发旺盛,使得空气湿度加大;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昼夜温差小,最低气温偏高;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城市夏季的炎热程度。
(2) 人口迁移方面:产业转移增加了湖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快了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城市化进程方面:产业转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 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增加收入。
(4)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