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尽情绽放核心研究刘小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思维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尽情绽放核心研究刘小辉
发布时间:2023-05-15T11:55:39.8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期作者:刘小辉[导读] 相对于小学,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十中学 467000
摘要:相对于小学,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关注知识传授、技能讲解,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掌握要点,发现计算规律,学会归纳总结。
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思维培养
数学课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能实现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将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关键内容。
因受到传统教育影响较深,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将重心放在知识讲解、学生解题技能培养上,但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会造成阻碍,对此教师应有一定认知,并要积极投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中。
一、设置教学情境,训练思维灵活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理论公式,也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因此很多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
而想要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教师便要借助多元化方式来为其创设教学情景,使其能在情境中自主投入学习,培养思维灵活性。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时存在一定困难,这时候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固化的困境,可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引入到课堂中,也可参考这些教学课程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将网络平台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演示动画视频资源展现在课堂上,动画演示方式相对于口头讲解来讲,学生在理解时更加容易。
在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内涵之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会更加容易,之后通过恰当展开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训练,可使学生解题能力逐渐增强,推动其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数学学科学习自信心。
又如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相关内容教学时,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理论讲述和板书,学生在学习理解时存在一定困难,而若能借助信息设备或是微视频等展开教学,则能使这部分内容直观展现学生面前,方便学生探究与学习。
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其展示图形“动态平移”的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体会到图形平移方式以及结果,之后教师再辅助以知识讲解,可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解,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使其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发散自身思维思考分析,实现思维灵活性的增加,为之后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
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其从多角度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多向性,学生性格特征、生长环境有所不同,所以即便是面对同一问题其分析和思考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能借助学生存在的差异性,采取一题多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培养。
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一环节教学的过程中,便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等腰三角形性质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些小组合可以通过轴对称性质得出“三线合一”这一性质,而一些小组可以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明这一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方法,可使学生视野得以开阔,并使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能从多角度对问题全面进行思考。
又如在“圆”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都与“圆”相关,再将其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之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圆半径以及周长,之后再自主尝试设计圆半径以及周长计算的生活类题目,并完成解答,使学生能对这部分数学知识有更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探讨过程中实现对圆相关知识的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动手实践,培养思维敏捷度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来讲会更加的抽象,但因为大多数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困难,学生存在困难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其学习兴趣就会丧失。
而若教师能在实际教学时引导学生投入到动手实践中,则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更加容易,也能快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对知识生成过程有所感悟,真正实现做中学,其思维敏捷性也会在其中得到培养。
如在轴对称相关知识教学前,可要求每一位学生带几张彩纸和一个剪刀,教师可先通过生活话题引入教学: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剪纸呢?以往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在窗户门上贴上剪纸,那么如何创造剪纸作品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工具,接下来要演示对折减纸法,请同学们一起来体验吧!之后教师再为学生示范对折剪纸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检出轴对称图形,之后再自然而然的引入轴对称概念,以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其快速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以及内涵。
又如在“三角形的高线”相关内容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线,而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锐角三角形的高线均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高有两条是直角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其外部。
这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只是单一通过教师语言讲解学生无法理解,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则能快速理解三角形高的性质,还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也能在其中得到提升。
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能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快速理解知识,发展自身数学思维。
结语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关键内容,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投入到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中。
并要通过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其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其今后数学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玉,初文娟.指向高阶思维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763.
[2]强俊毅.让直觉思维之花绽放在初中数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2(35):78-78.
[3]姚正江.智慧有源思维寻根——分析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数学课堂[J].新课程,2022(4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