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师的劳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有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
其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第一______。
2、俄国教育家______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得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3、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塑造高尚的人格、完美的______,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承其志。
4、教师的教学作风对课堂气氛形成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教学领导作风主要有三种典型类型:专制型、民主型、______。
5、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以民主教学领导作风去组织教与学活动。
这种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知情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认可和赞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______。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A.生理过程
B.情感氛围
C.自然过程
D.物理过程
2、师生心理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直接影响
D.制度文化
3、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贯穿于()的全过程。
A.奥尔波特
B.师生关系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4、师生心理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背景,并制约着教学的最终()。
A.结果
B.意识
C.动机
D.生理
5、良好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会促进师生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所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甚至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优化师生心理关系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
A.不可遏制
B.活泼型
C.要求
D.抑郁型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班级心理辅导:
2、班级心理辅导的性质:
3、心理辅导员:
4、心理辅导员职业要求: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2、()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3、()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4、()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5、()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
6、()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7、()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
8、()遵循理解原则。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总是上有非常大的差异。
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9、()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10、()坚持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3、如何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4、网瘾: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论述网瘾控制和处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力量
2、乌申斯
3、形象
4、放任型
5、满足感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B
2、C
3、B
4、A
5、C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班级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主要以班级团体作为实施的情境,班级团体为社会中各种团体型式之一,而且为相当特殊的一种团体,因此教师与咨商师均应对其善加了解。
2、班级心理辅导的性质:就性质而言,班级团体既为一种社会性团体,也是一种心理性团体,因此为一种相当特殊的团体;班级在正式组织部分,对成员有特别的行动要求,例如出席、守校规、参加段考、期考等,而且也有其一定的行动形态,与社会其他正式组织相似。
然而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又发展出另外的各种期待,成员之间有着动力性的互动,产生了一个班级心理层面的团体。
3、心理辅导员: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心理辅导员的辛勤抚慰,学生忧愁的排解少不了他的帮助,是他抚平了学生的心灵创伤,是他伴随着学生一天天成长。
他用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观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满腔的热情,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心理难题。
4、心理辅导员职业要求:工作经验:具有非常好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的人格素养和自我控制能力,面对学生问题能一直保持热情,且有耐心的工作状态。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3、如何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千万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意见!不要过度表现出对事情了如指掌或经验老到的样子,对孩子的反对意见,表现出不在乎或不重视,这会激怒孩子。
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将内心的感觉表达出来,然后给予完全的重视和关心。
让别人觉得他的反对意见是很独特的见解,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确与众不同。
4、网瘾: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的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认知疗法。
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
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
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有一部分人行为难以控制,带有冲动控制或者强迫色彩,需要考虑要配合药物,在专业医师的系统的指导下来控制他的那种强迫和冲突,就像治疗强迫症一样,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药物加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医学界用于治疗网瘾的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和情绪稳定药这两大类。
药物疗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是因为药物可以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减少人的兴奋度,从而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对于已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症状及人格改变等严重的网瘾患者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