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专家负责制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农业 高校成 为公益 性农技 推广 服务 主体 的理 论
具有中国特 色的农技推广服务是采取教育 、咨询 、开发 、 服务等形式 ,采用示 范 、培训 、技术指 导等方 法 ,将 农业新 成果 、新技术 、新知识及新信息 ,扩 散、普及 、应用到农 村 、 农 业 、农 民 中去 ,从 而 促 进 农 业 和 农 村 发 展 的一 种 专 门 化 活 动。其根本 目标是发展农业生 产 、繁荣农村 经济和改 善农 民 生 活。农技推广服务是科 技成果转 化为现 实生产力 的主要桥 梁 。根 据 农 业 技 术 以 及 相 关 联 的 知 识 、信 息 和农 产 品 的经 济 学属性 的考察 ,农 技推广服务具有非常明显的公共 物品属性 。 公共物 品具有效用的不可 分割性 、消费 的非竞争性 、受益 的 非排他性 、外部性 和公 益性等 特征 ,因此 ,它应 由公 益性 机 构来提供。 政 府 兴 办 的各 级 农 技 推 广 机 构 的 主 要 职 责 是 承担 公 益 性 农技推广服务 职能 ,实 现公共利益 ,我 国农业 、农技推 广服 务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的特 殊性 和农村 的现实 ,决定 了政府 农 技 推广 服务 组 织 在 公 益 性 农 技 推 广 组 织 体 系 中 存 在 的 客 观 必要性 。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农技 推广机构成 为公益性农 技 推 广 服 务 的 唯 一 主 体 ,这 种 模 式 在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发 挥 了 重 要作用 ,实现了农业 增效 、农 民增 收。但 随着农业 和农村经
农 业院 校 专 家 负 责制 农 技 推 广 服 务 模 式 的 探 索
汤 国辉 ,蔡 薇 , 郭 忠 兴
(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 0 9 ) 105
摘要 :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领域的 “ 政府失灵” 与 “ 市场 失灵 ” ,为具有 第三部 门属性 的农业 高校 的参与提供 了理 论前提 。基于南京农业大学 “ 百名教授科教 兴百村 工程 ” 实践 ,提 出了农技推 广服 务 的新 模 式—— 专家 负责制。 对 专家负责制特点的分析表 明,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 “ 三农 ” 问题和推 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 建设 ,但 专家负责制在 具体运行 中仍存在 一定的缺 陷,因此 ,我们必须要进一 步加 大力度 ,完善其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 高校在公益性 农技推广服务 中的优势 ,实现农业增效 、农 民增收 。 关 键 词 :专 家 负责 制 ;农 业 推 广 ;科 技 下 乡;科技 入 户 ;农 民 增 收 中 图分 类 号 :S 一3 文 献 标 识 码 :A
问题 ,如管理体制不顺 , 员结构不 合理 、素质低 ,培训机 人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7期
S in e a d T c n lg 理 研 究 n e e r h ce c n e科 技o y Ma a e h o 管 n g me tR sa c
2 o o7 0 8N .
文章编 号 :10 00—79 (0 8 7— 06—0 6 5 20 )0 0 8 4
济 进 入 新 的发 展 阶段 , 以政 府 为 主 导 的 “自上 而 下 ” 的 行 政 式 的指令性的农技推广服务 体系 已经 不适应新形 势农 业 的发பைடு நூலகம் 展要求 ,在农技推广服务体 系的建设 中暴 露 出了许多 严重 的
盈 利难以收回。因此 ,单纯依 靠市场 配置资源 的方式和市场 机制的作 用很难解决该 领域 的投 资回报率 问题 ,限制 了以赢 利为 目的的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 和农业 企业 等市 场竞争主体 的 进入 ,因此 ,公 益性 农 技推 广服 务供 给 中存 在 着 “ 场 失 市
灵 ” 。
公益性农 技 推 广服务 领域 的 “ 府失 灵 ” 和 “ 场失 政 市 灵” 为第三部门参 与公 益性农 技推 广服 务提 供 了理论前 提 , 农业高校是介于政府和私人企业 之间 的非营利组 织 ,是第三 部 门 ,具 有 独 立 性 、公 益 性 、灵 活 性 、组 织 性 等 特 点 。 农 业 高校的第三部门属性 是其 成为公益性 农技推 广服务 主体的必 要条件。 农业 高校具备教 育 、科学研究 、社 会服务 三大 职能。它 拥 有数 量众 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 才和 条件设备 ,为 农业、农 技推广 服务输送大批 的农业科技 人才 。同时 ,它又是科 技创 新 的主体 ,是科研成果 的主要源头 ,拥有 大量 的科 技成果 和 技术 ,可 以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 科技水 平 的提 高与农业技 术 进 步 。随 着 学 校 功 能 的不 断 扩 展 ,农 业 高 校 不 仅 仅 局 限在 教学科研上 ,它还积极发挥 以技术 辐射和 信息服务 为特征 的 社 会化服务 功能 ,依托 丰富 的人才 、成 果 和研究 开 发能 力 . 积极推动科研成果 产业化 ,提 高成果转化 率 ,促进 产学 研三 结 合 良性 循 环 ,实 现 农 业 科 研 、教 育 、推 广 的 有 机 结 合 。 这 些都为农业 高校成为公益 性农 技推 广服务组织 提供 了充 分条 件。 因此 ,农业高校的第三部 门属性 和科研 、教育 、社 会化 服务职能 的有机结合为农 业高校成 为公 益性农技 推广服务主 体提供 了客观必要性 ,农 业高校参 与公益性 农技推 广服务能 够转变政府职能 ,其 灵活性能够 为农 民提供 多样化 的农 业新 技术 、新成 果 ,弥补 政府 的缺 陷 ,实现农 业科 研、教育 、推 广 的有机结合。因此 ,我 们必须要重 视农业 高校在公益 性农 技推广 服务 中的地 位 ,充分发挥农 业高校 的优势 ,提高公益 性农技推广 服务水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