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复习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复习特训第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假设你生活在半坡聚落,在猎获一头野猪后,你要把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可能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斧
C、青铜剑
D、铁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始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
A、河姆渡居民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原始人曾普遍使用过的一种工具叫耒耜。

如下图所示,它的主要用途是( )
A、打猎
B、耕地
C、捕鱼
D、采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云南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聚落
D、河姆渡聚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歌瑶“骨耜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山顶洞人
D、大汶口居民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图1是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图2是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于流域,居住的房屋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文明古国,历代都非常关注农业发展,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景帝)日:“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请分别写出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材料二反映西汉前期推行了什么政策?具体措施是什么?在该政策的推动下,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魏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根据材料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图一和图二是两幅原始居民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
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这些房屋里居住的分别是哪两种原始居民?
其中图一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图二居民会制作什么生产工具?
造成两地居民房屋样式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判断题
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A、正确
B、错误
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开始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在氏族公社里,氏族首领统治着手下的臣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A、正确
B、错误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A、正确
B、错误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这在半坡遗址墓葬中可以得到证明。

A、正确
B、错误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该原始居民遗址最早在哪一地区被发现?
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主要在哪一流域进行种植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