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如何才能落到实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如何才能落到实处21世纪是科学技术大爆炸的知识经济时期,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会愈来愈显著。

因此教育问题,尤其是大学教育成为全国上下一路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为了维持国家发展的竞争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高等教育责任任重道远,为此国内很多高校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方面也不遗余力做了很多工作,可是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是存在必然的差距。

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之所以水平较高,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一个超级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拥有办学自主权,校长和学校能自主管理学校事务,教师可以专心而且独立地教书育人、从事科学研究。

反观我国,高等学校在自主办学方面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束缚,乃至开设如何的课程,老师学校都做不了主,这是我国很多大学水平不高、乃至连年来“原地踏步”的重要原因,大学只有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取得更好地发展。

因此,通过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来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将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也是大势所趋。

通过对《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学习,我了解到实际上《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拥有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和调节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等等。

而且给予了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的权利,在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学校对于办学事务自主管理的权利,对于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可是,另一方面在实际办学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却十分有限。

因此,如何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改变高等学校从属于政府部门的地位,使之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换句话说,如何让大学在办学进程中具有自行决定、处置事务的权利,是超级现实和需要注重的问题。

基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强化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首先,需要完善大学法人制度。

法人化是现代大学自治权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首要原则。

为了使大学办学事务不受学校之外各类力量的干扰和干与,大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而不该该是某个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

在日本,国立大学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利益和责任。

固然,依照权责对应的原则,大学取得自治权的同时,也必需担负相应的责任。

在自主独立的大学体系里面,校长可以由教授及其他学校员工选举产生;同时也可以参考美国大学的模式,由学校董事会来遴选校长。

其次,要增强教育立法,而且加大执法力度。

从历史上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的随意性很大,而且行政干与很多时候都引发高等教育秩序的动荡,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通过教育立法,可以明确地界定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对高校的办学自主
权给予法律保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高等教育法》给予的高校办学自主权,可是在实际执行进程中与理想的办学自主权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增强教育立法以后更要严格执法,切实落实和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

最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只有迎合了社会发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的良性发展也能够更好的落实和增进办学自主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而且是学校难以涉足的禁地,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曾经就有老师抱怨社会需求较多的专业不能设置,没有需求的专业还非要招生。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通过连年的改革调整,较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人材的需要。

所以说,要让懂教育的人来管理学校,使高校的管理和发展要顺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同时推动高等学校人材培育、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来鼓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