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临床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临床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胆漏的常见原因及相关的处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11年10月肝胆外科手术中12例并发胆漏患者
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12例并发胆漏患者,其中8例患者行常规的引流10-20天痊愈,3例患者在B 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再次置管引流,15-30天后治愈,1例弥漫
性腹膜炎采取再次手术引流患者30天痊愈。
结论充分引流是治疗胆漏的关键。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胆漏原因分析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6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95-01
胆瘘是肝胆手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继发胆汁性腹膜炎
及腹腔脓肿,甚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胆漏发生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肝胆外科2003年2月至2011年10月间12例术后并
发胆漏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探讨术后胆漏的常见原因及相关的处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术后并发胆漏患者均来自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 8例,女性
4 例, 年龄21-58岁,平均33.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有肝胆手术史,其中胆囊切除术2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T管引流5例;肝叶切除术3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2例;胆管损伤,胆管修复重建
1例。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1例弥漫性腹膜炎,1例膈下脓肿,
其他无明显症状仅术后2-8天内引流管及腹部伤口有胆汁样液体80-120m l,12
例患者发生胆漏时间:术后7天之内9例,术后大于7天的3 例。
胆漏的诊断主
要依据其手术史、临床症状、影象学检查及腹腔穿刺。
1.3 胆漏处理对策
胆漏处理方法参考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身体状况及发生胆漏的时间,对临床
症状不明显、生命体征稳定尚未拔引流管的患者采取继续保守治疗,充分引流,
禁食并予以营养支持,加强抗感染治疗。
术后大于7天的3 例患者分别为B超引
导经皮重置腹腔引流,早期负压,并随引流量变化调整至常压引流;1例弥漫性
腹膜炎,引流量较大,采取再次手术引流。
2 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钟8例患者行常规的引流10-20天痊愈,3例患者在B 超引导
下进行穿刺再次置管引流,15-30天后治愈。
1例弥漫性腹膜炎采取再次手术引流,患者30天痊愈,6月后随访康复情况良好。
3 讨论
胆漏有胆内漏和胆外漏两种类型,胆内漏相对比较危险,肝胆手术常需要对
胆道系统进行手术操作,对胆道完整性的破坏及粗劣的缝合均是并发胆漏的多发
因素之一,因此肝胆手术胆漏的发生率比较高。
在肝胆手术中,临床工作者常容
易忽视患者胆管的个体解剖变异,例如患者个体胆囊管长度的变异;及汇入肝外
胆管部位及汇合方式等方面的变异;或副肝管及肝管变异等[1];在手术中切口较小,对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解剖因素了解不足,手术操作不当,也是造成术后
胆漏的原因之一,吴青松[2]等认为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管残留缝合问题,胆囊管
周围炎症,胆囊颈及壶腹部致密粘连,胆囊管预留过短结扎线易脱落都是术后胆
漏的原因之一,本组资料2例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患者,1例为右侧副肝管损伤,1 例为胆总管损伤;肝裂伤创面较粗的肝管应该结扎,缝合不严密往往造成胆漏,我们在处理1例肝外伤行肝叶切除时未做相应处理而造成胆漏。
肝断面胆管血运
障碍,胆管缺血坏死也是原因之一;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吻合口缝合技
术不严密,胆肠吻合愈合不良也常造成胆漏;T管安放不当,拔除时机、方式不
合适也会造成胆漏,本组资料1例T 管过粗,造成胆总管壁部分坏死形成胆漏造
成弥漫性腹膜炎,再次手术,重置T管。
T管的拔除最好稍微延迟,等待T管窦
道的形成牢固,尤其对待糖尿病患者,组织生长愈合能力差,T管窦道形成时间
较长,术前应用纠正高糖血症外,在术后应延用胰岛素直到拔除T形管[3]。
胆瘘应以预防为主,临床工作者在手术操作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
熟悉胆道的解剖结构,操作应谨慎小心仔细全面排查,尽量减少因手术失误造成
的胆漏,采用无损伤的针线对胆管的缝合[4],针距恰当并且松紧适度;胆漏发生
后充分引流是治疗的关键所在[5],未拔引流管的早期胆漏患者,需保持引流管的
通畅,及时解除瘘口远端的胆道梗阻,积极的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
患者均能自行痊愈,对于局限性腹膜炎,患者无发烧等全身中毒症状也应考虑非
手术治疗,对于已拔管患者,可选择在B 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再次置管引流。
急性
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引流。
综上所述,胆漏的发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处理方法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作为临床工作者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减轻患者的
痛苦。
参考文献
[1] 冯小青.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治疗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89-90.
[2] 吴青松,凌亚非,王建南等.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岭南现代临
床外科,2010,10(2):81-83.
[3] 朱卫文.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23-124.
[4] 何国建.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J]. 医学信息,2011,12(6):2306-2307.
[5] 李波,朱百鹏,粱震. 肝胆外科手术后10例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 安徽医药,2010,14(10):119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