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武钢三中命题教师:张志凯审题教师:张华中
考试时间:2019年4月23日下午14:00—15:30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我们能从中得到的合理的历史信息是:
A. 古代的人主要是吃肉的
B. “神农氏”是被神化了的一个人
C. 古代的人口增长得很快
D. 农业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等信息可知,是因为“禽兽不足……教民农耕”,因此农业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D正确;据上分析,A错误;“神农氏”是被神化了的一个人,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古代的人口增长,C错误。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由此来看:
A. 这一时期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
B. 手工业内部有森严的等级
C. 天子的手工业可以处理所有材料
D. 这一手工业只为天子服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天子之六工……”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附属于中央政府之下,受其管辖,名曰官营手工业,A正确;据材料可知,手工业内部有细致的分工,不是森严的等级,B错误;材料不能看出天子的手工业可以处理所有材料,C错误;官营手工业是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因此D片面。
【点睛】官营手工业是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如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等。
3.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这说明当时
A. 商人地位堪比国君
B. 大商人的实力雄厚
C. 商业成为百业之首
D. 子贡是最有钱
的商人【答案】A 【解析】【详解】据材料“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信息可以看到,大
商人地位高,以至于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因此A正确;材料中不仅反映大商人的实力雄厚,而且强调其政治地位高,如“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B片面;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成为百业之首,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子贡是最有钱的商人,D错误。
【点睛】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
4.《国语周语中》中说:“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意思是说公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也无人收割。
究其根源在于:
A. 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 劳动者更关注私田
C. 井田制度日趋衰落
D. 国君权威一落千丈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信息表明,井田制瓦解,究其根源在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
产力的进步,A正确;材料强调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源,而劳动者更关注私田的原因也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因此B错误;井田制度日趋衰落不是根源,是表现,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没有说到国君权威问题,D错误。
5.《史记·平准书》记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下列关于汉初商人们状况说法不准确的是
A. 不能穿华衣坐豪车
B. 赋税负担十分沉重
C. 子孙后代不能当官
D. 一直面临严苛压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等信息可知,孝惠、高后时,曾放松对商人的限制,D合题意,D正确;据材料“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因此A、B不合题意;据材料“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可知,C不合题意。
6.《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为“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床上的装饰为“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是由于
A. 汉代社会等级色彩并不明显
B. 焦仲卿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
C. 汉代服饰的规制相当的复杂
D. 汉代的纺织业有较大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信息可知,汉代的纺织业有较大的发展,D正确;据材料没有看出汉代社会等级色彩并不明显,A错误;据材料“焦仲卿妻身上的打扮、床上的装饰”等信息不能断言焦仲卿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B错误;据材料没有看出汉代服饰的规制,C错误。
7.曲辕犁出现于唐代,但从下的照片我们可以知道,直到本世纪在我国依然大量存在这种犁耕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辕犁是犁耕技术的巅峰
B. 曲辕犁出现之后农业技术不再进步
C. 这种现象符合我国的国情
D. 落后的小农不懂得使用农业新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曲辕犁是犁耕技术成熟的标志,A正确;曲辕犁是犁耕技术成熟的标志,但农业技术除了犁耕技术外,还包括良种繁育等多种,因此B错误;犁耕技术不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C以偏概全;D说法错误。
8.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修筑圩田相当普遍。
圩田就是筑堤拦水,开发低湿地块作为耕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地区广泛的种植水稻
B. 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结果
C. 南方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
D. 运河开通促进南北方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修筑圩田相当普遍”信息可知,这是开发低湿地块作为耕地;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导致北民南迁,南方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C正确;材料问的是圩田的主要原因,与A、B无关;运河开通于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9.1562年纽伦堡首版的《山间邮车》记载:“东方瓷器的输入,迅速地使欧洲金银库存空竭,因为欧洲商人必须用金银币来偿付亚洲瓷器的输入,贵重金属外流的情况在整个欧洲都存在”。
据此可以判断
A. 当时东西方民间贸易繁荣
B. 瓷器为中国赚取贵金属做了贡献
C. 欧洲各国人民都喜欢瓷器
D. 贸易的结果是欧洲金银价格猛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东方瓷器的输入,迅速地使欧洲金银库存空竭,……贵重金属外流的情况在整个欧洲都存在”等信息可知,欧洲各国人民都喜欢瓷器,C正确;材料只涉及到瓷器的交换,A错误;瓷器贸易是双方的,瓷器之所以能为中国赚取贵金属做了贡献,是因为欧洲各国人民都喜欢瓷器,B不全面;据材料时间“1562 年”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此时出现了“价格革命”,D错误。
【点睛】价格革命”的含义是: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衰落;贫富分化加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10.赵德馨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写道:“进口纱价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洋纱来织布比较合算。
……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这表明
A. “纺”与“织”正在分离
B. “织”与“耕”正在分离
C. 我国自然经济已基本解体
D. 更多的人选择了抵制洋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购买洋纱来织布比较合算……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等信息可知,“纺”与“织”正在分离,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纺与织”,没有涉及到“耕”,B错误;C项“已基本”表述有误,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抵制洋货,D错误。
11.1920年时,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这主要是因为
A. 企业家缺乏经验,建设不力
B. 辛亥革命的反封建斗争不彻底
C. 生产发展太快导致产品积压
D. 帝国主义列强间的战争结束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20年时,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侵略加剧,民族工业萧条,D正确;材料中民族工业萧条,与A无关;民族工业萧条是因为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侵略加剧导致,不是反封建斗争不彻底,B错误;C说法错误。
【点睛】1912---1919年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侵略加剧,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少奇曾设想: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增加个人的经济活动自由,允许私人办工厂,开放和利用商品自由市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设想先后进入操作实践
B. 简政放权是当时的发展趋势
C. 私有制随即基本上被消灭掉
D. 刘少奇的设想不太符合国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正确;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三大改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增加个人的经济活动自由,允许私人办工厂”不符,A错误;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刚刚成立,1952年底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刚起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简政放权不是当时的趋势,B错误;据所学可知,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材料中“……实行农业社的个人负责制,增强地方和企业的自治权”等措施,符合新中国的国情,D错误。
【点睛】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特点,给社会经济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13.诗歌是人们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下面这首诗在某个时代很具有典型性:“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
手工操作君勿笑,中国人多力量强!”由此判断
A. 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写打油诗
B. 人们很快就将面临艰苦的生活
C. 手工操作是炼铁炼钢合理选择
D. 人口的优势将使我们战胜一切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
手工操作君勿笑,中国人多力量强!”由此判断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1959年就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B正确;写打油诗不是那个时代人的特长,A错误;炼铁炼钢的合理选择不是手工业,C错误;战胜一切凭借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D错误。
14.据《国史札记》记载:“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
……邓小平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此时中共中央
A. 讨论是否改革开放
B. 准备开始改革开放
C. 加速推进改革开放
D. 决心不再改革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邓小平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信息可知,这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正确;据上分析,A、B错误;D说法错误。
【点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5.80年代初,人们这样描述青岛电冰箱(海尔)厂:“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
这说明
A. 当年的劳动管理很弹性
B. 当年很容易弄到手榴弹
C. 对上班时间的规定很短
D. 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等信息可知,青岛电冰箱(海尔)厂的工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生产积极性,急需改革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D正确;据所学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A错误;材料用“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来形象的说明,工人上班消极怠工问题,B理解偏差,B错误;据材料强调此种工作态度导致“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C 说法违背史实,C错误。
16.1991年4月20日《当代思潮》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由此看来
A. 改革开放必须区分姓“社”姓“资”
B. 改革措施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
C. 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
D. 该杂志发表文章的背景是苏联的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等
信息并结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可知,C正确;据所学可知,A、B错误;苏联解体于1991年12月,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17.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
该文件所体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 农民没有生产活动自主权
B. 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体
C. 农民有产品分配的自主权
D. 农业主要生产形式为集体劳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等信息可知,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B正确;据上分析,A错误;C对材料理解片面;D说法错误。
【点睛】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18.下图中
近代旗袍(右)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的旗袍是中华传统服饰的精品之一,但事实上旗袍是满族传统服饰,而且满族传统旗袍(左)与
A. 近代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服饰的优点
B. 近代服装设计师受过更好的美育
C. 满族传统旗袍要适应寒冷的气候
D. 近代社会人们的思想逐步走向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满族传统旗袍(左)与近代旗袍(右)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可知,是因为近代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服饰的优点,A正确;B说法片面;材料是东西旗袍的比较,C与问题无关;材料说的是近代服饰的优点,没有涉及到思想观念,D错误。
19.1874年,日本政府派遣军队打着探险队旗号于4月入侵台湾。
因为消息辗转迟钝,等到清廷收到消息、派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赴台援救的时候,当地居民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已然战死,日本的龟山都督府都修了一半了。
此时清政府最可能做的补救措施是
A. 投入巨资建立台湾舰队
B. 禁止任何人到台湾探险
C. 规划与铺设全国电报网
D. 马上派人到日本去探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74年,日本政府派遣军队打着探险队旗号于4月入侵台湾。
因为消息辗转迟钝,等到清廷收到消息……日本的龟山都督府都修了一半了”等信息可知,“因为消息辗转迟钝”,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C正确;据材料“因为消息辗转迟钝”原因,A、B、D与“消息辗转迟钝”无关,A、B、D错误。
【点睛】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20.中国近代现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一次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放。
关于这两次对外开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国都在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
B. 都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过程
C. 都迅速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 都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原因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的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落后的清王朝自然在战争中失败,于是被迫开放国门,A符合题意,A正确;这两次对外开放都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过程,B错误;鸦片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改革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错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原因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的对中国的鸦片战争;而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放是适应了全球化的要求,D错误。
【点睛】鸦片战争的原因:19世纪中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的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落后的清王朝自然在战争中失败,于是被迫开放国门。
21.时光进入19世纪,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此最合理的认识是
A. 田园牧歌是最环保的生活
B. 世界工业化浪潮已经到来
C. 东西方文明从此再无交集
D. 中国经济总量已落后于英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时光进入19世纪……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等信息可知,这是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因此B正确;田园牧歌是最环保的生活只说到了中国,而材料还涉及到英国,A说法片面;19世纪中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的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因此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经济总量已落后于英国,D错误。
22.在地理大发现前,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威尼斯达14至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至30克。
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 路途太远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B. 东西方胡椒交易中转商太多
C. 这使新航路的开辟有了可能
D. 商业危机影响着欧洲的消费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东方的商品到达西方后价格猛涨,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商业原因”,C正确;据所学可知,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东方的商品到达西方后价格猛涨,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交易中转商太多,B错误;材料只是说的“胡椒价格”的变动,没有体现影响着欧洲的消费,D错误。
23.迪亚士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说明
A.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天主教
B. 航海家把宗教理想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
C. 迪亚士觉得海上探险能体现男子汉气概
D. 当时除欧洲外的其他地区还处在黑暗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为上帝和陛下服务”信息可知,航海家把宗教理想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B正确;据上分析,A片面;据材料“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可知,C理解错误;据材料“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传播天主教,是异教徒皈依天主教,D错误。
24.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
政府给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是可以签订条约、发动战争。
A. 东印度公司成了在亚洲的独立主权国家
B. 分散
的财富变成了荷兰对外扩张的资本C. “海上马车夫”构建在东印度公司基础上D. 政府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不利于公平竞争【答案】B 【解析】【详解】据材料“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
的股东之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荷兰的积极对外扩张,得益于东印度公司,B正确;据材料“政府给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是可以签订条约、发动战争”信息可知,东印度公司不是独立主权国家,A错误; 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是凭借强大的商船队,与材料不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荷兰的对外扩张,不是“政府参与企业经济活动”,D错误。
【点睛】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是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
25.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 地中海甚至比大西洋还宽阔
B. 突尼斯一直都没有开始工业化
C. 民主政治对工业化非常重要
D. 北美地区的工业化比法国更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
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等信息可知,工业化浪潮先在法国发生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而工业化浪潮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是因为北美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C正确;据所学知可知,地中海甚至比大西洋还宽阔的说法错误,A错误;据材料“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可知,北美工业化早于突尼斯,但材料没有体现“突尼斯一直都没有开始工业化”,B错误;据所学可知,法国工业化稍晚于英国;而美国工业化完成于南北战争后的19中后期,D说法错误。
26.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他的意思是
A. 政府要能够把控经济事务
B. 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C. 应该教育人们有仁慈之心
D. 每一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信息可知,人有自利性,D正确;据材料不能体现政府要把控经济事务,且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体现的是“自由主义思想”,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B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教育问题,C错误。
27.“1931年10月18日,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这段话是想说明
A.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B. 有了爱迪生人类才得以进入电气时代
C. 爱迪生一生中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电灯
D. 20世纪人们使用的都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