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北曲小令曲牌[黄钟]???李久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北曲小令曲牌[黄钟] 李久龄
出队子,小令用:
〔黄钟〕出队子
汤舜民 /气
图王争帝,半乾坤心未已。
鸿门会上失兵机,行杀得血溅阴陵后悔迟。
气,则为你断送了英雄楚项籍。
X平平去(韵),仄平平、平去上(韵,可平)。
X平Χ仄仄平平(韵),X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X仄Χ平平去上(韵,可平)。
比:第二句句首加一仄,作六字折腰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四句后增一个一字仄句,不韵。
第四、六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注:全元散曲载,汤舜民一首。
释:无幺篇,重头小令,须连用,可连用数支。
调单、句少,迫其音,欲高而抑,课急而顿。
至结句,缓而渐收。
四字句为室之神,以此为之,须有清雅句,第三、四句须对仗。
前句略失句法,结句可使衬字,其它句不宜衬字。
六字折腰句为五字句二三结构衬一字在句首,多以1221结构。
刮地风,小令用:
〔黄钟〕刮地风
赵显宏/叹世
昨日街头唤小哥,早两鬓婆娑。
云间乌兔似撺梭,老了人呵。
琴堂难坐,林泉堪卧,山鸟山花,尽供吟和。
清闲怎似他,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
Χ仄平平厶厶平(韵),レレ平平(韵)。
Χ平Χ仄仄平平(韵),Χ去平平(韵)。
Χ平平去,Χ平平去(韵)。
Χ仄平平,Χ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韵,可上),平平仄仄平(韵,可上),Χ去平平(韵,可上)。
比:第一句第五、六字处,平仄格律改作厶厶,宜去可上,上去
须一致。
第二句首二字处,平仄格律改作レレ,宜上可去,上去须一致。
第四、九、十、十一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注:全元散曲载,赵显宏六首。
释:第三句第三字平仄格律可平可仄处,须与第四句首字平仄格律可平可仄处,平仄相对。
首二句作一段,第三、四句为半段,末三句一段。
第五、六、七、八句独立为曲者稍嫌不宜,第五、六句作半段,第七、八句作半段,初试四句者,可平可仄处,以平稳妥。
句段显明,整而有序,忌分散漫乱。
内容须连贯,不宜衬字。
调沉,不宜对仗,稍放笔于外。
末句不好把握,若牛皮蒙鼓,须外扯,张之,薄而不破,盖无刺其表面,初试者,末句可衬一二字。
节节高,小令用:
〔黄钟〕节节高
卢挚/题洞庭鹿角庙壁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上平平去,上平平去(韵)。
平平去上,平平上去(韵)。
仄仄平,平平仄,Χ仄平(韵),Χ仄平平去平(韵)。
比:第一、二、五、六、八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注:全元散曲载,卢挚一首。
释:上声处皆可作平声。
曲格同类转踏。
前四句一段,后四句一段。
第五句其为新起而作后结,前段工之笔法,后段缀其心情。
第八句为四字句加二字衬字体,前二字占乐拍而不唱,宜用虚词,句不宜声高。
首二联须对仗。
第五、六句,句式结构须一致。
忌第八句独用。
第八句失其句者,使归于首句。
昼夜乐,小令用:
〔黄钟〕昼夜乐
赵显宏/冬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
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时落英无消耗,似才郎水远山遥。
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幺】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
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凰交,空教人梦断魂劳。
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X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X仄平、平平去上(韵,可平),X平Χ仄平平去(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韵),X仄平平(韵),X仄平平(韵),Χ仄平平去(韵)。
【幺篇】换头Χ平(韵),Χ平平去上(韵,可平)。
平平(韵),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Χ仄平、平平去上(韵,可平),Χ平仄平平去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X仄平平(韵),X仄平平(韵),Χ仄平平去(韵)。
比:本调第一、三、四、五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十句去首字,作五字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幺篇原第一句,改为一个二字句和一个五字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五、六、八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十一句去首字,作五字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注:全元散曲载,赵显宏一首。
释:本调第三句首二字叠上句。
第八、九两句叠用。
幺篇第二句首二字叠上句。
第五句首二字叠上句。
第九、十两句叠用。
重头小令,不可独用。
有幺篇,须连用。
本调首三句一段,中三句一段,末四句一段。
幺篇首五句一段,中三句一段,末三句一段。
本调前调紧,着第五句,自后渐缓。
幺篇前调缓,着第七句,自后渐紧。
曲长而调少,盖其声重,轻重有差,紧重其后,幺篇后而可大。
重紧其前,本调前而贵可抒。
忌窄韵、险韵,不宜重韵,忌二字句用叠词,忌幺篇与本调相对立。
本调末句不能以五字句结者,可在句首衬一字,作六字折腰句。
红锦袍,小令用: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五斗米腰懒折,百里侯心便舍。
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种著三径黄花,栽著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
去平平、Χ仄平(韵,可上),去平平、Χ仄平(韵,可上),仄平平、Χ仄平(韵,可上)。
平平仄仄平(韵),Χ仄仄平平(韵,可上)。
Χ仄平平(韵),Χ平平仄(韵),去平平、平去上(韵)。
比:第一、二、三、四、八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六、七句省首二字,改六字句作四字句。
注:全元散曲载,徐再思四首,无名氏一首。
释:第四、五句须对仗。
第六、七句须对仗。
调不备,用语须直,不宜衬字。
首三句须次序,内一言。
第八句略孤,调重而唱轻,幽人细语,喃喃而不可闻,若风之响叶,傍山水之间,雅其细密。
忌豹尾响语。
第八句不能结,可同于句首,环圆不绝。
〔黄钟〕贺圣朝
无名氏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
道童将驴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Χ仄平(韵),去平平(韵),Χ仄平(韵),去平平、Χ仄平(韵)。
去平平平厶仄平(韵),Χ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Χ仄平(韵)。
比:第一、二、三、五、六、七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第四句减首字,平仄格律略有变。
注:全元散曲载,无名氏一首。
释:第三句过变第一、二句,后接第四句,第四句甚贵,为截半曲,后而可写。
第二、四句其为赘句,俗趣在内。
第五句整备,调长且远,用则和缓,使第六、七句续其可结。
第六、七句,声能高亮,
扶摇直上,使用彰其曲格。
人月圆,小令用:
〔黄钟〕人月圆
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X平X仄平平仄,X仄仄平平(韵)。
X平Χ仄,X平X仄,X仄平平(韵)。
【幺篇】换头 X平X仄,Χ平X仄,X仄平平(韵)。
Χ平X仄,X平X仄,X仄平平(韵)。
比:(曲牌)本调第一、三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幺篇第二、四句,平仄格律略有变。
(词牌)本调第四句,平仄格律略宽。
幺篇第五句,平仄格律略宽。
释:同词牌(词牌不同曲牌),有幺篇,须连用。
平仄格律“Χ平Χ仄”四字句,为险律,须平仄相调,不可出现三仄一平(古人于不紧要处有为之,唱则它音,或不唱首字)。
作三平一仄,仄须去声,多为“平平去平(可上)”。
亦有“平平平去”,多为四字句孤句,无平仄格律“仄平平平”四字句。
“Χ平Χ仄”,为有它句相称者,平仄格律亦须相随它句,上曲后句“Χ仄平平”句,是“仄仄平平”句宽松为,“Χ平Χ仄”句,是“平平仄仄”句宽松为,“Χ平Χ仄”句宜用“平平仄仄”,前之不放,而后可以变尽。
上曲两个“Χ平Χ仄”句以相一致为宜(幺篇原第二、四句平仄格律,“仄平Χ仄”,为废格,只“仄平平仄”,一种填词法)。
元曲曲牌定格平仄格律,一句中第二、四字,不当有可平可仄情况(七字句三四结构、六字折腰句,首三字有皆可平可仄,第二、三字皆可平可仄情况,属特定平仄格律,暂不计入)。
曲牌定格平仄格律,一句中第三字可平可仄,第一字须可平可仄(上曲牌,“Χ平Χ仄”,为第三字可平可仄,第一字相随)。
不宜衬字,宜清雅,不宜艳俗。
连绵有序,平铺直述。
若十米白布,展尽于长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