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A .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 (2分)“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
释是
A .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 .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 . 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 . 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3. (2分) (2017高一上·南涧月考) 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

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

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

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 . 秦汉时期
B . 西汉初期
C . 北朝初期
D . 蒙元帝国
4. (2分)(2019·全国Ⅲ卷)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经济发展水平
B . 绘画技术进步
C . 政治权力干预
D . 儒家思想影响
5. (2分) (2019高一下·舒城月考) 1887年,黄遵宪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

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维新变法
D . 八国联军侵华
6. (2分) (2020高二下·吴起月考) 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湖北新军起义
B . 护国运动
C . “二次革命”
D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7. (2分) (2020高三上·洛阳月考) 1914年3月,北洋政府颁布的《矿业条例》规定“凡与中华民国有约之外国人民,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股,取得矿业权”“外国人民所占股份,不得逾全股份十分之五”。

这一规定()
A . 兼有引进外资与维护主权之意图
B . 便利了列强攫取中国的矿产资源
C . 不利于中国民族工矿企业的发展
D . 旨在扭转中国重工业薄弱的局面
8. (2分)(2017·运城模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

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

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 .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9. (2分)(2017·江苏会考) 《民法大全》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这表明()
A . 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 . 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C . 罗马法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
D . 罗马法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制约
10. (2分)“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 分权制衡原则
B . 民主原则
C . 联邦制原则
D . 中央集权原则
11. (2分) (2017高三上·湛江模拟) 下图是191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例图。

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
B .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 . 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
D . 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
12. (2分)据史学家统计,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的婚龄普遍低于他们父辈当年的结婚年龄,且十分乐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

1954年《麦克尔斯》为此编造了一个专门描述这种一家人欢欢乐乐在一起之现象的新词——“欢聚在一起”。

这说明()
A . 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趋于稳定
B . 高福利社会导致财政赤字
C . 货币学派促进了经济恢复
D . 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65分)
13. (20分) (2017高一下·友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下的纺织工厂及火车
材料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这些工厂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美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4. (5分)(2017·九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弗朗西斯·培根曾明确地说过:“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

”……牛顿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和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样,近代民族主义若无印刷和电报之类的技术新发明,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给科学进步以强有力的促进的法国革命就是其中一例。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欧美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与政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傅兰雅(John Fryer)是晚清来华的著名翻译家之一。

他于1863年到达北京,成了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

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开始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1896年离开中国。

傅兰雅翻译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

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翻译者略有不同的中文术语体系。

深感于术语混乱所造成的不便,他出版了“中西名目表”,归总了翻译中遇到的金石、化学、药学、汽机和植物等门类的术语,以便于译者和读者使用,并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

傅兰雅于1880年发表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截至1879年6月,售出书籍31 111部。

从当时已刊成书籍98种来看,平均每种售出300多
部。

如此看来,其影响似乎有限。

材料二1896年夏天,傅兰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执教。

如果说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二十八年中,傅兰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么到美国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向了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上。

在加大任教的近20年间,傅兰雅开设过各级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在校内外就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中国教育和中国的现状作过多次讲演。

以加利福尼亚大学1898~1899年的课程注册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傅兰雅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日本的语言、历史、文学、政府、法律及社会现状;中日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中日哲学与宗教;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官话与文言的研究。

所有这些为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一扇窗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所译书籍影响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傅兰雅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16. (10分) (2020高二下·凌源月考)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

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

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称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

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

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17. (20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
这一特点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
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
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65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
答案:17-3、
答案:17-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