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高频错题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高频错题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是指发散思维中的哪项特征?()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独立性
2.根据布鲁姆的学习评定分类,一般在学期末进行的是()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有效性评定
3.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4.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5.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6.已有研究指出: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是()
A.4--5岁
B.6岁
C.7岁
D.8岁
7.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8.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
A.录音练习册
B.多媒体学习包
C.自学课件
D.导听教学
9.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10.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应有的责任感
B.应有的义务感
C.积极地社会功能
D.应有的道德面貌
1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者改变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研宄方法,叫做()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1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13.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4.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
分的倾向是()
A.宽大误差
B.集中趋势
C.逻辑误差
D.对比误差
15.—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古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6.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7.迀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1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9.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20.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二、多选题(5题)
21.学与教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2.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哪方面存在差异()
A.课前计划
B.课堂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课后检查
E.课后总结
23.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24.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中属于认知观点的有()
A.强化说
B.需要层次说
C.成败归因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E.成就动机理论
2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
A.教师自身因素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
D.学生的归因风格
E.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填空题(8题)
26.教育心理学是研宄学校情境中_________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
28.学习中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 }和{ }。
29.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 }和{ }的充分发挥。
30.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 }和{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31.一般把心理辅导的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32.根据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33.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木规律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四、简答题(7题)
34.疲劳
35.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36.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37.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38.简述动机的类型。
39.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40.运用头脑风暴训练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发散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1)变通性。
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2)独创性。
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
(3)流畅性。
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2.C布鲁姆把评定分为三类:配置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
其中,配置性评定是在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形成性评定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总结性评定一般在学期末进行。
3.C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的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4.C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对于同一个课堂来说,不同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反应也会因人而异,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气氛区。
5.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6.A
7.C动机与学习之间不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动机越强越好。
研究表明,动机通过影响记忆和再认的可利用性阈限而影响再现,而适中的学习动机对回忆和再认效果最好。
动机强度适中可以引起适度的紧张,维持思维的积极性,故学习效率最高。
8.C
9.D对于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采用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惩罚绝不可进行严重的体罚和人格侮辱。
10.C
11.C见“实验法”定义。
12.A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3.D“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
14.C
15.A要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需要在教学开始前使用诊断性评价来诊断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可以对症下药,以便安排教学。
16.D运气是不稳定的情境因素,所以这个学生把英语高分归因于运气。
这种归因具有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特征。
17.A迀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18.D操作技能本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
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19.D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而且如果他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的焦虑和不安。
20.C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综合多数学者意见,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21.ABCDE
22.ABC
23.ABCE
24.CDE
25.ABCDE
26.学与教
27.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8.概括性,条理性
29.主动性,能动性
30.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31.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32.正面型非正式、群体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3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4.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生理的疲劳与心理的疲劳。
35.(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 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36.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具备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37.(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8.(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作用及其与活动的关系,把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9.【答案要点】(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
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不同的人对自己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
(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也是有相当的科学性的。
40.头脑风暴训练法就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应用头脑风暴训练法时,要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2)鼓勘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提出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