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摘要: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学生在
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教师越来越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
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在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促进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语文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仍然采取的是原有的形式,而且有很多问题仍然是以教师
为主导,对于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培养非常不利。
所以教师就需要不断对阅读教
学的提问技能进行优化和升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保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作为
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阅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
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进步,当前有很多的语文教师都会将
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上。
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有效的
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都起着重要
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提问比较频繁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频繁的进行提问,甚至是没有理解到提问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把课堂的提问教学停留在了表面。
所提问题中,有较大一部分是无效或者重复的问题,没有关注问题的质量,而是
一味的增加提问的数量。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过多,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疲劳的
感觉,甚至容易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下,这样也不利于课堂的
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是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在深入解读文本、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学习有针对性地设计,
问题的启发性、引领性、导向性应该作为设计提问的原则。
而不应该是随意的,
或者一味地追求提问的数量。
1.2问题设计比较低效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会对学生提问一些是非型的问题,这样不能够
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也无法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但是由于
受到课时以及教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将精力花费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对
于问题的设计不是很重视,就导致了课堂上无法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
师的提问太过低效,就导致学生不需要动脑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1.3问题答案比较死板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一味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日
常练习以及作业考试中都会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的意识,就导致了学生在回答问
题的时候过度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忽略了自主思维的发展。
语文与数学等学科存
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学生的词汇量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这样也就导致了不
同学生的回答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教师就不应该追求学生答案的统一性,而是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得出答案。
1.
阅读教学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2.1设计统领整篇课文学习的问题
在学习课文时,先要整体把握内容,读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和了解。
教师通
常会布置学生自学,但是学生的自学往往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只会读读课文,写
写生字,对于内容方面,不知道怎么进行,没有具体的抓手。
这时候,教师就要
根据课文,精心设计统领全文学习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了解,还要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脉络层次,为接下来的精读、品析做好铺垫。
如,教学《白鹅》一课,读文识字结束后,就抛下问题:“课文围绕哪句话
来写的?”“围绕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白鹅这一特点的呢?”在这两个
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不难找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并从“叫声”、
“步态”、“吃相”几个方面来表现它的高傲。
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就
很清晰了。
2.2设计层次化问题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
教学的进度来进行层次化的设计,尽可能的将问题覆盖到整个班级,问题有梯度、有层次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思考并获得答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如,在教学《母鸡》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整体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
先提问课文中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分别是怎样的?”这样比较浅显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引发全班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记忆来找到答案并积极参与回答。
然后再进一步提高问题的层次,比如可以引
导学生对讨厌母鸡的原因进行分析,再对态度转变的原因进行讨论,最后再提出
一个开放性的总结问题。
这样的层层推进,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也都能从
中获得学习成果。
2.3设计包容性的问题
小学生虽然知识储存还比较少,但是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所以这也就要
求教师在设计相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而是应该让他们能够
有自己的个性化思考。
尊重孩子的个性化体会和感受,能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
兴趣,树立自信心。
比如说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阅读的时候,教
师就可以问“为什么小女孩死的时候是面带笑容的?”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
题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经历都有所差别,所以他们的答案也
会有所不同。
教师就需要对学生不同的想法以及看法进行点评以及引导,尊重个
性化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思考和回答的快乐。
2.4把握提问的时机
为了使提问的效果更好,那么教师就应该注重提问的时机,让学生能够更好
更快的掌握新的知识。
比如学生在最开始阅读《伯牙绝弦》这一课时,对于知音
的理解就是朋友。
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阅读完之后再进行提问,学生根据自己
的阅读也会对知音有着新的理解,这时教师在对知音进行讲解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容易听懂。
结束语: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挑战,为了更好的使阅读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教师就应该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上精心设计,耐心打磨,让提问更好地服务于教和学,让思维在提问和回答中得到训练,让课堂因提问而更高效,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苗苗. 高中语文问题驱动式阅读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2]付文婷. 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
学,2017.
[3]王雅飞. 于永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想与课堂艺术研究[D].扬州大
学,2016.
[4]林欣.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