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起作文小学生就感到头痛,而教师也感到难教。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的: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也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
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
这样以来,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
”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
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
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
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
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激发写作激情。
记得在低段的作文教学时,我就注重学生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有一天上语文课时,窗外正在下大雪,孩子们见后异常兴奋,时时扭头朝窗外看,无心上课。
于是我就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操场上尽情欣赏,引导他们观察雪花的的颜色和形状并说话。
他们把雪花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说雪花的颜色像白糖、像棉花、像白纸……形状像白鹅的羽毛、像六角形、像蒲公英的种子……此时此刻你不仅不会因为浪费一节课而沮丧,反而会因为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而感到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想象作文效果非常好。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
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
”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习作者只有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
现在的习作修改几乎被教师所包办,许多老师不辞辛苦,精批细改,眉批、尾批、旁批一应俱全。
但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注重一个分数或等第。
在这种批改形式下,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地位。
我认为学生应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作为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教师首先应交给学生一些修改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改起作文有度可依,才能得心应手。
教授作文修改方法,可以选取1~2篇典型性的习作,或投影出示,或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然后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修改。
初改作文,让学生学会“六看”:一看格式,二看错字,三看病句,四看立意,五看选材,六看语言。
从易到难,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会觉得改作文挺容易。
这样,第二次时再提第二条要求。
如此批上十几篇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了。
总之,作文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细心去探索。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