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蛋白质组差异
表达图谱
王林纤;戴勇;文锦丽;涂植光;张丽;齐素文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卷),期】2011(027)001
【摘要】目的: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全组"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获得SLE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方法:利用基于四重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结合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SLE稳定期和活动期病人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蛋白,用肽质量指纹谱经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并比较这些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共鉴定了400多个蛋白质.其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稳定组和SLE活动组共发现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蛋白质44个,上调的9个,下调的35个;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组相比,SLE稳定组和SLE活动组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蛋白共有52个,上调的19个,下调的33个;SLE活动组与SLE稳定组相比,表达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为17个和13个.结论: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有效地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鉴定和相对定量;采用该技术获得了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深入研究这些蛋白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为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总页数】8页(P153-160)
【作者】王林纤;戴勇;文锦丽;涂植光;张丽;齐素文
【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6;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4
【相关文献】
1.应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无乳链球菌鱼源株与牛源株差异表达蛋白[J], 郭长明;袁橙;朱善元;刘广锦;陆承平;刘永杰
2.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肺泡巨噬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 [J], 刘龙;陈红英
3.应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无乳链球菌鱼源株与人源株差异表达蛋白[J], 郭长明;袁橙;武彩红;朱善元;刘广锦;陆承平;刘永杰
4.质谱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结直肠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蛋白 [J], PANG Xue-chao;XU Yan;JI Li-yun
5.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结直肠肿瘤脾气虚证患者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J], 柴仲秋;戴广法;周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