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地》教学教案(2)
我们文化源远流长,留下很多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故事
二、初读
三、学习词语,概括主要意思
1、出示九个词语,指名读。

混沌抡起猛劈蹬地逐渐累倒变化祖宗创造
2、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与课文内容相关。

3、连起来说一说。

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一段话,这就是概括。

你能不能再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四、讲读课文
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美丽的宇宙的呢?
学习2—.4自然段
1、反复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
学习第2段
(1)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讲读。

(抡)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抡?(力量大)还有那里看出力量大?(出事句子)读出来。

出示图,你看到了这样的盘古,你能再看仔细些吗,你似乎还看到了什么?再读句子。

这仅仅是普通的一抡吗?这仅仅是普通的一劈吗?他这是在?用一个成语说()
天地分开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字)齐读。

也就是说,当宇宙混沌一片的时候,在这混沌之中既有轻的西,也有()既有清的西,也有()既有厚的西,也有()既有软的西,也有()既有粗糙的西,也有()是呀,这一辟,劈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括号处为学生接说部分)
3、你还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
生说,出示图(用一个成语说:顶天立地)
这是怎样的顶天,怎样的蹬地呢?(自读)
(使劲、使劲?还从哪儿看出使劲?)读前两句。

仅仅使劲就够了么?(时间长。

多长多少年究竟是几年?)
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还是
十年过去了,他依然
一百年过去了,他仍然
一**过去了,他坚持着,最后累的到了下去。

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读4段)
那他的眼泪呢?他的牙齿呢?出示句式说。

总之他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化为了宇宙万物。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话吧!去感受盘古带给我们的美丽世界吧!(齐读)
我知道,那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那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你知道吗?
(生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段神奇吧。

(播放动画,师生配乐齐读)
盘古让整个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翻天覆地)
五、总结提升。

读到这儿,你心中对盘古充满了怎样的感情,(带着感情读句子)
今天我们把一篇文章读成了一段话,一个句子、你还能不能再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词,哪一个词.创造(板)偏旁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写字(怀着对盘古创造宇宙的崇敬,恭恭敬敬地写下这两个字)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课题:盘古开天地
三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的故事.故事极富,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

教学的重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迭起、读读写写。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感受。

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揭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故事?(学生**抒己见,教师板书故事的题目。

)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奔月、盘古开天地、、、、、、
2、观察:这些故事的题目有什么?
3、教师小结:这些题目都是以谁干什么的形式呈现的,也就是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的简练概括。

4、盘古开天地既是我们今天要学课文的题目,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
5、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虽然题目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你是一个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人,你会有什么疑惑吗?
盘古为什么要去开天地?
盘古是怎么开天地的?
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二、自主通读,初感神奇。

1、教师导读:为什么要去开天地?怎么开天地?结果怎样?这正是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阅读课文,找找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完成如下要求:
1结合生字表,学习本科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是借助工具书,理解混沌的意思。

3画出文中如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多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再齐读。

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勇猛缓慢逐渐祖宗四肢肌肤辽阔血液茂盛滋润创造奔流不息
2出示词语混沌,学生读一读,强调混的读音。

3说一说混沌的意思。

(模糊一团的景象。


4指名说一说如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出示,学生读一读。

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四季的风巨大的变化辽阔的大地
茂盛的花草树木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4、理清条理。

1教师导学:故事有它的顺序,有起因、经过、结果。

你们都找出来了吗?
2学生反馈,教师引导。

起因: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周围一片漆黑.(板书:混沌漆黑)
经过:盘古抡起斧头猛劈,天和地分开后,他用自己的头顶着天,用自己的脚蹬着地,累倒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书:抡劈顶蹬倒变化)
结果: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美丽)
三、抓住要素,复述故事。

1、引导学生结合归纳出来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故事.
2、小组自由交流。

3、小组派代表,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脉络,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复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黑暗、下降、四肢、辽阔、血液、滋润、创造
2、练习: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雷声()的云
()的风()的变化
()的大地()的花草树木
()的江河()的雨露
()的宇宙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教师导读:同学们,原本混沌一片的宇宙经盘古一猛劈,加上头顶脚蹬就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成了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个神奇的故事。

二、情境研读品,感悟神奇。

1、创设情境,体验神奇。

1教师播放课件(混沌的宇宙中的一声巨响),听,这是盘古抡起神奇的大斧头猛劈宇宙的声音.看,漆黑的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观后,指名反馈。

混沌一片的西渐渐分开了。

清而轻的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教师导读:的确太神奇了,斧头一劈,宇宙竟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我们来读这一神奇的变化。

(学生有感情地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情节变化的神奇。

)
4教师:同学们,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这一自然段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了三组反义词,一组近义词。

请大家自读这句话,把它们圈出来。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渐渐缓缓慢慢
5读中积累。

2、读中感悟。

1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此时,盘古怎么了?(累得倒了下去。


2盘古为了什么累得倒了下去?(把天和地分开。


盘古问了谁累得倒下了?(问了人类。

)
3同学们,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们眼前,而这个巨人不知过了多少年后,还是为了人类倒下了.你感悟到了什么?想对盘古说什么?
3、小结:盘古为了人类,就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不知过了多少年,他累得倒下了.这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盘古.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三、大胆想象编,创造神奇.
1、教师导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累得倒下了,故事发生了更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象一下画面。

2、出示练习,学生口头完成:画面中,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内容在屏幕中出示,学生回答后,屏幕再出现括号里的文字。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他的双眼变成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3、引导学生观察这段文字的表达特点:仔细观察屏幕中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4、小结:是的,这是一个排比句,而且这段话中有不少如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值得我们积累。

5、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在读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大胆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6、引导质疑: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盘古身体变化的?(当然不是)
7、小结:显然不是,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现象时的一种大胆而丰富的想象。

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盘古开天地后,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混沌美丽)
3、教师总结:同学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我们感受不到他的气息,但是风在云在;他的双眼不在,但是人类从此有了光明;他的血液不在,但江河在奔腾、、、、、、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
4、拓展阅读:同学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大胆而丰富,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光明而神奇的传说,它们成了传统文化璀璨的一部分。

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搜集故事,读一读,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指导写字
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练习书写。

书写评价。

课后反思:在本文的主体教学环节,我抓住神奇这个话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并在令他们感到神奇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可能会觉得盘古居然能睡十万八千年太神奇了;学生也可能觉得一把斧头就能把天和地分开很神奇;学生也可能觉得盘古会随着天和地而逐渐长高、长大很神奇;学生也可能觉得盘古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太神奇了、、、、、、不管哪种可能都源于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那都是最真实的。

在学生们**抒己见后,见识结合板书小结:是啊,同学们!原本混沌一片的宇宙经盘古一猛劈,加上头顶脚蹬就分开了,美丽的宇宙还是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的,故事情节本身就很神奇!在学生畅所欲言中,再次整体感悟神奇后,我抓住文中的两处关键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悟故事的神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
盘古
混沌美丽
抡劈
顶蹬倒
变化
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组。

(如: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河流、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美丽的宇宙。

)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4.阅读其他的古代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故事.(自选一篇进行阅读)
夏造中心小学邓富香
共2页上一页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