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高参军还京》的注释与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的注释与赏析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的注释与赏析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卢照邻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①梓州,今四川三台。

②高参军,生平不详。

参军,谓参谋军事。

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

③京洛:洛阳的别称。

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④风尘:风与尘,喻旅途辛苦。

⑤褒斜:即褒斜道,古道路名。

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

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⑥烟露:一作“烟雾”。

⑦“北游”句:语本《庄子·知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

”按“知”即智。

⑧“南飞”句:指由京来蜀。

典出《庄子·逍遥游》鲲鹏图南。

禽,指鹏。

异禽,与鹏有异,谓无鹏之宏志。

⑨青岩酌:青山饯行。

⑩白云心:谓思念之情。

《穆天子传》载西王母《白云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赏析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宦游四川期间所作,诗中抒写了送高参军的离情别绪,流
露了对友人路远艰难的担心和别后的思念之情。

景凄词切,情真而思深。

好友高参军北还,可喜可贺,一路上,纵然山高路险,他也会觉得“驿路开花处处新”的。

诗人觉得自己南滞在此,形单影只,实在愚痴,即便有鸿鹄之志也是枉然。

高参军将从自己当年南游蜀地的`来路还京,真为他提心吊胆:这一路上,风尘滚滚,关山重重,那数不清的峭壁悬崖,急流险滩,不知他如何跋涉。

诗人眼看好友离去,远了,远了,好友的车盖早已在视线之外,他还在离别的高坡上挂肚牵肠:什么时候该过三峡,什么时候能越秦岭,什么时候才安抵京洛,“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的蜀道将如何穿越,“又闻子规啼夜月”的空山野岭又怎样入眠。

恍惚间,琴声似断,昔日相与饮酒吟诗的高参军已离他而去,难以再见;秋山俱寂,夜空“杜鹃啼血猿哀鸣”的悲声格外刺耳,令人毛骨悚然。

猛一惊,直面惜别时的童山青岩,不胜感慨:“志同道合的你我,千山万水将隔不断我们的情谊。

《穆天子传》载西王母《白云谣》云:‘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卢照邻性格孤傲,卓尔不群,为时世所不容,却为亲友所钦佩。

关键时刻,总有朋友使他摆脱困境。

因此,诗人特别珍重这人世间难得的真情,每每分手之时,常常写诗馈赠。

由于悲苦,这类诗作往往景幽情苦,词冷曲哀,凄切有余而旷达不足,但其拳拳之心,眷眷之意却表露无遗。

“士穷节乃见”,“患难见真情”,卢照邻其人其节,其情其义,便是一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