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46例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后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前后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及血压及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患者经咪达唑仑后能与呼吸机同步,心率减慢,血压平稳,镇静有效42例,镇静过度4例。
结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
【关键词】咪达唑仑;机械通气;镇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ICU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5岁~83岁;12例为胸腹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0例为麻醉延迟苏醒,呼吸功能不全,24例为重症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均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机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或持续气道正压(CPAP)模式,潮气量8 ml/kg~12 ml/kg,呼吸12~18 min。
12 治疗方法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行镇静诱导,注药时间为30~60 s,再以005~015 m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维持平稳的镇静效果。
2 结果
镇静效果观察:按Ramsay镇静分级法,1级:忧虑、烦躁、不安;2级:合作、定向全、镇静;3级:仅对大声命令有反应;4级:入睡,仅对眉间轻弹有反应;5级:入唾,对眉间轻弹迟钝;6级:无反应。
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3级。
镇静开始后每30 min评估一次镇静分级,记录总镇静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从输注药物开始计时),停药后患者完全清醒(镇静3级以上)时间、镇静开始前即刻及镇静开始后每小时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用药后2 min~3 min患者安静,不烦躁,并能与呼吸机同步,无对抗,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监测结果调整用药量。
在用药期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每日08:00~10:00时停止用药,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停药唤醒时间8 min~10 min。
按Ramsay评分法,2分~4分(镇静有效)42例,5分~6分(镇静过度)4例.
应用咪达唑仑两小时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见表1。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气管内插管及各种留置导管的不适,以及紧张、焦虑造成患者血压增高、心率加快、代谢及氧消耗增加。
这些患者需要给予充分的镇静。
主要目的是使患者舒适安逸,减轻焦虑,促进睡眠;在机械通气时还可减少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相关损伤[1]。
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用药前患者烦躁,不能耐受气管插管,与呼吸机对抗。
用药后2 min~3 min患者安静,不烦躁,并能与呼吸机同步,无对抗,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监测结果调整用药量。
镇静治疗是应用药物消除患者不适感及减轻患者焦虑、躁动的治疗。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特别是机械通气的患者常需要充分镇静、镇痛。
通过镇静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气管插管和有创性诊断技术过程的耐受,有利于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抗焦虑作用。
咪达唑仑是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明显的镇静及顺应性遗忘作用,其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短,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小,代谢方式不依赖肝功能,与阿片类镇静药物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少阿片类用量[2]。
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有计划地进行镇静,不仅能保证患者清醒、安全,还能使患者舒适,顺利度过呼吸功
能衰竭阶段,使其顺利拔管,应用咪达唑仑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是ICU内镇静较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吕黄伟,刘钢,吴滨阳,等异丙酚和芬太尼长期镇静对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9,28(2):124126.
[2]孙志华,赵双平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在ICU病人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学杂志,2002,12(1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