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必修2 第6单元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DNA 分子的构造、复制与基因的本

考点一| DNA 分子的构造及基因的本质
1.DNA 分子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 、H 、O 、N 、P 。

(2)根本单位:
2.DNA 分子的构造
(1)平面构造:
①根本骨架: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反向平行长链。

②内侧:碱基对
⎩⎨⎧⎭
⎬⎫A =T 〔或T =A 〕G ≡C 〔或C ≡G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2)空间构造:规那么的双螺旋构造。

3.DNA 分子的特性
(1)相对稳定性: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不同的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假设某DNA 分子中有n 个碱基对,那么排列顺序有4n 种。

(3)特异性 :每种DNA 分子都有区别于其他DNA 的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4.基因的本质
(1)染色体、DNA 、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2)基因与碱基的关系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1.判断有关DNA构造表达的正误。

(1)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构造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提示】由于碱基互补配对,那么DNA双螺旋构造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

(2)DNA单链中相邻碱基以氢键相连。

(×)
【提示】DNA单链中相邻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3)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4)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核糖数。

(×)
【提示】DNA分子中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

2.判断有关基因本质的正误。

(1)染色体是肺炎双球菌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

(×)
【提示】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2)基因中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均可代表遗传信息。

(√)
(3)基因突变等同于DNA分子内部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
【提示】DNA分子中只有基因局部的碱基对替换、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图示为两种DNA构造模型,请分析:
图1图2
(1)由图1可知,每个DNA分子片段中,游离磷酸基团含有2个。

单链中相
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互补链中相邻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2)图2是图1的简化形式,其中①是磷酸二酯键,②是氢键。

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①部位。

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及相关计算规律
1.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四个计算规律。

(1)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那么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值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T换为U)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3)规律三: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G1
T1+C1
的值与其互补单链的
A2+G2
T2+C2
的值互为倒数关系。

提醒: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4)规律四: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T
G+C 的值,与该互补链的
A+T
G+C

值是相等的,与整个DNA分子中的A+T
G+C
的值是相等的。

提醒:综合规律三、四可简记为“补那么等,不补那么倒〞。

视角 1 考察DNA分子的构造及特点
1.(2021·江西师范大学附中期末)以下有关双链DNA的构造和复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DNA双螺旋构造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DNA分子双链间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C.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DNA分子的特定碱基排列顺序使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A项错误;DNA
分子双链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B项错误;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C项错误;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各有1个游离的磷酸,因此1个DNA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项正确。

]
2.(2021·淄博市高三检测)用卡片构建DNA平面构造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碱基
卡片类型脱氧核糖磷酸
A T G C
卡片数量10 10 2 3 3 2 ,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D.可构建45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B[由表中给定的碱基A为2个,C为2个,并结合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最多可构建4个脱氧核苷酸对,A项错误;构成的双链DNA片段中A与T 间的氢键共有4个,G与C共有6个,即最多有10个氢键,B项正确;DNA中位于一端的脱氧核糖分子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位于内部的脱氧核糖分子均与2分子磷酸相连,C项错误;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D项错误。

] [巧学助记]
DNA分子构造的“五、四、三、二、一〞
视角 2 DNA分子中碱基含量(或比例)的分析与计算
3.(2021·济南2月调研)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

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17.1% B.31.3%,18.7%
C.18.7%,31.3% D.17.1%,32.9%
B[配对的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中与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例是一样的,因
此,一条链中A、T、C、G的比例分别为31.3%、32.9%、17.1%和18.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它的互补链中T、C的比例分别为31.3%、18.7%。

] 4.以下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选项是()
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
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那么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
C.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那么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
D.,
B[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那么相应的mRNA最多含有600个碱基,600个碱基含有200个密码子,200个密码子最多对应200个氨基酸;DNA进展半保存复制,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 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那么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那么胞嘧啶分子数比例也为26%,腺嘌呤的分子数百分比=胸腺嘧啶分子数百分比=24%。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中(A+T)/(G+C)与互补链中该碱基比例相等。

]
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简便方法“两点两法〞
“两点〞为两个根本点:一是A与T配对(RNA为A与U配对),G与C配对(A=T G=C);二是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嘧啶总数=1/2碱基总数(A+G=T+C)。

“两法〞为双链法和设定系数法:用两条直线表示DNA分子的双链构造即为双链法;设定系数法即是设定一个系数来表示碱基的总数或某碱基的数目。

例如:双链DNA分子中G与C占全部碱基的40%[或一条单链中(A+G)/(T+C)=0.4],可设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200x,那么一条链碱基数目为100x,G+C的数目为200x×40%=80x(或设A+G的数目为4x,那么T+C =10x)。

考点二| DNA复制及相关计算
1.概念 以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的过程。

2.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条件⎩⎨⎧模板:解旋后两条母链
原料: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4.过程
DNA ――→解旋酶两条母链――→DNA 聚合酶
形成子链→新DNA 分子。

5.特点
(1)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2)方式:半保存复制。

6.结果: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DNA 分子。

7.意义: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判断有关DNA 复制表达的正误。

(1)DNA 复制时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
【提示】 DNA 复制的模板为解旋后的每一段母链。

(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进展DNA 复制。

(×)
【提示】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进展减数分裂。

(3)DNA 复制时先解旋后复制。

(×)
【提示】 DNA 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

(4)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
【提示】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DNA 复制不属于基因的表达。

(5)蓝藻细胞的拟核及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 复制。

(×)
【提示】 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

2.以下图是DNA 复制的有关图示,A →B →C 表示大肠杆菌的DNA 复制。

D →G 表示哺乳动物的DNA 分子复制。

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始点,“→〞表示复制方向。

(1)假设A 中含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那么此DNA 分子复制完成约需30 s 。

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 。

根据A →C 图分析,是因为复制是双向进展的。

(2)哺乳动物的DNA 分子展开可达2 m 之长,假设按A →C 的方式复制,至少8 h ,而实际上约6 h 左右。

据D →G 图分析,是因为从多个起始点同时进展复制。

(3)A →G 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

(4)C 与A 一样,G 与D 一样,C 、G 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构造为复制提供准确的模板;DNA 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 分子复制准确无误地完成。

1.生物体中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场所〕、叶绿体、线粒体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质〔如质粒中DNA 的复制〕DNA 病毒:宿主细胞内
2.DNA 分子复制中相关计算的规律方法
DNA 分子复制为半保存复制,假设将一个被15N 标记的DNA 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假设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2n个。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

②含14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2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2n×2=2n+1条。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

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②含14N的链数是(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假设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那么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为m×(2n-1)个。

②假设进展第n次复制,那么需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视角 1 考察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1.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

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场到完毕只需约16 s。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此DNA分子复制为半保存复制
B.该DNA分子从两个起点进展双向复制
C.将甲置于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子代DNA都含15N
D.甲分子中碱基A占20%,那么其子代DNA中鸟嘌呤占30%
B[从图中可知,DNA分子为半保存复制,A项正确;此DNA分子应该是
从1个起点双向复制,B项错误;由于新合成的子链都含有15N,所以子代DNA 分子都含有15N,C项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子代DNA中鸟嘌呤占30%,D项正确。

]
2.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示意。

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由图示得知,子链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
B.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C.细胞内的DNA复制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D.解旋需解旋酶及DNA聚合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ATP
D[由题图可知,A、B正确;细胞内的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这三个构造都可以进展DNA复制;解旋不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 视角 2 考察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3.将一个没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以下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以下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别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2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
D[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共4个,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同源染色体,不遵循孟德尔的别
离定律,B错误;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m-2a
2·(2
n-1),C错误;DNA
分子是双链构造,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共2条链,所以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D正确。

]
巧借模式图解答与DNA复制有关问题
学会画DNA分子半保存复制图解有助于理解DNA的相关计算规律,如以
下图所示:
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
1.(2021·全国卷Ⅱ)关于DNA和RNA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C[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B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D错误。

]
2.(2021·山东高考)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C[双链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1,A错误;当一条链中存在(A1+C1)/(T1+G1)=1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1,B错误;在DNA分子中,存在(A1+T1)/(G1+C1)=(A2+T2)/(G2+C2)=(A+T)/(G+C),C正确、D错误。

]
3.(2021 ·上海高考)假设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完毕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一轮复制完毕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A.
1
N×2i-1
B.
1
N×2i
C.
1
N×2i+1
D.
1
N×2i+2
C[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后形成N×2i个DNA分子中,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某个C突变为T,那么在随后的一轮复制完毕时,有1个DNA
分子中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占双链DNA分子数的比例为
1
N×2i+1
;在随后的
两轮复制完毕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的比例应为
2/(N×2i+2)=
1
N×2i+1。

]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那么的双螺旋构造。

2.DNA双螺旋构造的根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3.DNA上的碱基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5.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存复制的特点。

6.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7.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专项突破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1.DNA分子复制特点及子DNA存在位置与去向
(1)复制特点:半保存复制即新DNA分子总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即模板链),另一条链(子链)由新原料构建而成。

(2)2个子DNA位置:当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两个新DNA分子后,此两个DNA恰位于两姐妹染色单体上,且由着丝点连在一起,即
(3)子DNA去向: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当着丝点分裂时,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子DNA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2.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的图像及解读
(2021·佛山市二模)用32P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展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Ⅰ、MⅡ),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有丝分裂前期与MⅠ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一样、染色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与MⅠ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有丝分裂中期与MⅡ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后期与MⅡ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一样
【解析】由题干信息并结合DNA的半保存复制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变化规律可知:有丝分裂前期与MⅠ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 分子数目一样,染色体数也一样,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MⅠ后期细胞中32P标记DNA分子数目一样,前者的染色体数目是后者的2倍,B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与MⅡ中期细胞中,前者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均为后者的2倍,C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与MⅡ后期细胞中,前者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均为后者的2倍,D项错误。

【答案】 C
模型法巧解细胞分裂染色体标记题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细胞分裂过程模型图,并完成染色体与DNA的转换。

具体如下:
第一步画出含一条染色体的细胞图,下方画出该条染色体上的1个DNA分子,用竖实线表示含同位素标记
第二步画出复制一次,分裂一次的子细胞染色体图,下方画出染色体上的DNA链,未被标记的新链用竖虚线表示
第三步再画出第二次复制(分裂)后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DNA链的
情况
第四步假设继续推测后期情况,可想象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a与a′)分开的局面,并进而推测子细胞染色体情况
[跟踪练习]
1.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2n=8)移入适宜培养条件(不含放射性元素)下,让细胞连续进展两次有丝分裂,再进展一次减数分裂。

根据如下图判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A. 2个b,6个c
B. b+c=8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 4个b,4个c
D. b+c=4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D[让该精原细胞连续进展两次有丝分裂,再进展一次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共复制3次。

根据DNA分子半保存复制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且这8个DNA分子都只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这8条染色体中只有局部被3H标记,且具体数目不确定;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同有4条染色体,有局部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即图中b,还有局部染色体没有被标记,即图中c,那么b+c=4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 2.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以下推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减数分裂完毕,那么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
B.假设完成一次有丝分裂,那么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
C.假设进展减数分裂,那么每个减Ⅱ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
32P
D.假设进展一次有丝分裂,那么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 分子且都含32P
D[减数分裂完毕,同源染色体别离,因此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 错误;假设完成一次有丝分裂,那么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即20条染色体含有标记,B 错误;在减数第一分裂后期,由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别离,因此每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Y染色体或2个X染色体,C错误;假设进展一次有丝分裂,那么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D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