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入心”上下功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入心”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就像是一项灵魂工程,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
官兵的头脑就如同一块土地,不长庄稼了就会长草,只有持
续抓好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武装,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撬动官
兵心灵、滋润官兵心田、触及官兵灵魂。
然而,一些单位在
教育中还存在“重内容完成轻思想转化,重死记硬背轻消化
吸收、重集体灌输轻个体培育”等问题。
教育搞得不少、但
打下烙印不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
一、站在塑造灵魂的高度感悟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有灵魂就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塑造灵魂需要铸魂者的教育和引领。
——用政治理论浇灌“心田”才能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习主席说:“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
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一讲话揭示了政治
理论在灵魂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
理论修养是一个人思想
灵魂的核心所在,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理论修养,他的思想就
会庸俗化,灵魂也会虚无化。
提高理论修养重要的途径就是
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让政治理论“入脑入心”。
——把思想航向植入“心底”才能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正确的思想航向,是灵魂形成的必要条件。
如果把人的思想
比做一条船,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航向灯,离开了航向灯
的指引,人的灵魂就会触礁沉底。
当前,部分官兵在军营内
外的反差中产生了困惑感,在社会地位的落差前失去了平常心,在付出与回报的比较中丧失了战斗力。
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为官兵标定正确的思想
航向。
教育者要用心与官兵交流,拔开精神上的层层迷雾,
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偏离航向、不迷失自我,找到灵魂的真正归宿。
——让红色血脉流入“心间”才能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人的头脑就像一个阵地,先进、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就会
被腐朽、错误的思想占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
的主阵地,任务非常艰巨。
习主席曾告诫全军,“能否始终
如一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一个
大问题”“丢掉好传统好作风,就是自毁长城”。
因此,只
有让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流入官兵心间,才能不断提升听党
指挥的“忠诚度”、履行职能使命的“忠实度”和抑制政治
转基因的“忠贞度”。
二、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入心”的原因
近年来,部队各级在完善教育机制、发挥主体作用、改进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
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入心”的困境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摸透官兵内心想法难;二是燃起官兵内心激情难;三是拉直官兵内心问号难。
——内容安排与官兵崇尚社会现实的心智不合拍。
崇尚社会现实、反对空谈理论是当代官兵心智上一个突出的特点。
按照问题导向安排教育内容才能合上节拍。
然而,有的教育
者不愿意沉下心来调查研究。
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内容
不是“盯着问题搞教育”,而是“关起门来想问题”,甚至“凭空想象凑问题”;一些单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
课上的理论讲授,课讲完了教育就搞完了,不管问题是否得
到真正解决;还有的单位关注的重点是本子上记了多少而不
是脑子里装了多少,上级的教育计划完成了多少而不是官兵
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多少。
教育内容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难
以击中官兵内心的鼓点。
——教育方法与官兵主体意识突出的心机不合拍。
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个性特征日益鲜明是当代官兵另一个突出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官兵的主体地位。
某部调研显示,在“你最喜欢的教育方法”问卷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走出
去参观”,第二位是“请专家学者授课”,最后才是“单位
领导上大课”。
然而,部分单位走不出惯性思维的束缚,方
法单一致使教育缺乏吸引力。
有的习惯用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灌输,致使官兵产生麻木心态;有的搞应付式教育,拿
起资料就上课,致使官兵产生抵触情绪。
这样的教育自然得
不到官兵的内心认同。
——情感运用与官兵渴望人文关怀的心理不合拍。
教育本身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
对象只有在情感上找到归依,才能与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当代官兵渴望人文关怀,渴望心灵安抚,渴望尊重认可。
然而,实际工作中少数教育者情感投入不够,在人文关怀上
不是真做实做。
有的作风飘浮不能换位思考,对官兵的内心
痛苦和现实困难体会不深、关爱不够;有的言大于行缺乏表
率担当,台上和台下、人前和人后不一致,在情感上欺骗教
育对象;还有的居高临下不会平等交流,工作中沿袭“我讲
你听,我打你通,我说你做”的老套路。
教育者无法拨动官
兵内心的情愫,教育搞得再多也是广种薄收。
三、以务实求真的态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官兵心灵的途径
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知识、分清是非、讲清道理、引导行为等功能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把握。
——内容上要求“实”,“接地气”才能走进官兵心灵。
“接地气”就要把“官话”转变成“方言”,把“大道理”
转变成“贴心话”,让官兵能够听得懂、理解得透、想得通。
一要戒“远”,贴近才能深入。
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魅力是
感染身边人,最好的办法是讲好身边事。
二要戒“大”,以
通俗求实效。
不能脱离实际而盲目求大。
要用讲故事、拉家
常的方式把大道理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用简洁朴实的
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播进官兵心窝。
三要戒“空”,以具体
求生动。
盯着问题搞教育,教育才能实打实;脱离问题搞教育,教育就会空对空。
照本宣科、空泛说教的“走过场”,
官兵必定不爱听、不买账。
——方法上要求“活”,在“显朝气”中走进官兵心灵。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同“渡河”一般,这条河是官兵的“心
灵之河”。
一要用好互动式教育。
开展互动式教育,教员是“节目主持人”,官兵是“访谈嘉宾”。
官兵在互动交流中
说出真话、实话、心里话,这样的模式一定会赢得人心。
二
要盘活小课堂教育。
“短、平、快”的“微教育”“微课堂”,从小事入手,讲身边道理,官兵融得进,效果自然好。
三要注重信息化教育。
善于利用网络手段搞教育,我们才能过好时代关。
通过在军网开设“许愿树”“心情墙”等栏目,让信息网络成为与官兵思想与情感交流的“连心桥”,这样
的教育手段一定有朝气。
——环境上要求“好”,在“扬正气”中走进官兵心灵。
发挥好军营文化的思想导向功能和群体凝聚功能,让官兵在
“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接受教育。
一要净化部队风气。
良好的风尚,蕴藏着点滴渗透的育人功能,可以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
二要优化政治环境。
营区要有习主席强军思想大型标语牌。
有砥砺血性的雕塑。
在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等要悬挂党旗、英模画像。
使营区政治环境成为教育的延伸课堂。
三要强化领导示范。
思想政治教育既靠真理力量,也靠人格力量。
对党的创新理论、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既要真懂,也要真信,更要真做。
行胜于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情感上要求“真”,在“聚人气”中走入官兵心灵。
只有用真挚的情感流露、真实的情感转换、真诚的情感表达来浸润官兵的“心灵土壤”,使官兵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才能理直气壮地讲清大道理,旗帜鲜明地批驳歪道理。
作者简介:朱丽(1985.3- ),女,汉族,山东菏泽,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工作和法学季晓静(1982.9- ),女,汉族,山东东营,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