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六(含答案)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六(含答案)
五、(2016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6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63.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6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
62.A
63.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64.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2.这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A早晨;
B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C 过错/到;
D 名词:集市/动词:买。
答案为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3.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明日”“孰”“视”“以为”“安乐”,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4.阅读全文,读弄内容,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D错,“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2016年中考贵州安顺卷)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题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②以光.
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 6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 .先帝不以.
臣卑鄙 D .故临崩寄臣以.
大事也 67.翻译下列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8.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 69.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答案】
65.①时(时候)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66.D
67.( (l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68.(l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69.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
(概括诸葛亮精神,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自己受到的肩示即可。
)
【解析】
65.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秋”“卑鄙”皆是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6.试题分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以”的几种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以”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
D句与例句中的“以”皆为介词“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7.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陟罚臧否”“苟全”“闻达”,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8.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根据“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句前面的诸葛亮所自述的内容分点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9.试题分析: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本题要求对人物思想品质某一方面结合现实发表感想。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一、(2016年中考四川雅安卷)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70.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71.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入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案】
70.A
71.B
72.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解析】
70.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此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
A项:解释为:谋划B.长远的/ 传得远,远播;C.询问/请教;D.振作/ 做、干。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1.试题分析:B项:介词,凭借A.于是、就/ 竟然;C.在/ 对;D表承接或修饰/表并列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句中重点词语有“安”“弗敢”“分”等词。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