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门峡地坑院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三门峡地坑院作文
篇一《游三门峡地坑院:一场独特的地下之旅》
早听说三门峡地坑院特别有趣,这不,我就找了个时间去一探究竟。
刚到地坑院附近,就看到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突然出现一个个四方的大坑,就像大地突然张开了嘴巴似的。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分明就是些大坑啊,怎么个好玩的法呢?我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沿着坡道走进了坑院里。
一进去,好家伙,别有洞天呢!一个个窑洞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坑壁四周。
这些窑洞,门脸都小小的,但里面空间还挺大。
我进了一户人家的窑洞,发现里面特别凉快。
这时候我就好奇地到处看。
墙上挂着一些玉米棒子还有干辣椒,红艳艳的辣椒和黄澄澄的玉米棒子搭配起来,特别好看。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有那种老式的木柜子,还有土炕。
我看到有个大娘正在土炕上盘腿坐着做针线活呢。
我就凑过去跟大娘聊天。
大娘特别热情,一边手里不停,一边跟我说着地坑院的事儿。
大娘说这里冬暖夏凉,住着可舒服了。
她还跟我讲以前到了晚上,整个地坑院热闹得很。
孩子们满院子跑着玩捉迷藏,大人们坐在院子里拉家常。
说起捉迷藏,大娘讲她小时候有一次捉迷藏,她就躲进了窑洞里一个盛粮食的大瓮里。
小伙伴们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她,她在瓮里差点睡着了,后来还是自己不小心弄出了动静才被发现的。
听大娘讲着,我仿佛看到了
以前这里热闹的场景。
从大娘家里出来,我又在院里溜达。
院子中间有一棵很大的树,枝叶茂盛的,像一把大伞遮在院子上空。
树下还有一些简单的石桌子石凳子。
我想啊,夏天的时候,这里肯定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在这儿生活,虽然没有城市里那些高楼大厦的繁华,但有着一种特别的宁静和温馨。
这三门峡地坑院啊,还真是让人惊喜,看似普通的大坑里,是实实在在的烟火人家。
篇二《再探三门峡地坑院:那些被忽视的小角落》
又来到三门峡地坑院了,这次我要专门看看那些之前没太注意的小角落。
我顺着坑院慢慢走着,这次没急着进窑洞,而是先到了一个小角落。
那儿有一口很小的井。
井口特别小,旁边还有个木头做的辘轳。
我好奇那辘轳怎么用的,就试着去摆弄。
结果一不小心弄了自己一手黑乎乎的东西。
原来那辘轳上面不知道哪年积下的一些灰尘啊油垢之类的。
这时候有个大爷路过,看到我这狼狈样就笑了。
大爷说这辘轳可有年头了,以前这口井可是全院人的水源呢。
大爷还给我演示了一下怎么打水。
只见他轻松地把辘轳一转,水桶就稳稳地顺着井口下去了,不一会儿又满满一桶水被提了上来。
大爷说以前打水也是个技术活,小孩子想学还得练一阵子呢。
沿着坑院的边走,有个小沟渠。
我蹲下细细看,里面好像有一些小虫子在爬来爬去。
这时候一只小猫不知道从哪个窑洞里窜了出来,直冲着那沟渠去。
小猫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沟渠里的小虫子,随便伸出爪子就去抓。
看起来特别有趣。
我就在那儿看小猫抓虫子,看了好半天。
小猫一会儿这边扑一下,一会儿那边挠一下,最后终于抓到了一只小虫子,叼着就跑回窑洞了。
我又走到一处,那里的窑洞墙面上有一些奇怪的痕迹。
我就拿手去摸,那痕迹有些粗糙,我猜可能是以前雨水冲刷留下来的。
我看着这些痕迹,就像是在读地坑院的岁月故事。
在这里,一砖一瓦,哪怕是墙上一道小小的痕迹都好像有话要说。
这些小角落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就像拼图的一片片小碎片,组合起来,让我更加了解这地坑院的生活。
这一趟啊,这地坑院里的小角落可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篇三《三门峡地坑院:地道的民间生活画卷》
最后一次来三门峡地坑院了,想把之前没感受完全的再好好感受下。
我进了一家卖手工艺品的窑洞。
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物件。
有那种用麦秸编的草帽、小筐子,还有用泥土捏成的小泥人。
这些小泥人可有意思了,一个个做的特别细致。
有小娃娃的造型,脸蛋红扑扑的,眼睛大大的,像活的一样。
卖东西的大姐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我拿起一个
小泥人看了又看,捏这个得多费心思啊。
我问大姐怎么做的,大姐就拿起一团泥土边做边给我讲。
她说这泥土要先揉得特别细腻,然后一点点捏出形状。
看着大姐的手像变魔术一样,一块普通的泥土慢慢有了模样,我打心底佩服他们的手艺。
出了窑洞,我看到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一种用沙包做的游戏。
这游戏我都没见过。
就看孩子们把沙包扔来扔去,还喊着我听不懂的口号。
有个小男孩特别调皮,捡起沙包就往另一个孩子身上轻轻砸去,被砸的孩子就笑嘻嘻地追着他跑。
他们这一闹把院子里的几只鸡都吓得扑腾着翅膀到处跑。
有一只大公鸡跑得特别快,它一下子飞到了一个土堆上,站在那儿喔喔叫,好像在抗议孩子们打扰它的清修。
傍晚的时候,整个地坑院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
每个窑洞的门口好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
院子里也染上了一层暖暖的黄色。
我站在那儿看着这画面,特别舍不得走。
想想刚来的时候还对这里不太理解,现在却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
这三门峡地坑院就像一幅地道的民间生活画卷,画里有热情的人们,有有趣的小动物,还有充满特色的窑洞。
这地坑院之旅啊,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