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摘要】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
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
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

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快速调整
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课堂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6-162-01
化学是初中入门学科,也是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科目。

如何让学生学好化学,
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在追寻的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
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
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新课改中初中化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
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社会,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达到此教育目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了化学教育者们不断探讨和
学习的重要课题,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1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系统性的讲授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知识,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讲授语言需要直观性和幽默性,授课内容要简明化和系统化。

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演示趣味的实验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讲授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们学
习化学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景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联系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学
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
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
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
通过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
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活跃学生思维,诱发创造思维潜能。

在讲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们的
学习热情,是提高课堂讲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提高教学方式有效性,挖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新课程提倡学生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学习方式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高化学课堂中教学方式有效性,第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教师是合作学习
的策划者和组织者,通过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机,有效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建立和谐的合作小组并及时公正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集体授课为基础,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合作学习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实效。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有
效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做好科学探究的“启蒙”,在教学方式上巧妙
创设问题情景,合理地指导,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以
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动心、要用心,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3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化学实验对于
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多种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过
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
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
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是整个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
过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思维能力,且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起着示范作用。

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在新
课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利用出现的奇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使学
生产生激奋、高昂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
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性、设计性、科研性的实验。

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自拟实验方案,自主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评价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独
立探索、研究,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
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
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
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
的智力活动中,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康忠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8):77-78.
[2]纪宽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