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的魅力在于化学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开展化学教学已成为所有化学教师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呢?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目标的改变,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才能充满生命和活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的改进实验的创新意识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得考虑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既危险又浪费资源的实验的安全节约改进设计
1.金属钠的燃烧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按课本中介绍的方法,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还会损坏很多玻璃管或蒸发皿。
如选用石棉网,实验后的石棉网肯定被烧坏,不能再次使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
为此,在实验中可以改用铝片作实验仪器。
具体操作方法:把铝片剪成圆形,用手捏成蒸发皿状,将一绿豆大小的钠,吸干煤油后放在铝蒸发皿中,将铝蒸发皿置于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钠很快便熔化、燃烧。
改进后的实验很容易观察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色态,金属钠也不会爆炸和飞溅出来,比较安全,冷却后将铝片清洗干净还可再用,节约资源。
2.氯气还是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课本在处理有关氯气还是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问题时,介绍通过让氯气通过干燥的有色布(纸)条不褪色,然后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纸)条褪色,以此来说明使布(纸)条褪色的不是氯气,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次氯酸,由此说明氯气无漂白性而是次氯酸有漂白性。
这样做要带氯气的发生装置上讲堂,要用很多集气瓶和导气管,要用碱液吸收尾气,很可能漏气污染环境,十分危险、麻烦、累人,并且浪费很多氯气等资源。
为此,在实验中笔者进行创新设计,改用在课前事先用5cm以上的高度无色透明的集气瓶收集干燥的氯气并用塞子塞紧,准备长5cm左右的有色布
(纸)条。
实验时取有色布(纸)条一端1cm左右先蘸点儿水湿润并甩干,要保证不蘸水的部分绝对干燥,然后打开装有氯气的集气瓶的塞子,将布(纸)条伸入集气瓶内,把塞子迅速盖上(以防氯气溢出污染环境),并让塞子夹住布(纸)条干燥的上端,不让布(纸)条落入集气瓶中(以便于稍后观察),当然要保证伸入集气瓶中接触氯气的布(纸)条既有湿润部分也有干燥部分,就可观察到布(纸)条湿润的部分立即褪色,干燥的部分不褪色,接下来还可拿着此集气瓶巡堂让学生近距离观看。
实验现象明显,由此对比不是更能说明氯气无漂白性而是次氯酸有漂白性,而且用过的氯气还可以用于下一个班的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真是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够达到演示实验目的。
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很久以后伸入集气瓶的布(纸)条干燥的部分也会完全褪色,因为布(纸)湿润的部分的水会在集气瓶内挥发或渗透使干燥的布(纸)条全部湿润,所以演示完实验后应该不让学生再观察此集气瓶,宜收藏起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二、难于成功的实验的成功简便改进
1.铝与水的反应
铝虽然是活泼金属,但由于表面上覆盖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氧气和水继续与其反应,因而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通常不与水反应。
根据铝的活泼性,除去氧化膜后的铝与水反应的现象应该很明显,但实验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现象,更谈不上收集氢气并进行检验,以至于学生怀疑铝能否与水反应。
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和设计,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还能收集并检验生成的氢气。
取3片0.5cm2宽的干净铝片放入小试管,加入
3cm蒸馏水,然后加3滴酚酞试液,加热3min即可观察到水溶液显粉红色。
反应后水溶液显碱性可说明铝已经和水反应生成碱,因为是铝和水的反应,该碱应该是氢氧化铝,再根据原子守恒可推知反应还生成氢气。
若要收集得到较多的氢气,可向该试管中加入0.5mL的氯化汞溶液放置片刻,倾去溶液后,用水洗涤铝片2~3次,再加水2~3毫升,铝能跟水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如果现象不明显,可微微加热,因为汞能与铝结合成铝汞齐,扩大铝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加快,可以很快收集到氢气,另外用试管收集氢气即可点燃。
值得注意的是氢氧化铝难溶于水,应该先加酚酞再加热,以便氢氧化铝一生成就与酚酞充分接触使酚酞显色,否则也很难观察到酚酞变红。
最后如果点燃氢气也要另外用试管收集再点燃,以防爆炸和反应试管中的重金属盐氯化汞溅出,伤及人员。
2.制取乙烯的新法
课本介绍用浓硫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加热制取乙烯,用此法制取乙烯,由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反应时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和催化作用,而且也很容易使乙醇被碳化变黑,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并且温度要求的范围也比较窄,副反应较多浪费资源。
为了改变以上不足,如果在仅仅需要制取乙烯的条件下,那么笔者觉得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药品代替浓硫酸,完全可以起到催化和脱水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浓硫酸的缺点。
这种药品就是五氧化二磷(粉末或已吸水呈粘稠状的都可以,绝对不能用磷酸的稀溶液),五氧化二磷吸水后,生成浓磷酸也可以作催化剂。
实验改为可以将lg五氧化二磷与约5m1乙醇均匀混合代替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
其他依照课本,当然甚至连温度计也可以不要,因为本实验要求的温度并不严格,略微加热便可产生平稳的乙烯气流,满足乙烯的性质实验需要,乙醇不会碳化变黑,也不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把气体通入溴水,红棕色溴水很快褪色,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燃产生的气体,能平稳燃烧,火焰大又高,能观察到明显的黑烟。
当然了,此法只是作为一种方法而已,如果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如果要以考试目的来介绍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此法并不在考试范围,介绍此法还得斟酌再三而后行,所以用此法制取乙烯就一定要把握授课的尺度和技巧,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为标准。
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与燃烧
乙炔的制备实验,按现行教材的装置和方法,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电石和饱和的食盐水的反应,速度仍然相当快,难于控制。
产生的乙炔气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而有特殊难闻的臭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
环境,并且不能让学生闻到纯乙炔的无味。
点燃乙炔这种可燃性气体需要验纯,否则容易引起爆炸的危险。
为了消除磷化氢、硫化氢杂质的干扰和污染,又由于磷化氢、硫化氢容易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改用饱和硫酸铜溶液代替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经过尝试发现这样制得的乙炔基本无气味,符合理论上乙炔的无气味,而且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后的尾气排至空气中,污染肯定大大减少。
乙炔可以燃烧,可是乙炔并不像氢气那样瞬间即燃烧完毕,而是较缓慢地燃烧。
检验乙炔纯度时,乙炔靠近酒精灯火焰可以慢慢燃烧,并且可以观察到乙炔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试管口留下大量烟炱。
所以乙炔燃烧可以改为直接点燃用试管收集到的乙炔,效果与点燃从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出来的乙炔一样,也能说明乙炔燃烧很不充分,但是绝对不用担心有爆炸的危险。
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方法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在实际对实验的创新和改进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方法交融并串的综合应用。
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永无止境,各种现代化媒体与化学实验的结合为实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开拓,一定会有更多更合理的创新实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