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测量介绍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值
➢ 以零电平为参考的最大电压幅值(用Vp表示 ) 注:以直流分量为参考的最大电压幅值则称为振幅, (通常用Um表示)
u (t)
Vp Um
U
0
t
T
图5-2 交流电压的峰值
均值
➢
数学上定义为:U
1 T
T
0
u(t)dt
(5-6)
相当于交流电压u(t)的直流分量。
➢ 交流电压测量中,平均值通常指经过全波或半波整流 后的波形(一般若无特指,均为全波整流):
2)单斜式ADC
[例] 设一台基于单斜A/D转换器的4位DVM,基本量程为10V, 斜波发生器的斜率为10V/100ms,试计算时钟信号频率。若 计数值N=5123,则被测电压值是多少?
[解]
f0
10000 100ms
100kHz
N 5123 TNT0f0100kH z51.23m s
V x k T 1 0 V / 1 0 0 m s 5 1 .2 3 m s = 5 .1 2 3 V
PV[dBV]20lgV0.x7[V75]
(5-26)
(2) 宽频电平表 ✓ 具有分贝读数的电压表称为“宽频电平表” ✓ 组成框图:
dB “输入电平”
选择
输入 衰减器
宽带交流 放大器
均值 检波器
dB uA
“输入阻抗” 选择
标准电平 震荡器
“电平校准”
✓ 在均值电压表(放大-检波式)基础上设计的
4 外差式选频电平表
U 1
T
u(t) dt
T0
(5-7)
➢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sin(ωt),若ω=2π/T
2
U~ Vp 0.637Vp
(5-8)
有效值
交流电压u(t)在一个周期T内,通过某纯电阻负载R所产生的热量, 与一个直流电压V在同一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则该直流电 压V的数值就表示了交流电压u(t)的有效值。
4)实例分析
[例] 用具有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均值电压表测量一个方波电压, 读数为1.0V,问该方波电压的有效值为多少?
[解] 根据上述均值电压表的刻度特性,由读数α=1.0V, 第一步,假设电压表有一正弦波输入,
其有效值 V~ =1.0V; 第二步,该正弦波的均值 V ~ =0.9α=0.9V;
第三步,将方波电压引入电压表输入, 其均值 V V~ 0.9V;
第四步,查表可知,方波的波形因数 K F 方 波 =1,则该方波 的有效值为: V KF方波V 0.9V。
5.3.3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1.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 2. 放大-检波式电压表 3. 分贝测量及宽频电平表 4. 外差式选频电平表
Vx
输入电路
A/D转换器
数字 显示器
模拟部分
逻辑控制 电路
时钟 发生器
数字部分
图5-12 数字电压表组成框图
➢ DVM的主要性能指标 ✓ 显示位数 ✓ 量程 ✓ 分辨力 ✓ 测量速度 ✓ 测量精度 ✓ 输入阻抗
5.4.2 A/D转换原理
分类:
➢ 积分式:双积分式、三斜积分式、脉冲调宽(PWM)式、 电压-频率(V-F)变换式等。
[解] 根据上述峰值电压表的刻度特性,由读数α=1.0V, 第一步,假设电压表有一正弦波输入,其有效值=1.0V; 第二步,该正弦波的峰值=1.4V; 第三步,将方波电压引入电压表输入,其峰值Vp=1.4V; 第四步,查表可知,方波的波峰因数Kp=1,则该方波的有 效值为: V=Vp/Kp=1.4V。
Kp~
Vp Vp /
2
21.41
➢ 波形因数定义:有效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用KF表示,
KF
V V
有效值 平均值
➢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sin(ωt),若ω=2π/T
KF~
( (12//) 2)V Vpp
1.11
22
常见波形的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可查表得到:
如正弦波:Kp=1.41,KF=1.11;
图的电路
2) 利用模拟运算的集成电路检波
u ( t )
u 2 (t)
T
0
A V r m s
图5-5 计算式有效值变换实现框图
3)利用热电偶有效值检波
➢ 热电效应:两种不同导体的两端相互连接在一起,组 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节点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 产生电动势,从而形成电流,这一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所产生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
均 值 检 波 器
u A
➢ 先放大再检波,因此灵敏度很高。 均值电压表常用这种方式。
➢ 放大器 ✓ 宽带交流放大器决定了电压表的频率范围。一般上限为10MHz。 常称为“宽频毫伏表”或“视频毫伏表” 。 ✓ 灵敏度受仍受宽带交流放大器内部噪声限制。
3 分贝测量及宽频电平表 (1) 分贝
P w [dB m ]10lgP x[m W ] (5-25)
方波: Kp=1, KF=1;
三角波:Kp=1.73,KF=1.15;
锯齿波:Kp=1.73,KF=1.15;
脉冲波:Kp= T ,KF= T ,
为脉冲宽度,T为周期
白噪声:Kp=3(较大),KF=1.25。
5.3.2 交流/直流转换器的响应特性及误 差分析
1. 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 两级变频:输入fx与第一本振f1(可调)混频,经 带通滤波器选出fZ1(固定);
5 电压表的使用
➢ 峰值电压表 ➢ 均值电压表 ➢ 有效值电压表 ➢ 宽频电平表 ➢ 选频电平表
5.4 直流电压的数字化测量及A/D转换原理
5.4.1 DVM的组成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1)DVM的组成
➢ 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age Meter,简称DVM)。 ➢ 组成框图
2. 特点
(1) 频率范围广 (2) 测量范围宽 (3) 电压波形的多样化 (4) 阻抗匹配 (5) 测量精度 (6) 测量速度 (7) 抗干扰性能
5.1.2 电压测量的方法和分类
·按对象:直流电压测量和交流电压测量
·按技术: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5.2 电压标准
5.2.1 直流电压标准
电压和电阻是电磁学中的两个基本量 电压基准和电阻基准——〉其他电磁量基准
D /A 转 换 器
Vr
图5-13 逐次逼近比较式ADC原理框图
2)单斜式ADC
输入比较器
Vx
-
+
Vr
斜波电压
发生器
S Q SET RQ
C LR
门控信号 主门
0
&
计数输入
0
0
计数器
+
接地比较器 a
时钟
V x、 V r
Vr
Vx
0
Vx kTkT0N
t
门控信号 计数输入
T
1
N
T0 b
图5-14 单斜式ADC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图
(任意波)峰值Vp
21.41
(任意波)有效值V
2
Kp
1.K41p
式中,α为峰值电压表读数,为波峰因数。
➢ 波形误差
3.均值电压表原理、刻度特性和误差分析
刻度特性
➢ 对于任意波形而言,均值电压表的读数α没有直接意 义,由读数α到峰值和有效值需进行换算,换算关系 归纳如下:
(任意波)均值V0.9
∝u(t)功率∝u(t)的有效值V的平方,故,I V 2
R u(t)
热 端 测量热偶 T
加
冷
热
端
丝
T0
热 端 平衡热偶 T
连接导线
Ex
+
Vi
Vo
差分放大器
Ef
电流表
图5-7 具有线性刻度的有效值电压表原理图
2. 峰值电压表原理、刻度特性和误差分析
刻度特性
➢ 对于任意波形而言,峰值电压表的读数α没有直接意 义,由读数α到峰值和有效值需进行换算,换算关系 归纳如下:
➢ 热电效应原理图
热端 T
冷端 T0
➢ 当热端T和冷端T0存在温差时(即T≠T0),则存在热 电动势,且热电动势的大小与温差ΔT=T-T0成正比。
➢ 热电偶有效值检波原理图
R
加
热
丝
热
u(t)
端
T
热偶M
连接导线
I
冷
uA
端
T0
➢ 图中,直流电流I与被测电压u(t)的有效值V的关系:
电流I∝热电动势∝热端与冷端的温差,而热端温度
(任意波)有效值VKF0.9
式中,α为均值电压表读数,KF为波形因数。 ➢ 波形误差。若将读数α直接作为有效值,产生的误差
K F K F0 .9 0 .9 1 K K FF 0 .0 9 .91 K .1 F 1 1
4)实例分析
[例] 用具有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峰值电压表测量一个方波电压, 读数为1.0V,问如何从该读数得到方波电压的有效值?
➢ 非积分式:斜波电压(线性斜波、阶梯斜波)式、比 较式(逐次逼近式、零平衡式)等。
1)逐次逼近比较式ADC
➢ 原理框图
Vx
+
-
比较器
U x2 N n U re,NeU 2 n r (5 3)1
逐次逼近移位 寄 存 器 (SAR)
CLK STAR T
M SB 2 -1
2 -n L S B
A /D 转 换N 结 果
1)检波-放大式电压表
峰值 检波器
步进 分压器
直流 放大器
uA
(a)
峰值检波器 (探头内)
步进 分压器
斩波稳零式 放大器
uA
(b)
图5-8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组成 a. 组成框图; b.提高灵敏度的措施
5.3.3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2)放大-检波式电压表
➢ 组成框图
步 进 分 压 器
宽 带 交 流 放 大 器
➢ 组成框图
输 入
混 频 器 fZ1
带 通 混 频 器 fZ2
窄 带 中 频
dB 均 值
fx
电 路
1 (固 定 ) 滤 波 器 2 (固 定 ) 滤 波 器 放 大 器
检 波 器
f1 (可 调 )
f2 (固 定 )
(第 一 本 振 )
(第 二 本 振 )
➢ 组成:外差式接收机+宽频电平表。
✓ 输入电路:衰减或小增益高频放大。
电压标准
标准电池(实物基准, 10-6) 齐纳管电压标准 (固态标准, 10-6) 约瑟夫森量子电压基准 (量子化自然基准,10-10)
1. 标准电池
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稳定可靠的电动势 (1.01860V)。有饱和型和不饱和型两种类型。
E t E 2 0 [3 9 .9 4 (t 2 0 ) 0 .9 2 9 (t 2 0 )2 0 .0 0 9 2 (t 2 0 )3 0 .0 0 0 0 6 (t 2 0 )4 ] 1 0 6(V )
(5-1)
2. 齐纳二极管电压标准
利用齐纳二极管的稳压特性制作的电子式电压标 准(也称为固态电压标准)
齐纳管的稳压特性仍然存在受温度漂移的影响, 采用高稳定电源和内部恒温控制电路可使其温度 系数非常小
将齐纳管与恒温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的精密电压 基准源,如LM199/299/399、REF系列
Dபைடு நூலகம்
RL
Vp
a
b
u (t)
VP
t
c
(2)平均值检波原理
D1
I0
D2
u(t)
u(t)
D3
C
D4
D1
D2 I0
C
图5-4 平均值检波原理图
(3) 有效值检波原理
V 1 T u2(t)dt
T0
1) 利用二极管平方律伏安特性检波
➢ 利用小信号时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可近似为平方关系 ➢ 缺点:精度低且动态范围小 ➢ 实际应用中,采用分段逼近平方律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意义:有效值在数学上即为均方根值。有效值反映了交流电压的 功率,是表征交流电压的重要参量。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sin(ωt),若ω=2π/T
V~ 12Vp 0.707Vp
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
➢ 波峰因数定义:峰值与有效值的比值,用Kp表示,
Kp
Vp V
峰值 有效值
➢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sin(ωt),若ω=2π/T
3. 约瑟夫森量子电压基准
Brian Josephson(1940-)
5.2.2 高频电压标准
C
RT
R
C
RT
G
R
R
RF DC RF DC V RF
高频电压
V0
V1
图5-1 双测热电阻电桥的原理图
5.3 交流电压的测量
5.3.1 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
➢ 峰值 ➢ 平均值 ➢ 有效值 ➢ 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
➢ 模拟电压表的交流电压测量原理: 交流电压--〉直流电流(有效值、峰值和平均值) --〉驱动表头--〉指示。
交流电压--〉有效值、峰值和平均值的转换,称为 AC-DC转换。由不同的检波电路实现。
(1)峰值检波原理
二极管峰值检波电路(a.串联式,b.并联式,c.波形)
D
C
u (t)
C
RL
Vp
u (t)
第5章 电压测量
5.1 概述 5.2 电压标准 5.3 交流电压的测量 5.4 直流电压的数字化测量及A/D转换原理 5.5 电流、电压、阻抗变换技术及数字多用表 5.6 数字电压表的误差分析及自动化技术 5.7 电压测量的干扰及抑制技术
5.1.1 电压测量的意义、特点 1. 重要性
◆ 电压测量是许多电测量与非电测量的基础 ◆ 是电量测量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测量 ◆ 电压测量也是非电量测量的基础
3. 双积分式ADC
Vx
S1 R
-V r
Vr
Vo
积分
波形
t0 复 零 t1
S2
f0
C
T0
-
Vo
-
+
+
积分器
比较器
a.
t2
时钟
主 门
计数器
S1 S2
清零
逻辑控制电路
t t3
数字输出
V om
计数器 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