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作者:杨苏琴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日益优化,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这不仅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研究如何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欠缺。

多数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示范、讲解式的口传身授教学法,忽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意愿欠缺。

大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与现代教育技术,诸如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绝缘的”,体育课就是学生跟着教师的动作走,对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缺乏兴趣,有时为了应付学校的考核检查偶尔使用PPT 演示文稿教学,又主要以呈现文字信息为主,多媒体也只是为配合教师的示范动作简单地放放音乐,使用网络系统也仅仅是局限于登录汇总一下学习成绩。

虽然微信、QQ群也在教学管理中有所使用,但多是发发通知和有限的师生交流,真正用于教学指导的很少,运用多媒体制作、图像设计编辑、数字音乐编辑制作等专业软件进行各类体育教学素材的采集和剪辑更是几乎为零,体育教师普遍缺乏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电子教案和使用网络教学系统等方面的意愿和能力。

2.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不够,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能力较弱。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

大多数体育教师不注重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多媒体教学和制作课件的初级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欠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操作与网络技术、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力较弱,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能力较差。

多数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硬件及其接口形同陌路,即便偶尔使用,对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常见故障也往往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在教学中的使用常常望而却步,操作能力难以提升。

3. 高等体育院校现代教学设备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运用的基本条件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设有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教室,但多数往往面向和服务的是专业课教师和教学,体育院校虽然也拥有一定面积的场馆及其配套设施,但很少有用于体育专业的计算机室,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比较缺乏。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只能到学校公共机房,少数高校即便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但可供体育教师使用的也仅仅是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进行一些简单的备课、试卷分析和登录成绩,教师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条件。

体育院校相比其他专业和学科,学校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设备投入少,且有限的经费投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体育项目竞赛。

体育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专项经费和条件,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4. 高校体育专业开发与制作的教学软件缺乏,可供体育教师选择的资源有限。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软件,少有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也只是于用竞技类训练,能真正适合和用于体育教学的专业软件屈指可数,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平台匮乏,学生与教师无法通过软件进行互动教学,影响了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与对策
1. 加强职业培训,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核心即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

体育院校要制定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目标,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将体育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计划,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运行机制。

通过聘请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定期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题培训,同时,要有计划地外派部分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待其归来后利用本单位的条件组织内部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项培训,使体育教师在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资源制作、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工具、网络教学资料检索等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信息素养。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比赛、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专题研究,举办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迫使体育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主动学习相关教学软件、硬件知识,提升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

2. 建立有效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和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体育院校要优化体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之上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把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考评、比赛等有关制度,实行必要导向,促使体育教师整体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将学到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能应用于教学、科研,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设备,为提高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否能与体育教学融合,其根本支撑点在于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高校要切实加大对体育院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对计算机、网络和投影设备、各类专业的测量和感应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和用于体育教学的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教室的建设投入,增加体育教学专用管理信息系统、体育教学数据库、运动指导监测、虚拟运动、师生互动、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等软件和系统的建设和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体育专业学科和其他学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中应有远见和全局观念,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信息技术现代化,舍得在体育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建设上花钱。

要组建专门的设备、软件维护人员和团队,及时解决体育教师在使用软硬件设备时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软件的顺畅操作。

要加大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软件开发研究的力度,突破体育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匮乏的困境,探索体育教学专家、计算机应用专家和科研部门专家“三结合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应用软件和资源的开发研究。

由专家组提出应用软件的设计,编写创意程序,再聘请计算机专业程序员进行编程,最后由一线体育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加工定型模式,以丰富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使体育教学应用软件既能符合学生运动生理学原理,合乎体育运动规则和体育常识的基本要求,又便于高校体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教育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指令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ZJ-13019。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