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少年中国说》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2、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国家。

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时人称“康梁”,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

由于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

谭嗣同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日本。

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康梁等爱国知识分子怎么会产生变法思想呢?105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一篇《少年中国说》,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他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朗读课文:
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
提出要求:
1、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3、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


三、品读课文,感受感情,体会语言特点
1、大家齐读,谈谈你读后的印象
生畅所欲言,师最后请学生总结:
(1)、文章写得热情奔放,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振奋人心。

(2)、句式整齐,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还有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

(3)、读起来很顺畅
2、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感情
(1)、朗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请同学们采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从“————————————————————”?句?,??读出了作者“————————?? ”之情。

学生分小组品读讨论,老师巡查倾听或激趣点拨(五分钟)相互释疑,明确答案
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
师过渡语:大家觉得品读课文难吗?你有什么诀窍,请露一手。

学生小结:读准字音、停顿要恰当、联系写作背景,在背景情景中用心读出作者的感情。

?
师小结并引出下面问题: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大家总结得太好了!下面我们就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学习课文其余部分。

3、大家思考:作者认为中国是老大帝国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
从本文的写作背景中,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处处显出衰老贫弱的老大迹象。

从文中“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可以看出作者也认为当时的中国是衰弱贫困的老大中国。

4、读课文,找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1)学生勾画后,举手回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全班一齐朗读,说说你读后的总体感受。

a多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多是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b、写出少年中国特别美;c、用了许多比喻句,写的形象生动;d、还有排比句,气势淋漓,充满强烈的赞美之情和自豪感。

e、“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句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5、自由读其余部分,边读边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汹涌的黄河从地下涌出,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

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跃起,在云中飞舞鳞爪;小老虎在山谷里咆哮,成千上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才试试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漫天飞扬。

珍奇的花含苞待放,姹紫嫣红、显得一片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闪射出咄咄逼人的寒光。

少年中国像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脚踏着黄色的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幅员辽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

师小结: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突然崛起、生活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东方巨人。

6、大家或毛遂自荐读或推荐咱们班的朗诵高手读,其余同学评价朗诵,再次体会作者的强烈赞美和无限向往之情。

7、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中国少年)
8、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作者为什么把这一重任让中国少年来肩负?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答案及其依据。

(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品读法)
明确答案:少年人敢于破格,能改造世界,用于作为;我们少年是新来到这个世界跟它
结有缘分。

老年人墨守陈规、能灭世界,无所作为;而且他们跟这个世界作别的日子不
远了。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

9、大家分角色朗读读第二段(除第一句和最后两句)
男生读少年人,女生读老年人,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歌颂及赞美;体味他心目中的少
年中国的特点
通过以上学习,作者告诉我们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

可作者没有说出中国少年该
怎样做,才能实现少年中国。

大家根据近百年的历史史实帮作者出谋划策吧。

四、拓展提高
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音乐,请学生谈谈作为当代的少年的做法。

学生畅所欲言
五、课堂小结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

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

为了实现我们的光
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
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节
七、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