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诗词《紫菱洲歌(宝玉)》原文及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诗词《紫菱洲歌(宝玉)》原文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红楼诗词《紫菱洲歌(宝玉)》原文及鉴赏
【导语】:
《紫菱洲歌(宝玉)》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1)。

蓼花菱叶不胜悲,重露繁霜压纤梗(2)。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3)。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4)! 【注释】 (1) 《紫菱洲歌(宝玉)》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1)。

蓼花菱叶不胜悲,重露繁霜压纤梗(2)。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3)。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4)!
【注释】
(1) “吹散”句:芰荷,荷叶或荷花。

《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洪兴祖补注:“芰,荷叶也,故以为衣;芙蓉,华(花)也,故以为裳。

”芰(jì),古书上指菱。

红玉影,喻指秋天荷叶,也是对秋天荷叶的美称。

(2) “蓼花”二句:蓼花,详见第三十八回《咏菊诗十二首·忆菊》注释(2)。

不胜,不能忍受。

纤梗,指蓼、菱纤细的枝茎。

(3) “不闻”二句:永昼,整日。

李清照《醉花阴·重九》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敲棋声,弈棋时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的声音。

燕泥,燕子筑巢衔的泥。

棋枰(píng),棋盘。

全句描写迎春原来住的大观园紫菱洲,人去楼空冷落寂寞的景象。

(4) “况我”句:况,何况(连词,反问语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当,对着,向着。

古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手足,喻指兄弟姐妹。

【译文】
吹了一夜的西风,紫菱洲上薄寒初透,塘内荷叶散乱,荷叶红色犹在,身体却瘦了许多。

蓼花和菱叶都遭西风侵袭,重露浓霜压弯了它们纤细的枝茎,它们怎么能忍受这份悲愁!二姐原来住的缀锦楼,如今轩窗冷清,屏帐寂寞,再也听不到以前长长夏日里的那种笑语声伴着围棋子落盘声,棋盘已被跌落的燕泥弄脏。

古来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相互爱怜,何况如今我面对的离别的人,是有骨肉亲情的姐姐啊!
【鉴赏】
迎春出嫁搬出大观园,宝玉面对人去楼空作《紫菱洲歌》,其背景及意义
此首诗被安排在第七十九回,再过“一回”,曹雪芹大师就要谢幕了。

接手的是高鹗“准大师”,他在续书开始的第八十一回中,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宝玉跑到潇湘馆大哭一场,十分伤心,把个林妹妹弄得又紧张又莫名其妙,经再三询问,宝玉才止住哭,说出了一番话:想想以前成立海棠诗社时何等热闹,看看如今园中光景已经大变了,再过几年又不知怎么样了,“故此,越想不由的人心里难受起来”。

高鹗的这种安排是很恰当的。

自从曹雪芹将笔墨转到直接、正面描写宝玉及大观园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悲剧结局上来,已经描写了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抄
检大观园中司棋被逐(后致死),晴雯之死,芳官等三个丫鬟出家;并着手描写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致死,叙述迎春出嫁后被丈夫孙绍祖蹂躏致死。

与此同时,曹雪芹配合气氛烘托,如在这一年的中秋节时,写到贾珍一家子“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贾母一家子在“凸碧堂品笛感凄情”,黛玉、湘云联句时的悲凉寂寞;这里又描写宝玉面对的紫菱洲衰败景色:池塘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荷香菱都摇摇落落,迥非以前逞妍斗色可比,迎春住过的紫菱洲缀锦楼房屋轩窗冷清,屏帐寂寞。

这一切宝玉都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并深切感受到了由于今非昔比而产生的失落、酸楚、悲伤的滋味,以致先大病一场,等到一月之后病好时,又亲耳听了迎春回家来哭诉在孙家遭受蹂躏的悲惨境况,心中万般无奈与悲痛,于是跑到潇湘馆黛玉身边放声大哭一场,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故我说高鹗的安排是很恰当的。

宝玉的《紫菱洲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的,诗中景色的衰败凄凉,人去楼空,骨肉分离的无奈、悲伤情绪十分明显。

《紫菱洲歌》透露的意义是,官宦大家族、地主阶级的贾府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了——这是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大势所趋,是无可挽回的。

可想而知,后面进一步展开的故事情节将继续把宝玉及大观园众多女子中未亡人的命运结局演绎给读者看。

但可惜的是曹雪芹大师心血熬尽,要谢幕了。

续书作者高鹗(我称他为“准大师”,续书总的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在有些地方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使有些悲剧故事走了样。

曹雪芹大师未能完成《红楼梦》全书,实在是千古一大憾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