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测试题及答案A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测试题及答案
每题2.5分,共40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王熙凤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红楼梦》)
B.《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C.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红楼梦》)
D.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

(《红楼梦》)
2.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拿什么酒招待他?(C)
A.合欢花酿酒
B.千红一窟
C.万艳同杯
D.惠泉酒
3.“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B)
A.探春
B.秦可卿
C.小红
D.妙玉
4.宝钗“天生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必须吃什么药才能医治?(B)
A.人参养荣丸
B.冷香丸
C.玫瑰露
D.茯苓霜
5.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6.贾琏在外私自娶妾,娶的是谁?(A)
A.尤二姐
B.尤三姐
C.夏金桂
D.鲍二家的
7.晴雯有一手绝活,贾宝玉房中其余丫环皆不能及,是什么?(A)
A.化妆
B.算账
C.栽树种花
D.针线活儿
8.《红楼梦》多少回出自曹雪芹之手?A)
A.80 回
B.120 回
C.60 回
D.100 回
9.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C)
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该人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二十五回“乌庄头交租”一事上,表明贾
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10.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和又副册预示着贾府中各女子的
命运,将各个判词对号入座,哪个是错误的?(C)
A.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
C.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史湘云
D.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11.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看到有唐伯虎画的一幅什么画?(B)
A.《海棠美人图》
B.《海棠春睡图》
C.《太极图》
D.《为曹子清题唐寅美人图》
1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不离不弃,仙寿恒昌”。

薛宝钗金锁上錾刻的字是“莫失莫忘,芳龄永继”。

铭文相对应,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的依据。

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宝玉的好友秦钟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1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D)
A.王熙凤
B.李纨
C.薛宝钗
D.刘姥姥
14.“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个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所指的人物是(D)
A.林黛玉
B.贾元春
C.贾探春
D.薛宝钗
15.秦可卿死前入谁之梦托后事?(A)
A.王熙凤
B.林黛玉
C.薛宝钗
D.李纨
16.《红楼梦》中青春丧偶的年轻寡妇是谁?(A)
A.王熙凤
B.尤氏
C.香菱
D.李纨
17.龄官所恋何男子?(D)
A.贾蓉
B.贾宝玉
C.贾芸
D.贾蔷
18.“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C)
A.焦大
B.薛蟠
C.凤姐
D.鸳鸯
19.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

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

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100回,前6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

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0.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A.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21.《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裀的是(D)
A.贾宝玉
B.林黛玉
C.王熙凤
D.史湘云
22.黛玉进入贾府后首先住在哪里?(D)
A.潇湘馆
B.怡红院
C.凹晶馆
D.碧纱橱
23.李纨曾经丢过什么东西?(C)
A.手镯
B.汗巾
C.手帕
D.玉簪
24.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B.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25.“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D)
A.凤姐
B.贾母
C.探春
D.黛玉
26.“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A)
A.小红
B.黛玉
C.探春
D.晴雯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句分别写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B.《葬花吟》中诗句“一朝春尽红颜老”,下句是“花落人亡两不知”。

C.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D.《红楼梦》因宝玉“调戏”而投井的丫环是金钏儿;袭人是宝玉的丫环,而在伺候宝玉之前,袭人还服侍过贾母。

28.元宵时节,贾府众人做灯谜赏玩,其中有几个预示着贾家小姐的命运,哪些
是错误的?(D)
A.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探春(谜底:风筝)
B.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元春(谜底:炮竹)
C.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惜春(谜底:海灯)
D.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薛宝钗(谜底:算盘)
29.下面哪一句不是宝钗作的菊花诗?(C)
A.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B.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霜痕
C.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30.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人情小说”中的故事,趋于平凡、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因而不能“出奇制胜”。

到了清乾隆年间,集人情小说之大成者,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终于问世了。

B.《红楼梦》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诸如饮食、服饰、园林、市井、茶楼酒肆,无所不至。

这种巨细靡遗的刻画,有时会显得拖沓冗长,但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C.代表古典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红楼梦》,采用了链式结构,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并涉及史、王、薛三个家族,以及官府、市井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全景式地展开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

D.《红楼梦》中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采用了类似衬托的所谓影子描写术。

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幻设,实际上就是写各种人物类型在另一个品位层次的影子。

例如,晴雯和袭人就是黛、钗的影子。

31.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B)
A.入塾
B.抓周
C.挨打
D.魇魔法
32.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D)梅
A.怡红院
B.蘅芜院
C.缀锦阁
D.潇湘馆
33.“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B)
A.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3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怕宝玉承受不了,便把宝玉和黛玉交往的情形告诉了王夫人。

贾府感到为难,王熙凤献了个掉包儿计,在贾府公开宣扬宝玉要娶黛玉。

洞房之夜宝玉虽然不太高兴,但婚后身体还是逐渐恢复过来。

B.《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C.《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35.下列对《红楼梦》第一回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故曰“甄士隐”;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故曰“贾雨村”。

B.癞头僧看见英莲,乃指着她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后两句即暗示元宵佳节英莲丢失,甄家被烧。

C.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得换人形,后来绛珠仙子用她一生的眼泪来还他。

这就是金玉良缘。

D.中秋佳节,贾雨村借着酒兴,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对月寓怀,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36.《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B)
A.暹罗
B.海西福朗思牙
C.茜香
D.波斯
37.《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B)
A.永兴节度史
B.五城兵马司
C.金陵省体仁院总裁
D.大明宫掌宫内相
38.《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D)
A.小红 B,凤姐 C.晴雯 D.探春
39.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

B.“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是《红楼梦》第六十六回的回目,这里所提到的“情小妹”指的是不堪柳湘莲退亲之辱而自刎殉情的尤三姐。

C.元春省亲,命众人赋诗。

考虑到元春不喜“红香绿玉”,黛玉私下里劝宝玉将“绿玉春犹卷”中的“玉”字改作“蜡”字,宝玉因此笑称她为“一字师”。

D.香菱向黛玉学诗,黛玉告诉香菱,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并且建议她应先熟读王维的五律,再熟读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打好底子。

40.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C)
A.史湘云醉眠芍药裀
B.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C.薛宝钗重建桃花社
D.贾探春兴利除宿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