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优秀教案
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1)
一、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和例3
【教材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但还不能用数学思想或语言来描述旋转现象。

这节课教材先安排复习以前见到的旋转现象,再联系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上时针旋转的情境,分别认识实物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建立对旋转现象的理性认识,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以后的图形,从而加深学生对旋转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钟表上时针旋转的过程,分清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培养审美观,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体验并能说出图形旋转的过程及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二、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上面主题图,让学生们说一说这几幅图分别在哪里见过。

2.观察图中运动的情境,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学生回答,教师肯定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旋转”。

(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大挂钟和教材例1题目。

师: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的呢?从一个数字到另一个数字会旋转多少度呢?
观察钟面上指针的旋转,结合例1的问题,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学习,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在全班交流。

(2)教师按例1的数字在钟面上拨动指针,使之旋转,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指针旋转的度数,完成课本例1的填空。

(3)小结:旋转实际上是图形围绕旋转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动了一定的角度。

(4)对应练习
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区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固定的直角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2)课件动画演示直角三角尺绕固定点O第二次顺时针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3)让学生自己发现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师归纳:
①旋转时,点O的位置不变,点O叫做旋转中心。

②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旋转后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O的距离相等。

即直角三角尺绕固定点O旋转后,三角尺的形状、
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

3.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的要求和方格图。

(1)学生在课本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2)学生交流画法,并派小组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画图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归纳讲解:
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等于点A与点O的距离,还是4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

③然后把点O,A′,B′连接起来。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各对应点与点O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对应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

(3)对应练习(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巩固训练】
完成教材第85页第1~4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1)
例2:图形绕某一点旋转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变了。

例3:先画对应点A′,B′,再顺次连接A′,O,B′三点。

第2课时图形的运动(2)
一、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例4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4,把七巧板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得到了鱼图,本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欣赏图案,还要求学生能通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图案。

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旋转和平移及会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先让学生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体会平移和旋转在鱼图中的应用。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

难点: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二、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生活中有
很多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用平移和旋转变换得到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方格图及题目: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2)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仔细观察方格表中每块板的形状,看能得到什么信息。

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就要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3)学生小组合作,用准备的七巧板实际移一移、转一转,再交流并汇报,教师归纳:
方法一:鱼图只有一个旋转轮廓线,要先找出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再说出每块板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方法二:可以直接在鱼图上画出与七巧板相同的七块,这样更容易看出每块板的变化情况。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看大屏幕,你们是这样做的吗?(课件闪动演示平移或旋转成鱼图的过程)
(4)教师指导学生口述每块板是怎样经过平移和旋转而得到鱼图的。

2.对应练习: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巩固训练】
完成教材第88页第1~3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2)
例4:利用七巧板平移或旋转得到鱼图,直接在鱼图上把鱼图分为和七巧板相同的七块,再判断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变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