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课时 金属的性质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金属的性质
【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应用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与应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应用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与应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

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属常被用于制作导线、炊具、交通工具、饰品等。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现象:银白色的铝的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2Mg+O2=2MgO 现象: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金属活动性:镁>铝>铁>铜>金
二、金属与酸反应
结论: Mg>Zn>Fe>Cu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AC+B
三、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实验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现象: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Al+3CuSO4== Al2(SO4)3+3Cu
实验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实验3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
现象:放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铜丝无变化。

得出结论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铜、银、锌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Al>Cu>Ag
考点三:金属活动顺序与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

前置后
注意:④酸一般指稀盐酸和稀硫酸,不是硝酸或浓硫酸,
⑤K、Ca、Na的金属活动性非常强,与化合物溶液接触时,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发反应。

⑥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金属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如Cu与AgCl不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

⑦金属 + 酸→盐 + H2↑
⑧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二、题型、方法归纳:
本课题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复习金属的性质、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的与应用、等内容,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为主。

三、典例精讲:
【典型例题讲解】(通过学生的自讲,自纠完成下列各题)
1.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2、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下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右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现的划痕。

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3.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Z不溶解,X、Z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的表面有银析出,Z的表面无变化,下列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H)>Y>Z B.Y>(H)>Z >X C.Y>(H)> X >Z D. Z>X>(H)>Y
4.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锌、铜分别加
入硫酸锌溶液中;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
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④ D.③或④
5.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1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C.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参考答案
典例精讲:
1.【解析】试题分析:要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利用的原理:1、金属与酸反应;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A、ZnSO4溶液与铜、锌、银都不反应,无法比较,B、NaOH溶液与与铜、锌、银都不反应,无法比较,C、稀硫酸只能与锌反应,与铜、银都不反应,也无法比较,D、CuSO4溶液能与锌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而银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可以比较,正确,故选D
2、【解析】试题分析:(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故铜用于做导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延性、延展性
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现的划痕。

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比较黄铜(或合金)和铜(或纯金属)的硬度答案:1)导电性、延性、延展性等
(2)比较黄铜(或合金)和铜(或纯金属)的硬度
3.【解析】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Z不溶解,说明y的活动性最强,且大于氢;X、Z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的表面有银析出,Z的表面无变化,说明X>Z。

,故选C
4.【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①将锌、铜分别加入硫酸锌溶液中不能验证金属铁的活动性;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方案可行;③将金属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铜和铁都能对置换方案不可行;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金属铜不能置换金属锌方案可行;故选C
5.解析: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故A正确;
B、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故B错误;
C、由图可知,t2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又开始时两者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C正确;
D、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时刻两者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D正确.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