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青浦区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
【发布部门】80903F002
【发布日期】2009.04.14
【实施日期】2009.04.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青浦区2009年节能减
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级公司:
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青浦区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十四日
青浦区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完成本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根据《上海市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发〔2007〕25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8〕19号)以及市节能考核工作组《关于对青浦区2007年节能目标评价考核情况的报告》的要求,结合年度工作情况,制定本区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2009年本区节能减排工作总体要求:一是更加注重强化政府引导。
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多管齐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是更加注重强化企业主体。
抓住部分工业行业需求不足的时机,顺势而为,加大对“三高一低”企业和工艺设备进行淘汰调整的力度,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尽快把节能措施转化为节能量。
三是更加注重强化全社会参与。
抓住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工作关注度高的有利时机,支持节能减排服务机构和产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氛围。
二、工作目标
--完成2008年节能目标实施情况和2009年上半年节能目标及节能措施落实等情况的自查报告;
--争取2008年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继续保持“优秀”等级;
--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目标;
--实现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比上年进一步下降;
--完成6家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争8家;
--完成淘汰劣势企业30户;
--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严格按规范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财政性大修公共建筑按50%节能率进行,年内按节能率50%标准改造面积争取完成5000平方米;
--完成公交车辆更新80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条,力争8条;
--力争实现公共机构能耗总量比上年进一步下降;
--新增生活污水处理量15000吨,努力实现COD削减量1000吨,削减率为2.5%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控制在“十一五”目标范围内(3042吨/年)。
三、主要单位任务分解
(一)区经委主要工作
1.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根据《青浦区2008年调整产业结构、淘汰劣势企业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青府发(2008)40号文)的要求,针对钢铁、水泥、焦炭、小火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实际情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劣势企业的力度。
2.加快推进工业锅炉、窑炉等工业设备改造。
协调相关部门,启动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工作。
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利用和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的节能技改。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机及相关设备。
3.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根据市经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专项扶持实施办法〉的通知》(沪经节[2008]560号)精神,建立和完善政策机制。
加强宣传,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积极参与企业节能,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协调解决合同能源公司的融资难问题。
4.加强工业节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下达2009年工业系统节能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完善工业系统节能降耗考核办法。
开展2008年度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
建立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监控工作。
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提升行业能效水平。
5.加强商业节能管理。
研究制定本区商业系统节能考核方案。
加强大型商业设施节能的跟踪和监督,对大型商业设施建立用能监测平台。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对相关
商业设施进行改造建设。
推广高效节能的绿色照明灯具、节能型冷藏设备和节能型空调系统等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
继续推进高等级能效标识家用电器的销售。
倡导零售企业销售“适度包装商品”等节能风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6.加快发展节能服务机构。
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形成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