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降低
摘要: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昂,导致各农产品物流主体尤其是农户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同时,在我国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背景和以顾客为中心的商业竞争环境中,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
对我国本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降低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成本运输绿色通道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动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
农产品物流成
本是指农产品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农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
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农产品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昂,导致各农产品物流主体尤其是农户和终端消费者利
益损失,在蔬菜市场上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经济现象怪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产品物流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
的效率与质量,关系着农业的现代化,关系着农民的根本利益.妥善解决好我国农产品物流
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效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造成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的原因
2003年,我国粮食的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鲜活农产品占60%左
右甚至更多,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以2006年7月西瓜上市的价格为例,各国原产地收购价格普遍较低,约为每公斤0.3-—0。
7元,安徽毫州甚至更低,为每公斤0。
2元,而同期,北京、深圳等城市的西瓜批发价则在每公斤1。
6~2.4元左右。
造成农产品收购价与批发价相差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大量不合理运输的存在
我国农产品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比较落后。
在农产品的流通运输中出现了空驶、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运输。
造成这些不合理运输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
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分散的农户,这种单户生产物流很难实现规模经济,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流通困难,农产品资源运输的优化配置难度加大,给运输方式的选择带来难度.分散性、小规模的运输使得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大量存在。
同时,我国农产品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高速公路收费,高昂的油价无疑加重了运输费用。
2.农产品物流环节浪费严重
与工业产品不同,农产品是有是有生命的动物性或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导致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过程中损失率达25%—30%,每年约有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损失,而发达国家果树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美国蔬菜水果物流更为典型,产品一直处于其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即形成了一条冷冻链:田间采摘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部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失率仅为1%—2%.
同时,不合理的包装问题加重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浪费。
如包装功能欠缺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包装规格不统一导致回收利用率低包装材质选择不恰当导致多次使用难等.
3.由农产品物流模式引起的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主要由农产品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连锁店组成.活跃在物流网络中的物流主要是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农户,贩销户,农户合作组织,各类农产品物流企业.主体之间以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合作关系,农产品物流活动缺乏专业化,规模化,物流链过长,造成物流成本偏高。
4.我国农业部门长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农业部门长期重生产轻流通。
而对农产品物
流一块儿相对关注的较少。
这使得目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软硬条件较差。
包括物流基础设施陈旧物流设备没有配套标准,物流技术落后,物流人才缺乏等。
而我国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交通不畅.农产品销售障碍多等问题。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所带来的影响
1。
农户利益受损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第一个利益受损者便是农户。
为了弥补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及高额运费,在向农户收购农产品时便不断压低收购价,使农户利益受损失。
最近,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
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菜农自杀事件。
这些现象的产生除自然原因和市场需求供给所引起外,应该归结于物流,如物流信息不流通导致农民盲目跟风.
2.消费者利益受损
农产品价格下跌大部分由农户承受,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
这些年,我国物价持续上涨。
2010年1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1%,创26个月以来新高,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神马”等网络热词传神地反映了人们对农产品物价上涨的无奈感受。
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高昂,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三、降低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的措施
1。
缩短农产品的物流链,优化农产品物流链
缩短农产品物流链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减少运输和保鲜成本。
缩短农产品物流链包括物流距离的缩减和物流程序的缩减。
首先,应该尽量减少迂回运输。
迂回运输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公路收费标准不统一.为此,政府应着力解决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问题,消费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仍然存在的产销行政壁垒。
目前,虽然有些地方开辟了农副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但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农副产品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风险经营和迂回运输。
其次,培养长期稳定的物流链条.物流通道上下游主体之间大多为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所以要创新农户组织,改变以分散农户为物流起点的现状,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广现有的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经验,提高合作组织对农户的覆盖范围,以起点上消除农产品物流杂乱无序的状态.并直接通过中介组织,即物流企业农超对接,形成长期、稳定的物流链.
此外,优化农产品物流链还应加强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
发展直达运输,通过减少中介转货损。
这需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完善交通道路网,实现省际交通.引进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减少物流中因冷藏设备和装卸技术问题引起的农产品损耗,优化和提高农产品产业链.
2。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具有与普通制品不同的特点:首先是由于其生产采摘后的生物特性导致的易腐性;其次是农产品的非标准性,如形状、品种、质量等,再次是其供需矛盾的特点,表现为时间矛盾,即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的矛盾。
农产品的这些特点造成了农产品物流难度和其特殊性,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
实现农产品加工、改变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甚至是原生产品的销售,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产品自身的矛盾,还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3.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物流的保险体制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保险体制,可以降低农产品物流的高风险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意外事故对农产品价格的抬升。
目前,为了保护菜农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业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控,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全国首创的菜价保险机制。
上海政府着手制订今年“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市级财政继续补贴保险费的50%,各区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贴比例,投保人自缴保费比例不低于10%。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保险体制,可以将高风险性成本损害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只有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应有的价格,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