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的计算和分布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学案)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公式:H=90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注: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赤道——北回归线:
赤道~南回归线:
注:赤道上有两次直射,即3月21日、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有两次最小值,即6月22日、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034′。
④、极昼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活动1、下列三幅图中的角度是位于120°E 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⑴.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⑵.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活动2: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 )
A .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 .0°~23°26′N 之间
D .0°~23°26′S 之间
(2)图中P 点表示的这一天( )
A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 .太阳直射赤道
D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4)正午太阳高度角问题的综合应用
①阳光照射方向的问题
②立竿测影的问题
③楼房间距的问题
④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活动3:某校所在地(120°E 、40°N
)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N S ①
N S ②
S
N ③
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活动4: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
午太阳高度。
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0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0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0W)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0N B.21.50S C.450N D.450S
五、日出日落问题
(一)、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出现极
昼和极夜的区域除外),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而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无关。
具体来说:
(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
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
射南半球,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知识拓展1: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
(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0E、500N B.1100E、400N C.1250E、400N D.1300E、500N (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 知识拓展2: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根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
判断四地纬度位置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A.①23026′S ②46052′N ③66034′N ④900 N
B.①900 N ②66034′N ③00 ④23026′S
C.①00②46052′N ③900 N ④66034′N
D.①23026′N ②46052′N ③900 N ④6603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