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T10:57:15.73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作者:卢瑶
[导读] 教育是基础,尤其是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幼儿教育事业与城市相比,发展相对缓慢,从规模、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来讲,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中心幼儿园卢瑶 535400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教育是基础,尤其是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幼儿教育事业与城市相比,发展相对缓慢,从规模、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来讲,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要发展农村幼儿园,需要发挥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示范作用。
目前灵山县平南镇中心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毋庸置疑,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儿师资队伍是当前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1.优势分析: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我园教师队伍被评为钦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灵山县基础教育先进集体,教师个人中有五名教师荣获市级基础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四名教师荣获市优秀幼儿园教师荣誉称号,一名教师荣获市级幼儿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一名教师获得县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一名教师荣获县级幼儿教师美术技能大赛一等奖,一名教师荣获县级幼儿教师美术技能大赛三等奖。
1.面临挑战:
目前,我园师资队伍应保持原有获得的成绩,并在成绩中继续提高是一个新的挑战。
此外,新时期对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主要表现:①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②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与新时期倡导的师德素养之间有距离,即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受到冲击,功利思想有所回头,因此幼儿园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应同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加大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研究的目标
积极贯彻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提升教职员工在“办园理念”引领下的自主发展的能力,使队伍建设在爱岗敬业、合作共进、不断创新的师德素养上有所发展,争取更大的进步。
①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树立在师德与专业上的自主发展意识,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
②多途径开展研修活动,提升教师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能力、创设丰富的幼儿活动环境的专业能力。
③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多途径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研究内容
1.全面进行教职员工专业达标的情况分析,为教师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提供依据,激励教职员工自主发展,完成学历等各项专业达标率。
2.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四、研究的创新点
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1.“自主发展”,特指师资队伍在师德、专业二方面的同步发展,自我进取;
2.“自主发展”,立足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体现办园理念,突现教师的个性发展;
3.“自主发展”,激发教师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动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具有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就具有了教师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能不断胜任教师岗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促进幼儿发展。
五、研究的思路
从“确立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教师个人成长手册”的实践出发,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总结我园教师个人自主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发展”:
1.师德发展——爱岗敬业、合作共进、不断创新;结合日常与期末考评,体现教师有一个良好的自我积累过程,体现教师对职业的态度与精神上的主动追求与向往;
2.专业发展——专业能力,凸现教师创设丰富活动环境的能力、实施新课程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能力;“自我反省”能力。
3.个性发展——在办园理念引领下的教师个性发展,以教师个人特长而形成的特色教师。
如在学习活动中,以主体背景下开展音乐活动见长的教师;以主体背景下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见长的教师;在主体背景下进行幼儿电脑绘画见长的教师,逐步形成优质教师资源。
六、研究的方法
根据“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要求,制定我园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途径一:创新开展幼儿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与个人成长档案”的培训项目。
途径二:在幼儿园师德建设中,充分利用政治学习的形式,开设新时期师德建设培训项目,边学习边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途径三: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进行小结,并在活动中进行分享交流。
也可将日常教育环节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供大家探讨,共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途径四:走出去,请进来。
改变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的思想,定期聘请幼教专家,针对我园不足,进行专题指导提升。
途径五:拓宽师资来源,鼓励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加强职后培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为幼儿园注入年轻的血液。
途径六:鼓励男性加入幼儿教师队伍,解决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树立幼儿教育的责任应该由男女两性共同承担才能取得
突出成效的观念。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初始阶段:认真选好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对内容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研究计划。
2.准备阶段: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学习,借鉴与本研究内容有关的先进经验,保证研究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根据研究方案, 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3.实施阶段: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对研究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制定操作策略,并付诸实施;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研究材料的积累,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研究的相关论文和案例。
4.总结阶段: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八、完成研究的保障条件
上级领导对研究工作全力支持和指导。
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参与研究者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实践在教学一线上,多次参加过市、县级教科研培训。
研究组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很强。
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7.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
[3]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
[4]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5]何秀凤;;提升乡镇中心园办园质量的途径与策略
[6]杨莉君;曹莉.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