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粤教版选修1-1高二物理一课一练:1.1 有趣的静电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有趣的静电现象
一、选择题
1.(多选)摩擦带电是一种常见的带电方式,关于摩擦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因为摩擦使梳子带电
B.在A选项中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不带电了
C.摩擦带电产生了电荷,使自然界中的电荷数增加了
D.摩擦带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2.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3.(多选)有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 靠近它时,看到它们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净电荷
D.接触后,A球一定带电荷
4.(2019年安阳名校联考)如下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片均是闭合的.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
B.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只有B下部的金属箔张开
C.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还是张开的
D.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再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5.(2019年宿州名校期末)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
B.三种方式都产生了新电荷
C.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要求都要接触,而感应起电不要接触
6.(多选)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作用实现的,其喷涂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静电喷涂原理
A.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
B.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C.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
D.涂料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7.在燃气灶上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应该做成()
A.圆头状B.针尖状
C.方形D.椭球形
8.(2019年温州校级模拟)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连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也带负电
9.(2019年上海模拟)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二、非选择题
10.飞机、轮船的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油罐车总是拖着一条着地的铁链,地毯中要加一些导电的金属纤维.这都是为了什么?
11.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小明脱掉外衣后去拉金属门把手时,被电击得吓了一跳.他赶紧缩回了手,觉得很奇怪.他决定再试一下,用手小心地去摸金属把手,然而又一切都正常.这是什么原因?
12.一根带电棒能吸引干燥的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着做这个实验.说说为什么木屑会跳离.
参考答案
1.AD
2.A
3.BD
4.C
5.B
6.AC
7.B
8.B
9.C
10.【答案】及时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因火花放电引起爆炸或燃烧.
11.【答案】在干燥的天气脱去外衣时,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大量电荷,此时用手拉金属门把手时,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人会感到被电击.在此过程中,人身上的电荷被中和,因此缩回手后再去摸门把手时就不会再被电击了.
12.【答案】因为木屑在接近带电棒时,其上电子重新分布.木屑在靠近带电棒的一端会带有异种电荷,因此木屑被吸引.接触后异种电荷被中和,致使木屑与带电棒带有相同的电荷.又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木屑又跳离带电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