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音字形
1、水门汀()、蘸()、惬()意、朱砂()、口头禅()
2、解释词语: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水门汀:用水泥抹的地;
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四、整体感知
1.课文以“竹影”为题,主要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写人物活动?(活动)
2.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写了哪些活动?
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而且已全被父亲看在眼里,担心会受到父亲批评。
9、爸爸的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
10、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孩子们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好奇心;爸爸和蔼可亲,不仅精通艺术更精通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进行引导教育。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六、发散延伸: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无数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板书设计:
18、竹影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
晚饭后,“我”和弟弟到屋后的院子乘凉。
内容在游戏中爸爸引导我们走进艺术殿堂。
夜深人散,“我”欣赏竹画,心底升起对中国画的由衷爱意。
中心: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归纳:看天看影…(一件事)引出…(对什么的思考))
①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②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4、读1——3自然段,边听边在文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伙伴们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句子。
《竹影》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自学
课题
18《竹影》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2.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体会文中“我”的父亲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学生说句子,感知童趣。
出示句子,齐读、品味。
A.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跳将过来。
B.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C.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
D.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这段话其实就是交待时间的,但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美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
6、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7、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8、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刻,耐心寻味。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这此作品除部分艺术评论外,大都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有删节。
5、佳句赏析。
导语: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天真可爱,作为一篇散文,文章的所表现的意境美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这段话:
A、出示: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
五、比较欣赏: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细读5、6自然段)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如:①我会用黑笔,画成钢铁的模样,表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气概。
②我要用红色,画出我的热情。
③我要选择五十种不同的颜料,让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
七、总结全文: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打一事物影子)
2.想一想:有“影”字的四字成语。
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刀光剑影、
3.试一试:民间艺术:皮影戏(有千年历史)
4.说了那么多关于影子的成语、诗句、艺术,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影子的课文《竹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