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公开课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到电的重要性
2.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及带电的原因,掌握带电体的性质
3.掌握电荷的类型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4.理解验电器及其工作原理
5.理解静电感应
二、教学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验电器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验电器的应用
四、教学用具:梳子、纸屑、玻璃棒(2)、橡胶棒(2)、毛皮、丝绸、铁架台、验电器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电的重要性
他们是谁?雷公和电母,他们的出现会带来什么?闪电雷鸣,雷公电母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难道闪电真的是电母发出的吗?不是,那它是什么呢?对了,它是电。
对了,实际上电早已被人们发现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电视、电脑、冰箱等琳琅满目的电器都要用到电。
电不但应用在生活中,在生产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工业、高新科技产生也都要用到电。
重庆著名的灯饰工程也是因为电而变得美丽和神奇。
电到底有多么重要,我想大家都知道。
如果有一天,电从我们身边消失(关掉电灯。
显示黑暗的背景),不敢想象,这将是怎样的一种黑暗和恐惧。
电,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使黑夜不在黑暗,使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电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你在注重电器的时候注重过它吗,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你考虑过它吗?它总是默默的躲藏在后面为我们服务。
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神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理解电是什么?(板书课题,学生翻书到50页)(二)、实行实验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学习带电体的性质
实验1:塑料梳子(摩擦)吸引小纸屑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纸屑被吸引了起来。
是不是只有塑料梳子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呢?你们身边的物体可不能够摩擦一下也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呢?
为什么梳子摩擦会吸引小纸屑呢?学生:是因为梳子带了电。
对了,带电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所以我们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一些物体被摩
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它带了“电荷”。
问:是什么使梳子带上了电呢?是梳子和毛皮发生了摩擦。
我们把这种带电的方式就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这里轻小的物体能够是小纸屑,头发丝、细线等等。
提问2:小纸屑没有带电,如果小纸屑本身也是带了电的物体,塑料笔还能吸引小纸屑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实行一个新的实验。
(三)、实行实验深入学习电荷的类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3: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既然我们要讨论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需要用两个带电的物体,我们准备了两根玻璃棒,将它在丝绸上摩擦带电。
其中一根挂在铁架台上,将另一根去和它相互作用。
你发现了什么?(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怎么是这样的呢?换一种物体在试试看,这次我们用橡胶棒来重复这个实验,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两根橡胶棒相互排斥)这样的结果是否就是说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排斥带电物体呢?不如我们再将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作用之后在下结论也不迟。
你又发现了什么?(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为什么又是相互吸引了呢?如果物体所带的电有种类的话,同样是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它们肯定带的是同种电荷,同样是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它们肯定也是带的是同种电荷,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可能不一样。
事实上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自然界中存有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用符号“+“表示,一种是负电荷,用符号“—”表示。
并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负电荷。
既然是规定,我们就要象记自己名字一样将它紧记于心。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送大家八个字:玻正橡负、保证享福。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还能够得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前面的学生实验中,有的同学用塑料笔摩擦衣服,有的则是用塑料尺摩擦头发,它们都使物体带了电,那么带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近代科学揭示了物体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那么原子又有怎样的结构呢?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探究发现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而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着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总量相等,所以整个物体不显电性或者说显中性。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水平不同,当发生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水平强的物体得到电子使自身带负电电子总量偏多而带上负电,而原子核束缚电子水平弱的物体失去电子使自身带正电质子总量偏多而带上正电。
所以摩擦不是产生了电,而是使带负电的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而且仅仅电子的转移。
那么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就是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
到了丝绸上而使玻璃棒质子总量偏多而带上了正电。
提问5: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应用——验电器及静电感应
1.验电器
当一个物体带了电,你既不能看到,也不能感觉到。
为了检测物体是否带电,我们能够用一种仪器,那就是验电器。
请大家阅读44页交流与讨论第一段,回答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验电器是怎样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来工作的呢?先一起来理解一下验电器——一起看图,验电器是由金属球连接着金属杆,金属杆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金属箔,金属箔能够自由的张开和闭合。
上部由绝缘塞塞在锥形瓶中。
观察图片,看验电器是怎么样工作的?将检验物体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金属球、杆、箔都能够导电。
所以,当带电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也会带上相同的电荷,因为两金属箔是同时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两金属箔会同时带上同种电荷,于是会出现什么现象?金属箔张开。
为什么?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果物体不带电呢?不带电就不张开。
将待测物体和金属球接触,观察金属箔是否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能够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静电感应
我们使用验电器时,都是使带电体和金属球接触,其实如果我们不接触而仅仅靠近金属球同样能够。
因为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杆、箔都是导体。
当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因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就是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也能够使物体带电,而这种带电的方式就是感应起电。
不管是接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不开,那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六、板书设计
电是什么
一、摩擦起电三、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本质:电子的转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电荷的种类四、验电器
1.正电荷(+)原理:同电相斥
2.负电荷(-)五、静电感应
本质:同电相斥,异电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