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教学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先生的书桌》闻一多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感受其爱国情怀和精神品质。
2、分析《闻先生的书桌》这首诗歌的语言、意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背景和诗歌创作风格。
(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
解诗歌奠定基础。
2、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
情感。
3、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分析法
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词句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简要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他的作品所反
映的时代精神。
2、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闻先生的书桌》,让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1)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闻一多先生的个人经历。
(2)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理解诗歌的重要性。
4、诗歌分析
(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书桌”“乱书”“墨水瓶”等,探讨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品味诗歌的语言,如“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书桌上怨声腾沸”等句子,体会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探讨闻一多先生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诗歌的意象、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6、拓展延伸
(1)介绍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诗歌作品,如《红烛》《死水》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色。
(2)引导学生思考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的生平、《闻先生的书桌》的诗歌分析等。
(2)强调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8、布置作业
(1)让学生背诵《闻先生的书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写一篇关于《闻先生的书桌》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闻先生的书桌》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发言。
但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层情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和分析法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加强指导,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和作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阅读和思考空间。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有一定的收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