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的分析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护理措施。
方法:总结本院60 例创伤患者护理的经验。
结果: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急救及
护理,在护士积极、有效急救和护理下,成功抢救脱险58 例(96.67%),进入
观察护理2 例(3.33%),死亡0 例,有效的抢救时间在25—55 分,平均耗时(36.5±4.5)分。
结论:在对创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准
确性、时间性、针对性、合理性的护理和急救程序的科学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
0284-01
急诊科在外治疗期间会遭遇不同急发症状,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就会
严重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临床中创伤患者死亡率比较高,医生一定
要制订更加科学和更加合理的急救方案从而进行理想处理。
现选择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本院收治60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经验进行总结,现报
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共计60 例严重创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60 例患者中男42 例,女28 例,患者年龄为15-68岁,诊疗时间为创伤后
1~5 小时。
创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为30例,砸伤为6 例,高处坠落伤为8 例,刀刺伤为6 例。
创伤诊断分类包括:单脏器创伤为27 例,多发伤为13 例复合伤
为14 例,挤压碰伤为6 例。
创伤严重程度按创伤指数如>17 分,则判断为重伤。
1.2 急救的有效护理
(1)判断病情的情况特殊。
当创伤患者进入急症室后,必须要对其病情状态
进行及时[1]评估。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对其病况进行确定,
采取表面观察或者询问以往病史等情况,然后进一步对伤情进行评估。
通常情况下,病人病情的评估方法需要依据ABBCS 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
其中A(airway)主要检查气道是否堵塞和开放;B(breath)主要检查呼吸动度以及频率;B (bleeding)主要检测体表的主要出血的部位;C(circulate)主要检查脉搏血压
和末梢循环;S(sense)主要检查患者的意识情况以及刺激的反应状态。
这就要
求护士需根据患者具体部位而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操作,其中可以包括:包扎、
固定、止血、保护等。
创伤患者的常见应急处理方式:①骨折处理方式,常见骨折大多数是四肢呈现开放性骨折,需要对其及时处理,常用的护理方式是在创口
处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包扎,接着结合夹板固定骨折位置,以避免关节发生脱
落现象。
也可以采用夹板临时固定骨折位置,接着到医院后实施进一步救治处理;
②出血处理方式,对肘和膝关节以下的出血的伤口可使用加压方式进行包扎止血,而对肘和膝关节以上用止血带进行处理。
③四肢断离肢体处理方式,常见四肢断离指完全离断,常用处理方式把用无菌敷料对断面进行包扎;如没有彻底断离,
则用敷料对创口进行包扎,然后固定处理;
(2)制定急救方案。
护理人员应针对创伤尽快制定出急救方案,然后根据患
者具体病情制订急救质量。
通常坚持“先抢救,后治疗”原则,护理人员做好伤者“黄金1 小时”期的紧急救治[2]。
严格按照急救VICSO 程序救治患者,其中V (Ventilation)指的是通气,也就是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性。
呼吸不畅通常是导
致患者死亡主要因素,需要清理干净呼吸道内杂物后让患者纯氧吸入,同时可以
依据患者实际需要对其紧急实行心肺复苏,同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利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I(Infusion)指的是输液抗休克,从而避免患者呈现
休克从而加重病情。
病情严重的患者的休克和死亡发生率比较高,其伤后6 到8
小时内是其第二个死亡的高峰,对护理人员而言,该时间段是十分重要的救治阶段。
本文选择的60例患者都采用输平衡液进行治疗,每次输入量为1 000 到2
000 毫升。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都有各种类型的休克状态,针对休克的抢救重点在
于对患者创建静脉通道,每位患者建立2 到4 条的静脉通道以保证液体的快速输入,通常用上腔的静脉大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者配合医师进行深静脉置管[3],从而确保输液过程有序地进行,该治疗方式对伤情严重患者具有重大抢救意义。
当进行扩容液体时,要按照“先晶体,后胶体”的次序,即给轻、中度d 休克患者
在30分内注射1 000 到2 000 毫升的液体,给重度休克15 分组内输入大于2 000
毫升液体,晶体和胶体比例要控制与3:1;C(Controlbleeding)指的是对活动性
出血进行紧急控制。
当患者出明显的现创伤出血,对其进行加压包扎、钳扎、填
塞等诊疗方式以止血;S(Supervise)指的是多功能监护。
严格贯彻患者各项指标,特别是心电监护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当出现异常的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
处理,当患者出现心肺骤停,必须立即对其采取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指
的是手术。
护士应要及时把接受手术的创伤患者送往手术室。
(3)创伤的手术准备。
在正常情况下,
护士应该根据具体手术需,要提前对伤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
相关准备工作。
主要有:配血、皮试、备皮、留置尿管、插胃管等[4],从而方便
医生手术,同时可以减短手术时间,保证最佳手术效果。
2 结果
在护士积极、有效急救和护理下,成功抢救脱险58 例(96.67%),进入观察
护理2 例(3.33%),死亡0 例,有效的抢救时间在25—55 分,平均耗时
(36.5±4.5)分。
参考文献:
[1] 沈洪. 急诊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
[2] 柳文清,崔云霞. 胸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11,21(1lB):26-27.
[3] 何鹏. 创伤临床分类及救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7.
[4] 周凌,廖晓星. 我国创伤院前急救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46-1147.
[5] 刘春香,韦涌初. 急救程序化管理在创伤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护士进
修杂志,2009,24(6):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