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摘要:青少年体能下降的问题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是最薄弱的环节。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在当前应试教育就一定能逐渐得到改善。
体育不仅具有强健体魄、培养情操功能,而且还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所以加强体育教育,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一、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分析
1.体育基础教育不完善。
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完善导致广大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不得不在教学内容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毕竟学校的升学率是最重要的。
于是中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体育课可有可无,尤其是初三、高三体育课还经常被占用。
2.家长不重视体育课。
很多家长只是关注眼前孩子的成绩好坏,反而对孩子体质健康考虑得不够多,不少孩子在休息时间忙着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外一个学习班,他们没有时间锻炼。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非常敏感,虽然课上有一些保障措施但体育运动出现意外伤害在所难免;近年又由于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纠纷的增加以致体育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缩手缩脚、顾虑重重致使学生活动量下降,活动内容减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体育锻炼时体质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
3.体育教师的责任影响学生体质提高。
体育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过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体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条经验是万万不能丢的,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4.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
我省体育课没有纳入中考科目,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体育课教学,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再加上体育课的特殊性,导致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不需要纪律的约束。
同时,有的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低落,发泄不满情绪,认为教学技术太难,达不到教师要求而产生惧怕心理;一些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太容易、运动项目太单一化,缺乏娱乐和趣味性而感到无趣,从而导致师生矛盾。
另外,一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惯,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如体育达标测试中长跑项目多半学生都达标不了,甚至还有学生跑晕在场地上。
身为体育教师无不为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感到担忧。
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学校体育场地严重匮乏,在体育设施方面投入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不可回避的安全隐患之一。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单杠、足球都没见过。
虽然新建、改建学校都要求要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但是真正落实的为数不多,这些都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二、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分析
1.加大“体质健康”的宣传力度。
让教师认识到阳光体育是关系到下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大问题,让学生明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道理,明确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将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或学生的自觉行动。
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络、课堂、讲座和海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的体育理念和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素质教育”“阳光体育运动”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校园氛围,让阳光体育运动惠及全体学生。
2.完善“体育运动”组织保障和监督机制。
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成立专
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
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并逐渐形
成特色、形成制度,力争三年内学生体质有明显提高。
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
学校体育工作的不定期检查监督,具体方式包括走访、调查了解、召开座谈会等。
把体育考
试和体育测试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去。
对各校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集体活动次数、学
生的参与比例、学生满意程度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等数据实行结果公告制度。
要建立评
比奖惩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合
格单位或个人给予一票否决制,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
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把学生“减负”落实到实处,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虽然教育部一直在为学生减负、减压制定制度,但落实的力度远远不够,为此,各学校要执行《减负十条规定》,卸掉孩子
身上沉重的负担,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50年,幸福生
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总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同时,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个人培养,使每位学
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文件[EB]。
[2]赖天德《认真抓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促进中央7号文件的全面实施》[J].中国
学校体育杂志社,2008,2-438。
[3]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教海拾贝,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