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汇报材料(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伍建设汇报材料(6篇)
队伍建设汇报材料(通用6篇)
队伍建设汇报材料篇1
身教胜于言传,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校长必须身先
士卒,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这样学校管理
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
一方面在教研活动中要勇作领头雁。
除
平日经常听教师们的课外,每学年我都为教师们上几节公开课,每
次公开课我都认真备课,切实达到示范课的目的,使教师们听后心
服口服,学有所得。
校长率先垂范,行政领导自然不甘落后,都纷
纷勇挑重担:总务应老师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导董老师
担任五年级的语文和2班音乐教学工作。
大队辅导员诸建斌甚至担
任2班(不是平衡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行政领导都这样肯挑重担,教师们还会有意见吗?他们对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也都能毫无怨言
地接受。
这是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又一方案。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校长只有关心教师,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帮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才能更好地稳定教师队伍,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比如:我校的劳欣欣老师,由于她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经常
会因为要照顾身体垂危的父亲而不能来校上课,学校并不因此给她
工作上的压力,教导处帮她解决课务问题,使她能安心处理好家务
事,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比如:王平柏老师,其妻子生病住院,学
校专程前往探望。
过重的工作压力让老师们常常累得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一情况,校总务处与行政领导商议,带老师们外出学习考察,既开拓了眼界,也缓解了压力。
心系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着想,是我校行政领导一贯的工作
目标与工作作风。
行政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学历进修,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
到目前为止,已有两位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四位教师即将完成本科
的学历进修。
其他年轻教师都已达到大专学历水平。
作为一所农村完小,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小,但我们积极为
全体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请进来”“送出去”“集中培训”
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如上学期与本学期,我们除了积
极参加市镇级教研活动外,还主动送各科教师到慈溪、宁波参加宁
波大市级与全国级别的教学研讨课,鼓励教师多方取经,促进他们
的专业成长。
虽然我校的在职教师只有八位,其中包括两位即将退修的老教师,但老师们参加各类镇、市级的竞赛积极性较高,比如:上学期
镇级论坛,我校有两名教师参加,超额完成了上级分派的任务,分
获二、三等奖;学科设计比赛,我校一名教师代表本镇参加市级英
语学科设计;近几年来,余姚市论文案例评比,我校教师踊跃参加,每年都有教师获奖。
学校重视对每位教师教学工作的'不定期检查。
期初、期中与期末,由教导处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的检查与反馈工作;平时,行政
领导进行不定期的推门听课,翻看备课本与所上课是否一致,并将
检查与听课情况作为期末教师考核内容之一。
由此,使每位教师都
能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上无准备之课,不做无批改之
作业,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在全镇处于领先地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是一所规模甚小的农村完小,但
所有的工作却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马虎不得。
要想小学校能有立
足之地,抓好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与那些比较优秀、先进的学
校相比,我校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学校课题开发与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
老师们更热衷于自己
的学科教学,搞课研的经验相对薄弱,行政处在这方面对教师的培
训力度也不够。
2、至今还无一人参加余姚市教坛新秀的评比。
除了个人心理素
质较差之外,还与老师们无参加市级公开课的经验有一定关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将校本研修工作进一步落实到每位老师,鼓励老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好学习成长的平台,
使年轻教师能“走出去”。
队伍建设汇报材料篇2
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为__县第
六高级中学,1992年更名为(初级)中学。
我校毗邻京九大动脉,
坐落于相互映衬的苍松翠柏的三面环山之中,我校占地面积_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_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_人,教学班_个,教职工_人,其中男教工_人,女教工_人,专任教师_人,教师平均年龄43岁,
30岁以内_人,30—40岁之间_人,40岁以上_人,其中获得中学高
级职称_人,中级职称_人,省级骨干教师_人,市骨干教师_人,专
科以上学历_人,其中本科_人,研究生在读_人。
办学以来,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坚持均衡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大力改造育人环境,着力创建书香校园。
连续几年被县教育局
评为“综合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学教研先进
单位”,20__年被评为省级“绿色生态学校”。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
我校长期强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1,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质朴、活泼、精湛的教学形象;文明、有素、守纪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围绕这个要求我
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我校坚持以县教育局颁发的师德标准为准绳,不定期组织教师
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举止,特别是通过对“大别山师魂”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进一步触动了我校教职工的心灵,
有力地提高了我校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师德群体,近年来我校多名教师被县教育局评为师德模范,如吴菊春、徐华松、陈园、田新亮等教师。
2、以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前期的
“三讲”学习,近期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在全体教师
中进行了“树三观”教育,从抓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使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精神内涵
和价值导向,从而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3、营造人人讲奉献,个个求上进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树立
优秀的敬业育人的标兵,带动教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从而涌现
了了一大批关心学校、关心学生、潜心研究的优秀教师。
如朱保全、李静、余小燕、余自成等老师。
学校以教研处牵头,成立六大教研组(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艺综),通过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
平台。
1、围绕新课改精神,大力推行校本培训,让教师通过各学科的
学习交流与探讨,找出问题及时改进,真正意义上做到当好一名有
效教师,备好一节有效教案,组织一节有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师对
新课改理念的新的认识,逐步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轨。
2、通过网络学习,让教师能接触更多的教学信息、教育动态与
教学方法,我校先后配备了教师计算机教室两套及多媒体教室一间,近两年,由县教育局继教中心申报的全国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我校
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学习,补充了校本培训的.不足,让教师
开拓了视野,提升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的新理念。
3、通过各级各类集体培训,给教师充电,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不
断提高,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派遣_多人次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专
业知识培训学习,其中国培学习多人次,省级班主任培训_人次,省
级骨干教师培训_多人次,校长培训_人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_人次,县级教师心理辅导培训以及各项专业学科培训达_多人次,大大提高
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与均
衡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校每学年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建立合理的
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大力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
学校
成立三个年级组,施行集体备课、集中学习,既确保了教师的备、批、改的有效时间,又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此同时,学校
实行每半学期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期末学校结合德能勤绩对教
师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在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在评职、评优、绩效工资的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贡献卓越的教师,从而有效地
鞭策了后进、激励了先进,大大激发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
总之,我校近几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准则,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促进均
衡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先进的学校相比,我们任重
而道远。
队伍建设汇报材料篇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
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
为了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近期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县城各学校、部
分乡、村中小学,采取访、问、听、看、查等形式,对我县教师队
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61所(不含民办幼儿园),其中高中1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县直初中2所、县城
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乡镇初中6所、乡(镇)中心小
学7所、村级完小73所、教学点64所、幼儿园1所。
县域内高中
在校生132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在外见习)在校生580人,
特殊教育在校生42人,初中在校生7210人,小学在校生26264人,县幼儿园472人。
全县有教职工1781人,其中公办1472人、以工代教170人、
工人64人、月工16人、编外用工59人。
具体分布为小学1138人,
初中455人,高中114人,职业教育中心32人,特殊学校9人,县
幼儿园33人,教职工队伍中专任教师1699人,为教职工总数的
95.4%。
教师学历结构情况:教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名,大学学
历的423名,大专学历899名,中专及其以下学历375名。
小学、
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 %、95%、78%。
小学和初
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较高,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难以适应高中
教学需求。
教师职称结构情况:专业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6名,中级职称
575名,初级职称1076名,未定级32名。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
教师总数的0.9%。
高级职称数量少,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数量更少。
教师年龄结构情况:教师中35岁以下724名,占教师总数的42.6%,36—40岁的288名,占教师总数的17%,41—45岁的259
名,占教师总数的15.2%,46—50岁的124名,占教师总数的7.3%,51—54岁的182名,占教师总数的10.7%,55岁以上的122名,占
教师总数的7.2%,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但部分学校老教师比例
偏高。
二、近年来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
效
近年来,我县立足于“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教师队伍提供有利条件。
我县属于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历届县委、政府领导都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强县富民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培养、选拔、使用上基本上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尤其是我县前几年开展的“普九”、“普实”攻坚战,县委、政府多
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这也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为了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教师节都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对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
同时,把加强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与学校的量化管理、业绩奖励挂钩。
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宣讲团到各乡校进行宣传报告,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典型,激励全体教师学先
进、赶先进,敬业奉献,教书育人。
通过努力,全县教师的职业道
德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全国、全区优秀教师。
据统计,20__
年以来,全县有李高送、岑光录教师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荣
誉称号,有2名教师荣获自治区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有36名教育工
作者获自治区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其中1名记个人
二等功),有108名教育工作者获百色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
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有750名教育工作者获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加强师能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一是把好教师入口关。
严格实行“凡进必考”、“执证上岗”制度,杜绝不具备从教
资格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二是把好教师敬业关。
一方面,全面推
行竞聘上岗制度,在学校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及时发
现并提拔任用“能干”的教师,调整“不思进取”的学校领导,创
建你追我赶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及时清退不合格代聘教师,补
充优秀师资。
20__年以来,我县在优秀代课人员中公开招聘小学教
师179人,在大中专和本科师范类毕业生中公开招考聘用中小学教
师145人,极大缓解了教师不足问题,为教师队伍不断增添了新生
力量。
三是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县、乡、村教研网络,开展优
质课、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教学竞赛
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四是把好教师培训关。
通过加强教
育教学管理,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县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送教下乡”的方式创造
性的开展师资培训活动。
20__年以来,全县选派学校领导和教师参
加国家级培训达65人次,参加区级培训达1236人次,参加市级培
训达4628人次,参加县级培训达8938人次。
通过一系列培训,提
高了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夯实了教师基本功,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几年来,我县教师在
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中,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25人次,自治区级奖励69人次,市级奖励250人次,县级奖励950人次。
(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通过先后在县民族中学等5所中小学开展领导班子竞
聘上岗和在超编的同乐镇中心小学等3所小学开展教师竞聘上岗活动,并对有缺员的县城中小学采取文化考试、试教等方式,择优调
入教师。
这样,既为县城学校不断选拔了优秀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又激发乡村教师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推进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的逐步形成,调动了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工作和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制度。
管理为重点,实施以“德、能、勤、绩”为内容的教师考核管
理制度。
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提高了教
师管理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增加、结构
优化、素质提升、条件改善、地位提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乐业的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是有
目共睹的,但全县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仍一直
影响着我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从教师数量的配比上看,教师总体数量仍显不足,教学
一线教师明显不够,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按原(乐编字[20__]46
号文),全县教职工定编人数为:1884人,实有1781人,实际在
岗1757人。
因此,我县真正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上不足。
同时,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资源浪费并存。
一方面是从事教育管理
工作教师明显偏多,教育局和其他党政部门从各学校长期借调人员
的现象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县城、乡镇
所在地及周边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配置比较多,且出现超编现象(例如:同乐平寨村完小有9个班,333名学生,按县编办的编制
教职工数为18人,实有教职工26人),而边远条件艰苦的村完小、教学点教师严重不足(例如:逻西中停村完小及2个教学点有9个班,242名学生,按县编办的编制教职工数为12人,实有教职工7人)。
(二)从教师专业素养上看,整体素质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我县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县内培训机构
能力又有限,培训质量难于提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
式单一、呆板,缺乏积极的课改意识,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师整体素质与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上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责任心不
强等现象。
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不能安心从教,更不重视
自身素质的提高,存在教育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个别学校的校长事业心不强,能力有限,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学校教师人心涣散,工作怠慢,影响了学校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学科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学
历结构不合理。
在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教师相对多,英语、信息
技术、地理、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相对短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
在
地区分布上:乡村与县城相比,教师短缺尤其突出;年龄结构上:
全县五十岁以上的教师近400人,占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部分
教师因病和责任心的问题,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学历结构上: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
(五)从教师队伍的目标管理和教师成长的环境上看,对教师
队伍建设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对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
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重新核定
编制,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的前提下,也要充分
考虑我县许多农村学校地处边远山区、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但
每班学生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
依据,采取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方式,并设立小规模
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科学、合理地核定和使用教师编制。
逐步解
决缺编和优化配置教师资源,为乐业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要从科教兴国和加强教育干部后
备力量培养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培训
工作的领导,在县教科局的直接领导规划下,形成高水平的县级培
训机构统筹→县职教中心整体实施→县教科局各相关股室密切配合
→县教育督导室评估检查。
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部门共建共管。
建立由教科局行政部门、培训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
培训政策规定、培训规划、教学计划等全面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
公室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
2、专兼结合、加强培训队伍建设。
将选聘由专兼职教研员、教
学能手和教育领导组成的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培训
队伍。
注重教科研活动的引领导作用,提升培训的质量。
3、完善制度、确保培训效果。
对培训进行全过程考核,从而对
培训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培训任务完成后,要
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确保培训质量。
(三)实施专业的系统发展工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1、提升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水平。
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应坚持
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
小学教师原则上参加小学阶段所
开设学科的学历提高培训,中学教师除攻读第二学历外,原则上参
加中学阶段相同或相近学科的学历提高培训。
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
体学历水平,加大教师学历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校,开设各类学
历培训班,满足教师积极自主参加学历进修、获得专业发展的需求。
2、大力实施“新教师培养工程”。
制定新教师短期、中期、长
期培养计划,制定相关激励措施。
采用骨干带教、专家讲座、技能
评比、观摩研讨等多形式的培养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新教师的岗位
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尽早胜任。
3、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
遴选一批学科基础扎实、
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
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重点进行培养。
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
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4、建立县名师名校长及“青蓝”培养工程。
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争在5-10年内培养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
知名度的学校管理专家和学科名师,让他们在教师队伍中发挥骨干
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5、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努力建设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在职在岗教师都要按照专
业对口的原则,以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提升培训和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切实开展教师全员培训。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増强教师爱岗敬业责任感。
1、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
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
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要作出严肃的处理。
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师德导向,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大力弘扬教师热爱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促进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
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