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全为民;赵云龙;朱江兴;施利燕;陈亚瞿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8(28)10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
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
栖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即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在生物量构成中,甲壳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类群,其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51%~97%之间,软体动
物的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2%~48%之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在地点
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和杭州湾北岸湿地中,软体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崇明北滩、青草沙和南汇边滩,甲壳动物却是优势类群.与20世纪80和90
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近20多年来上海市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优势类群由个体较小的软体动物转变为平均体重较大
的甲壳动物,这主要与人类活动(过度采捕、环境污染和生物促淤等因素)的强度干扰有关,也反映上海市潮滩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下降.
【总页数】9页(P5179-5187)
【作者】全为民;赵云龙;朱江兴;施利燕;陈亚瞿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
放实验室,上海200090;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241;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中国水
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5;Q149;Q178;Q179;Q948
【相关文献】
1.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王安安;孙雪;蔡景波;柴雪良;刘健;商栩
2.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J], 张怡晶;徐宾铎;王玮;纪毓鹏;张崇良
3.东洞庭湖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及水质评价 [J], 谢志才;张君倩;陈静;马凯;刘瑞秋;汪亚平;蔡庆华
4.青海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J], 孟星亮;何玉邦;宋卓彦;熬鸿毅;张虎;蒋小明
5.长江口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J], 袁兴中;陆健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