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特点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的特点作文
《哈尔滨:冰与火的独特之城》
哈尔滨,那可是个充满特点的地方。
一提到哈尔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冷,这冷可真不是盖的。
就说我上次冬天去哈尔滨的经历吧。
下飞机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大冰窖。
那风就像无数小针一样,直直地往衣服缝里钻。
我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似的,哆哆嗦嗦地从机场走出来。
天上的太阳看起来就像个冰球,好像一点热度都没有,就那么冷冷地挂着。
大街上的人们走起路来都是急匆匆的,哈出的气在眼前瞬间就变成了白色的雾团。
哈尔滨的建筑那也是别具一格。
走在中央大街上,看着两边的建筑,就如同翻开了一本活的建筑史书。
拜占庭风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那样雄伟地立在那里。
它那大大的洋葱头穹顶,上面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些刺眼。
教堂的墙壁厚厚的,一块一块的砖头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我走进教堂里面,原本喧嚣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高高的穹顶下只有游客们轻轻的脚步声,透着一种神圣的感觉。
还有哈尔滨的美食,那真叫一个绝。
锅包肉必须得尝尝。
这锅包肉,一片片的,炸得金黄酥脆。
刚一端上桌,香味就直往鼻子里钻。
咬上一口,“嘎吱”一声,那口感外酥里嫩。
外面那糖醋汁酸甜可口。
我吃的时候那真是什么形象都顾不上了,大口大口地吃着,还不小心烫到了嘴。
只记得
当时我一边吸气减轻烫感,一边还不停地往嘴里塞锅包肉。
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让我直流口水。
在哈尔滨的街头还有那红红的冰糖葫芦,一串串的,山楂在冰天雪地中被冰糖包裹着,像是穿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铠甲。
一口咬下去,那种冰与酸的碰撞,让人回味无穷。
这哈尔滨啊,就像一个独特的混合体,寒冷与热情,古老与现代在这个城市里完美融合。
《哈尔滨:越冷越热闹的地方》
哈尔滨这个地儿,它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你看别的城市要是冷成那样,街上怕是都没啥人了,可哈尔滨越冷越热闹。
记得那次我去参加哈尔滨的冰雪节。
好家伙,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到了冰雪大世界的门口,我就被那一个个巨大的冰雕给震撼到了。
这些冰雕一个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
有高大的城堡,冰剔透的柱子,还有各种卡通形象。
那城堡的大门雕刻得特别精细,每一道纹路都像是工匠用心刻画出来的。
我甚至能看到冰块里头那种晶莹的质感,就好像那些冰块是有生命似的。
走进冰雪大世界里面,那种冷仿佛都被大家的热情给驱散了些。
小孩子们在那里跑来跑去,追着打雪仗。
大人们则忙着拍照,都想把这冰雕的美丽永远留下来。
我跟着人群往前走,看到有那种冰滑梯。
好多人在排队等着玩。
那冰滑梯又高又长,从上面滑下来肯定特别刺激。
当我终于排到的时候,坐在滑板上,顺着冰滑梯呼啸而下,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冷冽的空气扑在脸上。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和这冰天雪地融为一体了。
哈尔滨的人也是热情似火。
我在路边想买个热乎的烤红薯吃。
卖红薯的大爷可热情了,一边给我挑红薯一边跟我聊天。
他说他卖红薯可多年了,这冬天就盼着大家来哈尔滨玩。
他给我挑了一个最大的红薯,还用纸包好递给我,热气腾腾的红薯拿在手里,暖着我的手更暖着我的心。
我吃着红薯走在哈尔滨的街头,看着街边店铺上挂着的冰溜子,还有那些写着俄文招牌的小店,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哈尔滨,不管多冷,只要有这些热情的人和热闹的活动,哪怕冻得鼻尖通红也觉得快乐无比。
就是这种冷和热闹的交织,成了哈尔滨最吸引人的特点。
《哈尔滨:充满多元文化魅力的地方》
哈尔滨啊,它就像是一个文化大杂烩,但这个大杂烩不是乱炖,而是融合得相当巧妙。
我去住过哈尔滨的那种老院子。
那院子里的房子风格特别古怪,有俄罗斯风情的小木屋,还有极具东北特色的火炕房。
我住的那间小木屋,屋子里有那种老式的壁炉,虽然现在已经不让烧了,但是看着壁炉就想象过去人们围坐在旁边烤火的情景。
屋子的门窗都是木头的,雕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
住在那儿就有一种穿越到过去的感觉。
我在院子里遇到了一个大妈,大妈可有意思了。
她跟我讲啊,他们这个院子以前住了好多俄罗斯人,现在虽然走了不少,但是留下来的那些文化都渗透到了哈尔滨的骨子里。
大妈说她年轻的时候还跟着俄罗斯邻居学做过罗宋汤呢。
她那一口东北口
音讲着这些故事,特别有画面感。
她还说她教俄罗斯小孩包饺子,那些小朋友包出来的饺子歪歪扭扭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哈尔滨的街道上还经常能听到两种语言,汉语和俄语。
我在一家店里想找个特色小物件当纪念品。
店里的老板中文说得不是很标准,我猜他是中俄混血。
他给我介绍那些带有俄罗斯风格的工艺品,从精致的套娃到漂亮的手绣围巾。
我把玩着那套娃,一层一层地打开,每一层都绘制得特别精美,色彩鲜艳明亮。
那老板告诉我这些套娃都是俄罗斯的传统工艺,他们专门从那边运过来的。
我和老板砍价的时候,他和我各说各的,却又神奇地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种感觉特别有趣。
在哈尔滨,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和语言上,还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食物,像是列巴面包和东北大炖菜能同时出现在餐桌上,还是服饰方面,你能看到东北大花袄和俄罗斯风格围巾搭配的独特景象。
哈尔滨就是这样充满多元文化魅力的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等待着人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