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_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水平的培养。
由探究冰、松香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熔化、凝固的应用两部分组成。
通过探究冰、松香(或海波和蜂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得出规律,最后引申到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即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2、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水平。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了解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水平。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水平和
分析概括水平。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图像、利用图像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三、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实验水平、概括水平。
突破方法:
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
像表示出来。
突破方法: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不用酒精灯加热,在常温下熔化。
六、教学方法: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七、教学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松香(以上器材每二位学生一套)多媒体电脑
八、教学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