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试: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三、对子公司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
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可能在借方)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提示】合并报表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要相互抵销。
若将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报表中会产生商誉,这种做法不合适。
如何理解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
(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包括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誉)
贷:股本(发行股票的数量×每股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案例】甲公司是上市公司,2×15年甲公司对拟上市的乙公司进行投资,并持有乙公司100%的股权。
2×18年9月1日,乙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在A股市场上市,发行新股总计1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8元人民币。
2×15年至2×18年期间,乙公司发生的费用包括:2×15年、2×16年和2×17年年报会计师审计费用每年80万元,2×18年申报报表会计师审计费用300万元,券商承销费300万元,保荐费500万元,财经公关费200万元,上市酒会费150万元。
要求:判断乙公司对上述各项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乙公司首发申报报表会计师审计费用、券商承销费和保荐费共计1100万元,应自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溢价中扣减,发行溢价不足扣减或无发行溢价的,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理由:这部分费用属于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新增费用。
(2)乙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发生的财经公关费和上市酒会费共计350万元,应计入发生年度2×18年度损益。
理由:这部分费用与发行权益性证券并不直接相关。
(3)2×15年至2×17年年度报告审计费用共计240万元,应分别计入2×15年至2×17年各年度管理费用。
理由:这部分费用不属于发行阶段发生的费用,既不是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费用,也不是新增的费用。
【提示】
(1)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零确定,同时在备查簿中予以登记。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企业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应基于重要性原则,统一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
在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计算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在商誉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不同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商誉是相同的。
如,甲公司和乙公司属于同一集团,甲公司从本集团外部购入丁公司80%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商誉80万元。
两年后,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所持有的丁公司60%股权,乙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列示的商誉仍为80万元,而不是60万元。
(5)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例题】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
2×15年1月1日,甲公司从集团外部取得丁公司80%股权(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实际支付款项4 200万元,购买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3 500万元,差额因一项无形资产导致。
当日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除此之外丁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15年1月1日至2×16年12月31日,丁公司账面净利润为1 5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至2×16年12月31日,丁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利润
=1 500-(2 000-500)÷10×2=1 200(万元)。
至2×16年12月31日,丁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价值=5 000+1 200=6 200(万元)。
2×17年1月1日,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所持有丁公司的80%股权(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6 200×80%+商誉(4 200-5 000×80%)=5 160(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
2×16年1月1日,甲公司从集团外部用银行存款3 500万元购入丁公司80%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并能够控制丁公司的
财务和经营政策,购买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3 800万元,除一项存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万元。
至2×17年7月1日,丁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销售60%。
2×17年7月1日,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所持有的丁公司60%股权,实际支付款项3 000万元,形成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2×16年1月1日至2×17年7月1日,丁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则2×17年7月1日,乙公司购入丁公司60%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2 808
B.3 108
C.3 033
D.4 300
【答案】B
【解析】乙公司购入丁公司60%股份属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日丁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是指其相对于最终控制方甲公司而言的账面价值。
2×17年7月1日,丁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价值=4 000+[800-(500-300)×60%]=4 680(万元),2×16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合并商誉=3 500-4 000×80%=300(万元),合并日乙公司购入丁公司60%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4 680 ×60%+300=3 1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