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联袂(mèi)压轴(chòu)淇水汤汤(shāng)铩羽而归(shā)
B . 羁绊(jī)酾酒(shī)皮下脂肪(zhī)开花结果(jié)
C . 绮丽(qǐ)形骸(hái)殚精竭虑(dān)挥斥方遒(qiú)
D . 醇厚(chún)聒噪(guā)造纸作坊(zuō)呼天抢地(qiāng)
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 沧皇烽火惶恐忧愁风雨
B . 杨州才气蕴含季鹰归未
C . 羸弱寻觅游弋红巾翠袖
D . 邪恶栏竿嬴政汗岑岑
3. (2分)(2017·自贡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表现欲望极强,一有机会上台发言,便长篇累牍,滔滔不绝。
②“将兵之道,身先士卒”,也许,正是将帅们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才使得一批批科技专家云集麾下,扎根戈壁,为中国航天披肝沥胆,奉献终生。
③10月19日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各地几乎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看电视,观看央视直播。
④七月流火,处暑如约而至,微风送凉,人们告别了炎炎酷暑,心情也为之清爽舒畅。
⑤近年来,西亚,北非难民纷纷涌入欧洲,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导致欧洲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⑥用好全民监督食品安全的力量,即应强调群防群治,集微薄之力推动食品安全,又要避免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伤害国民对食品安全的脆弱信心。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⑤⑥
D . ③④⑥
4. (2分) (2016高三上·巴中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来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游客,对这亚洲第一塔______,惊叹不已。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_______。
③谷歌终结了这场游戏:它或许是开放式系统与扁平化架构的旗手,但无比讽刺又令人对其策略_______的是,到头来谷歌几乎完全控制了这种开放性。
A . 叹为观止交口称誉拍案叫绝
B . 叹为观止拍案叫绝交口称誉
C . 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交口称誉
D . 交口称誉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5. (2分)下列对作家作品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但丁是法国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神曲》描写的是
B . 赫尔曼·黑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生于德国,后加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荒原狼》《艰难时世》等。
C .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是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提倡者,文籍的号命名为《韩昌黎集》。
D .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有《荀子》一书,是荀子及其门人的著作辑录。
6. (2分) (2019高二上·龙东期末)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 .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C .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 .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7. (2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中) 下了句子的语序,最合理的一组是()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著名实例。
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对于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
久而久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由于各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
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
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的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A . ②④⑥③⑤①⑦
B . ②④⑥③①⑤⑦
C . ③④⑥②⑤①⑦
D . ③⑥④②⑤①⑦
8. (2分) (2019高一上·磐安期中)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 .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C .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
白首偕老!
D .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9. (2分) (2019高二上·海淀期中) 下列选项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距关,毋内诸侯
B .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C . 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D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 (2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动
B . 当侍东宫当:应当
C . 遥襟甫畅甫:刚、顿时
D . 囷囷焉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
11.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月考) 对下列两组划线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载笑载言体无咎言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
A . 两个“言”相同,两个“彼”相同
B . 两个“言”不同,两个“彼”相同
C . 两个“言”相同,两个“彼”不同
D . 两个“言”不同,两个“彼”不同
12.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的一项是()
A . ①君子之至于斯也②子路问成人
B . ③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④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C . ⑤夫然后之中国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 . ⑦什一,去关市之征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3. (2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划线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从而师之
A . 泣孤舟之嫠妇
B . 是故圣益圣
C .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14. (2分) (2017高一上·双鸭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是()
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常痛于骨髓④取之百金
⑤是寡人之过也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⑦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⑧何厌之有
A . ②④⑧
B . ①⑤⑥
C . ③④⑦
D . ④⑦⑧
15.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译:欠款都收齐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
B . 王之蔽甚矣!译:大王的隐蔽太厉害了。
C .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译:秦国违背蹇叔的建议,并且因为贪婪使民劳苦。
D . 失其所与,不知。
译:失去自己所结交的朋友,这是不明智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6. (7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卜居赋(并引)
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①意,而贫不能遂。
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②橐中之余,将以成就先志,而获罪于时,相继出走。
予初守临汝,不数月而南迁,道出颍川,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
”既而自筠迁雷,自雷迁循,凡七年而归。
颍川之西三十里,有田二顷,而僦庐以居。
西望故乡,犹数千里,势不能返,则又曰:“姑寓于此。
”居五年,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
”盖卜居于此,初非吾意也。
昔先君相彭、眉之间为归全之计,指其庚壬③曰:“此而兄弟之居也。
”今子瞻不幸已藏于郏山矣!予年七十有三,异日当追蹈前约。
然则颍川亦非予居也。
昔贡少翁为御史大夫,年八十一,家在琅琊,有一子,年十二,自忧不得归葬。
元帝哀之,许以王命,办护其丧。
谯允南年七十二终洛阳,家在巴西,遗令其子轻棺以归。
今予废弃久矣,少翁之宠,非所敢望,而允南旧事,庶几可得。
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
然则卜居之地,惟所遇可也,作《卜居赋》以示知者。
吾将卜居,居于何所?西望吾乡,山谷重阻。
兄弟沦丧,顾有诸子。
吾将归居,归于谁处?寄籍颍川,筑室耕田。
食粟饮水,若将终焉。
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
阅岁四十,松竹森然。
诸子送我,历井扪天。
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庶几百年,归扫故阡。
我师孔公,师其致一。
亦入瞿昙④、老聃之室。
此心皎然,与物皆寂。
身则有尽,惟心不没。
所遇而安,孰非吾宅?西从吾父,东从吾子。
四方上下,安有常处?老聃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
(选自苏辙《栾城集》)
【注】①卜居:选择地方居住。
②裒(póu):积攒,积聚。
③庚壬:西北方向。
④瞿昙(qú tán):释迦牟
尼的姓,即佛家的代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既而自筠迁雷迁:调任
B . 兄弟沦丧,顾有诸子顾:回顾
C . 历井扪天扪:触摸
D . 我师孔公师:以……为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乃留一子居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 而贫不能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 . 作《卜居赋》以示知者不赂者以赂者丧
D . 姑糊口于是赵尝五战于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赋前引文详细说明了作者选择颍川而居的经过和原因。
其中有仕途坎坷的回忆,对未能生归故里的遗憾和死后归葬的祈愿。
文笔体现了苏辙平和淡泊的风格。
B . 这篇短赋,仅一百六十余字,但文短旨深,言简意丰,表明作者兼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抒发入世与出世,留与归的思想矛盾。
C . 作者其兄子瞻因为笃信道家,已经归隐潜藏在郏山一带,无迹可寻的事实,更显出苏辙的孤独漂泊之感。
D . 文章末尾引用老子名言,语意双关,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表层意思说明自己无法回到故居,所以寓此不去;深层意义却隐含仕途屡遭贬谪,难以建立功业的惆怅和伤感。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
”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7. (14分) (2020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
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B .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C .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D .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妾:是我国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产物,主要指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也可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B . 士大夫:是我国古代对社会上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一般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社会上层文化的创造者。
C .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规定受封的诸侯要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等义务。
D . 客:指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是达官贵人作为自己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他们都具有真才实学且充满正义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对用兵之道很是了解,但他为人自大轻浮,又缺乏实战经验,因此他的父亲并不看好他。
B . 赵括的母亲看事物有远见,知道赵括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才能,当赵王要赵括带兵打仗时,她是持反对的意见。
C . 廉颇因为在燕赵之战中有功,赵王赐给了他信平君的封号,但赵王并不真正相信他,只让他做名义上的相国,没有实际权力。
D . 廉颇失势时,他的门客离开他,得势后又回来归附他,从这可以看出,当时门客与主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关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②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8. (1分) (2020高一下·金华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 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渡扬子江》)
(2)大阉之乱,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9. (17分) (2019高二下·青冈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
一个提篮子卖烧饼麻花的,从胡同的东头喊,胡同向西头都听到了。
虽然不买,若走谁家的门口,谁家的人都是把头探出来看看,间或有问一问价钱的,问一问糖麻花和油麻花现在是不是还卖着前些日子的价钱。
间或有人走过去掀开了筐子上盖着的那张布,好像要买似的,拿起一个来摸一摸是否还是热的。
摸完了也就放下了,卖麻花的也绝对地不生气。
于是又提到第二家的门口去。
第二家的老太婆也是在闲着,于是就又伸出手来,打开筐子,摸了一回。
摸完了也是没有买。
等到了第三家,这第三家可要买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刚刚睡午觉起来,她的头顶上梳着一个卷,大概头发不怎样整齐,发卷上罩着一个用大黑珠线织的网子,网子土还插了不少的疙瘩针。
可是因为这一睡觉,不但头发乱了,就是那些疙瘩针也都跳出来了,好像这女人的发卷上被射了不少的小箭头。
她一开门就很爽快,把门扇呱哒地往两边一分,她就从门里闪出来了。
随后就跟出来五个孩子。
这五个孩子也都个个爽快,像一个小连队似的,一排就排好了。
第一个是女孩子,十二三岁,伸出手来就拿了一个五吊钱一只的一竹筷子长的大麻花。
她的眼光很迅速,这麻花在这筐子里的确是最大的,而且就只有这一个。
第二个是男孩子,拿了一个两吊钱一只的。
第三个也是拿了个两吊钱一只的。
也是个男孩子。
第四个看了看,没有办法,也只得拿了一个两吊钱的。
也是个男孩子。
轮到第五个了,这个可分不出来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头是秃的,一只耳朵上挂着钳子,瘦得好像个干柳条,肚子可特别大。
看样子也不过五岁。
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
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厉害的,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
说是手吗,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
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
他就用这手在筐子里边挑选,几乎是每个都让他摸过了,不一会工夫,全个的筐子都让他翻遍了。
弄了他满手是油,把那小黑手染得油亮油亮的,黑亮黑亮的。
而后他说:“我要大的。
”
于是就在门口打了起来。
他跑得非常之快,他去追着他的姐姐。
他的第二个哥哥,他的第三个哥哥,也都跑了上去,都比他跑得更快。
再说他的大姐,那个拿着大麻花的女孩,她跑得更快到不能想象了。
已经找到一块墙的缺口的地方,跳了出去,后边的也就跟着一溜烟地跳过去。
等他们刚一追着跳过去,那大孩子又跳回来了,在院子里跑成了一阵旋风。
那个最小的,不知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的,早已追不上了。
落在后边,在号啕大哭。
他们的母亲,虽然是很有威风的样子,但是不动手是招呼不住他们的。
母亲看了这样子也还没有个完了,就进屋去,拿起烧火的铁叉子来,向着她的孩子就奔去了。
不料院子里有一个小泥坑,是猪在里打腻的地方。
她恰好就跌在泥坑那儿了,把叉子跌出去五尺多远。
于是这场戏才算达到了高潮,看热闹的人没有不笑的,没有不称心愉快的。
就连那卖麻花的人也看出神了,差一点没把筐子掉了地下。
他高兴极了,他早已经忘了他手里的筐子了。
至于那几个孩子,则早就不见了。
等母亲起来去把他们追回来的时候,那做母亲的这回可发了威风,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向着太阳跪下,在院子里排起一小队来,把麻花一律地解除。
闹到结果,卖麻花的和那女人吵了一阵之后提着筐子又到另一家去叫卖去了。
他和那女人所吵的是关于那第四个孩子手上拿了半天的麻花又退回了的问题,卖麻花的坚持着不让退,那女人又非退回不可。
结果是付了三个麻花的钱,就把那提篮子的人赶了出来了。
为着麻花而下跪的五个孩子不提了。
再说那一进胡同口就被挨家摸索过来的麻花,被提到另外的胡同里去,到底也卖掉了。
过去了卖麻花的,后半天,也许又来了卖凉粉的,也是一在胡同口的这头喊,那头就听到了。
卖凉粉的一过去了,一天也就快黑了。
打着拨浪鼓的货郎,他担着担子从大街口走回家去。
卖瓦盆的,也早都收市了。
拣绳头的、换破烂的也都回家去了。
只有卖豆腐的则又出来了。
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块豆腐,那真是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费两碗苞米大芸豆粥的。
一吃就吃多了,那是很自然的,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
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
所以卖豆腐的人来了,男女老幼,全都欢迎。
打开门来,笑盈盈的,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彼此有一种融洽的感情,默默生了起来。
卖豆腐的一收了市,一天的事情都完了。
家家户户都把晚饭吃过了。
吃过了晚饭,看晚霞的看晚霞,不看晚霞的躺到炕上去睡觉的也有。
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一会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于是孩子们困倦了,回屋去睡觉了。
竞有还没能来得及进屋的,就靠在姐姐的腿上,或者是依在祖母的怀里就睡着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节选部分刻画了市井小民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一些人物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卷发女”“第五个孩子”“卖烧饼麻花的”等等。
B . 摸了麻花也不买,大孩子先挑了大麻花,最小的孩子为此狂追姐姐,为别人掉进泥坑而高兴,这些情节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缩影。
C . 呼兰河城的环境,城里的人们,各种各样的营生,展开一幅幅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画卷。
开头买麻花,结尾买豆腐,完整地体现了小城人们生活中最关键的环节。
D . 小说用朴实细腻的笔触和不动声色的描写,为我们揭示了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状态,发人深省,这种状态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将“在沉默中灭亡”。
(2)小说中对某些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具体人物找出三种主要描写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小说开头作者写到“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但文中表现的小街生活却显得丰富而热闹,如何理解这种矛盾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20. (6分)下面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的初稿和定稿中的两段文字,请说说画线处修改的妙处。
初稿:天色将黑,他睡眼蒙眬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钱,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定稿:天色将黑,他睡眼蒙眬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21. (5分) (2020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读,是生命成长的一种必经历程。
透过文字,我们聆听历史,敬闻先哲;透过文字,我们涵泳情思,启发智慧。
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欢快或哀伤、幽默或沉痛中,生活丰富了,生动了。
合上书页,俯瞰大地,仰视苍穹,观察世事,读也可以成为体味自然与人生百态的一种方法。
关于“读”,你拥有过怎样的故事?获得过怎样的思考?
请以“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7-4、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8-1、
18-2、
18-3、
18-4、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9-1、
19-2、
19-3、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20-1、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