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床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仿真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研究与开发
精密机床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仿真分析
许世钰1,2,李伦1,2,李济顺1,2,牛宝?1,2,金喜洋1,2
(1.河南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以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 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考虑润滑作用下的轴承刚柔耦 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圈转速、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对轴承打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架打滑率随 转速的增大而增加,随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且轴向载荷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最小油膜厚度;转速;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动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33.33+1;T39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533/j.issn1000-3762.2021.07.003
国内外学者对轴承打滑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通过建立 动 力 学 模 型 进 行 理 论 分 析,在 仿 真 分 析方面的研 究 较 少,已 有 的 仿 真 分 析 大 多 假 设 轴 承为全刚体。鉴于此,以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为 研究对象,考虑油膜对轴承接触刚度的影响,基于 ANSYS对轴承内外圈及保持架进行柔性化处理, 并采用 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角接触球轴 承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内圈转速、径向载荷 和轴向载荷对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的影响。
Abstract:TakingH7006C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asaresearchobject,arigid-flexiblecouplingmulti-bodydy namicsmodelofthebearingundertheeffectoflubricationisestablishedthroughADAMSmulti-bodydynamicssoft ware,andtheeffectsofrotationalspeedofinnerring,axialloadandradialloadonslipcharacteristicsofthebearing a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sliprateofcageincreaseswiththeincreaseofrotationalspeed,anddecreases withtheincreaseofaxialloadandradialload,andtheeffectofaxialloadonsliprateofcageismoresignificant. Keywords:rollingbearing;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minimum oilfilm thickness;rotationalspeed;axialload; radialload;dynamicanalysis
表 2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材料参数 Tab.2 MaterialparametersofH7006Cangularcontactball
bearing
材料
密度 /(kg·m-3) 泊松比 弹性模量 /GPa
GGr15Z轴承钢
7800
0.30
208
Si3N4陶瓷
3200
0.26
300
聚酰亚胺
1120
0.34
2.62
维模型,转换为 Parasolid格式后导入 ADAMS中进 行仿真分 析。 ADAMS仿 真 默 认 进 行 全 刚 体 动 力 学分析,无法 准 确 计 算 运 动 过 程 中 球 与 内 外 圈 的 弹性变形,且 轴 承 零 件 之 间 的 相 对 运 动 主 要 依 靠 接触力传递,将 内 外 圈 和 保 持 架 作 为 刚 体 无 法 准 确模拟 球 与 保 持 架 的 运 动 状 态。鉴 于 此,基 于 ANSYS分别对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和保持架进行 柔性化处理,导出 MNF文件,并在 ADAMS中替换 刚性内外圈 和 保 持 架,建 立 刚 柔 耦 合 多 体 动 力 学 模型,如图 1所示。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将 2个碰撞体之间考虑 为非线性弹 簧 阻 尼 器 模 型,用 冲 击 函 数 法 计 算 球 与内、外圈和保持架之间的接触力,impact接触力 函数表达式为
·18·
《轴承》2021年第 7期
研究与开发
{ Fimpact =
0;q>q0
,
K(q0 -q)e -cmax(dq/dt)·step(q,q0 -d,1,q0,0);q≤ q0
式中:sign为符号函数,影响动摩擦因数取值的正 赫兹接触刚度
(2)
负;v为两接触体之间的相对滑移速度;μd 为两接 触体的动摩擦因数;vd为动态滑移速度;μs为两接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球与内、外圈的接触刚度 Ki和 Ke可表示为
39.30 46.07
刚柔耦合模型 基于 Solidworks建立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三
图 1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刚柔耦合模型 Fig.1 Rigid-flexiblecouplingmodelofH7006C angular
contactballbearing
施加约束与载荷 限制外圈 6个方向的自由度,保留内圈绕轴
来预测滚动体打滑;文献[2]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打 滑动力学模 型,分 析 了 角 接 触 球 轴 承 在 不 同 工 况 下的打滑特 性,结 果 表 明 适 当 的 轴 向 载 荷 可 以 避 免严重的打滑;文献[3]建立了在径向载荷下滚动 轴承进入载 荷 区 时 的 打 滑 动 力 学 模 型,分 析 了 滚 动体由无载区进入承载区时的打滑特性;文献[4] 建立了 考 虑 保 持 架 动 态 不 平 衡 的 动 力 学 分 析 模 型,分析了动 态 不 平 衡 量 对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保 持 架 打滑特性的影响;文献[5]考虑径向游隙、滚子凸 度等因素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 明 增 大 径 向 载 荷、弯 矩 或 时 变 载 荷 幅 值可减小滚子的打滑;文献[6]建立了滚动体打滑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径向游隙、保持架兜孔间 隙等因素,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滚动体打滑,结果 表明转 速 增 大 会 导 致 承 载 区 滚 动 体 打 滑 速 度 增 加,载荷增大会 缩 小 滚 动 体 打 滑 范 围;文 献 [7]建 立了减速工 况 下 的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动 力 学 模 型,分
国内外学者对滚动轴承打滑做了大量研究: 文献[1]基于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一种可以预测保 持 架角速度的方法,并通过保持架角速度的变化
收稿日期:2020-10-08;修回日期:2021-01-26 基金项目:国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2018YFB2000501);河 南 省 重大科技专项(19110213300) 作者简介:许世钰(199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轴承摩擦磨损。 通信作者:李 伦 (1969—),正 高 级 工 程 师,博 士,硕 士 生 导 师,E-mail:lilunxn@163.com。
SimulationAnalysisonSlipCharacteristicsofAngularContactBall BearingforPrecisionMachineTool
XUShiyu1,2,LILun1,2,LIJishun1,2,NIUBaozhen1,2,JINXiyang1,2
(1.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2.Hen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MechanicalDesignandTransmissionSystem,Luoyang471003,China)
线方向的旋转、轴向和径向平移 3个自由度,保留 球和保持架 6个方向的自由度。
在内圈上施加沿轴线方向的轴向力及沿重力 方向的径 向 力,并 施 加 绕 其 轴 线 方 向 的 转 速。 保 持架和内、外圈与球之间建立 Impact函数接触副, 球数为 18,需建立 54组接触对。 接触参数的设定
研究与开发
许世钰,等.精密机床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仿真分析
·17·
析了不同工况下结构参数对圆柱滚子轴承减速阶 段打滑特性 的 影 响,并 通 过 试 验 对 稳 定 工 况 下 的 打滑特性进行验证;文献[8]在考虑油气阻力和滚 子与保持架 的 摩 擦 力 基 础 上,推 导 出 能 够 更 好 分 析高速圆柱 滚 子 轴 承 打 滑 的 拟 动 力 学 模 型;文 献 [9]建立了考虑沟道波纹度的深沟球轴承动力学 分析模型,分 析 了 表 面 波 纹 度 波 数 及 最 大 幅 值 对 保持架打滑率 的 影 响;文 献 [10]基 于 欧 拉 方 程 建 立角接触球 轴 承 打 滑 动 力 学 模 型,分 析 了 在 轴 向 和径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球滑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文献[11]以 FAG-B71956E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 对象,通过试验得到该球轴承的打滑临界曲线。
ADAMS软件采用 Coulomb模型计算接触体 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因数为
图 2 最大阻尼系数与穿透深度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betweenmaximum dampingcoefficient
andpenetrationdepth
{ -sign(v)μd;|v|>vd
μv = -step(|v|,vd,μd,vs,μs)sign(v);vs≤|v|≤ vd, step(v,-vs,μs,vs,-μs);-vs <v<vs
角接触 球 轴 承 是 精 密 机 床 的 核 心 部 件,其 运 动状态将直接影响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运转性 能。在高速 工 况 下,球 会 打 滑,保 持 架 运 转 不 稳 定,轴承各零件之间会发生摩擦磨损和剧烈碰撞, 这不但会影 响 机 床 主 轴 的 精 度 和 性 能,更 会 导 致 轴承过早失 效,故 有 必 要 对 精 密 机 床 主 轴 轴 承 打 滑特性进行分析。
13 保持架内径 /mm
41.90
接触角 α/(°) 球径 Dw/mm 球数 Z
16 保持架外径 /mm
45.77
5.556 保持架兜孔直径 /mm 5.89
18 保持架宽度 /mm
8.80
内圈沟底直径 Di/mm 36.927 内圈挡边直径 /mm 外圈沟底直径 De/mm 48.079 外圈挡边直径 /mm 内沟道半径 Ri/mm 3.17
表 1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结构参数 Tab.1 MainstructuralparametersofH7006Cangularcontact
ballbearing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内径 d/mm 外径 D/mm 宽度 B/mm
30 外沟道半径 Re/mm
2.94
55 球组节圆直径 Dpw/mm 42.503
1 角接触球轴承刚柔耦合多体动力 学模型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结构参数见表 1, 内外圈材料为 GGr15Z轴承钢,球材料为 Si3N4 陶 瓷,保持架材料为聚酰亚胺,材料参数见表 2。润滑 采用 4106航空润滑油,动力黏度为 0.055Pa·s, 黏压指数为 1.85×10-8Pa-1。
(1)
式中:Fimpact为法向接触压力;q为两接触体发生碰 撞后的实际距离;q0 为两接触体 之间 的 初 始 距 离; K为等效接 触 刚 度;e为 法 向 接 触 压 力 指 数,对 于 点接触,e取 1.5;cmax为最大阻尼系数,一般取等效 接触刚度的 0.1% ~1%[12];dq/dt为两接触体之 间的相对速度;d为法向穿透深度,最大阻尼系数 和法向穿透深度的关系如图 2所示,其取值决定 最大阻尼系数,考虑到仿真收敛性,d取 0.1mm; step为阶跃函数。
研究与开发
精密机床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仿真分析
许世钰1,2,李伦1,2,李济顺1,2,牛宝?1,2,金喜洋1,2
(1.河南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以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 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考虑润滑作用下的轴承刚柔耦 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内圈转速、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对轴承打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架打滑率随 转速的增大而增加,随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且轴向载荷对保持架打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最小油膜厚度;转速;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动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33.33+1;T39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533/j.issn1000-3762.2021.07.003
国内外学者对轴承打滑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通过建立 动 力 学 模 型 进 行 理 论 分 析,在 仿 真 分 析方面的研 究 较 少,已 有 的 仿 真 分 析 大 多 假 设 轴 承为全刚体。鉴于此,以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为 研究对象,考虑油膜对轴承接触刚度的影响,基于 ANSYS对轴承内外圈及保持架进行柔性化处理, 并采用 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角接触球轴 承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内圈转速、径向载荷 和轴向载荷对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的影响。
Abstract:TakingH7006C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asaresearchobject,arigid-flexiblecouplingmulti-bodydy namicsmodelofthebearingundertheeffectoflubricationisestablishedthroughADAMSmulti-bodydynamicssoft ware,andtheeffectsofrotationalspeedofinnerring,axialloadandradialloadonslipcharacteristicsofthebearing a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sliprateofcageincreaseswiththeincreaseofrotationalspeed,anddecreases withtheincreaseofaxialloadandradialload,andtheeffectofaxialloadonsliprateofcageismoresignificant. Keywords:rollingbearing;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minimum oilfilm thickness;rotationalspeed;axialload; radialload;dynamicanalysis
表 2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材料参数 Tab.2 MaterialparametersofH7006Cangularcontactball
bearing
材料
密度 /(kg·m-3) 泊松比 弹性模量 /GPa
GGr15Z轴承钢
7800
0.30
208
Si3N4陶瓷
3200
0.26
300
聚酰亚胺
1120
0.34
2.62
维模型,转换为 Parasolid格式后导入 ADAMS中进 行仿真分 析。 ADAMS仿 真 默 认 进 行 全 刚 体 动 力 学分析,无法 准 确 计 算 运 动 过 程 中 球 与 内 外 圈 的 弹性变形,且 轴 承 零 件 之 间 的 相 对 运 动 主 要 依 靠 接触力传递,将 内 外 圈 和 保 持 架 作 为 刚 体 无 法 准 确模拟 球 与 保 持 架 的 运 动 状 态。鉴 于 此,基 于 ANSYS分别对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和保持架进行 柔性化处理,导出 MNF文件,并在 ADAMS中替换 刚性内外圈 和 保 持 架,建 立 刚 柔 耦 合 多 体 动 力 学 模型,如图 1所示。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将 2个碰撞体之间考虑 为非线性弹 簧 阻 尼 器 模 型,用 冲 击 函 数 法 计 算 球 与内、外圈和保持架之间的接触力,impact接触力 函数表达式为
·18·
《轴承》2021年第 7期
研究与开发
{ Fimpact =
0;q>q0
,
K(q0 -q)e -cmax(dq/dt)·step(q,q0 -d,1,q0,0);q≤ q0
式中:sign为符号函数,影响动摩擦因数取值的正 赫兹接触刚度
(2)
负;v为两接触体之间的相对滑移速度;μd 为两接 触体的动摩擦因数;vd为动态滑移速度;μs为两接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球与内、外圈的接触刚度 Ki和 Ke可表示为
39.30 46.07
刚柔耦合模型 基于 Solidworks建立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三
图 1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刚柔耦合模型 Fig.1 Rigid-flexiblecouplingmodelofH7006C angular
contactballbearing
施加约束与载荷 限制外圈 6个方向的自由度,保留内圈绕轴
来预测滚动体打滑;文献[2]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打 滑动力学模 型,分 析 了 角 接 触 球 轴 承 在 不 同 工 况 下的打滑特 性,结 果 表 明 适 当 的 轴 向 载 荷 可 以 避 免严重的打滑;文献[3]建立了在径向载荷下滚动 轴承进入载 荷 区 时 的 打 滑 动 力 学 模 型,分 析 了 滚 动体由无载区进入承载区时的打滑特性;文献[4] 建立了 考 虑 保 持 架 动 态 不 平 衡 的 动 力 学 分 析 模 型,分析了动 态 不 平 衡 量 对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保 持 架 打滑特性的影响;文献[5]考虑径向游隙、滚子凸 度等因素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 明 增 大 径 向 载 荷、弯 矩 或 时 变 载 荷 幅 值可减小滚子的打滑;文献[6]建立了滚动体打滑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径向游隙、保持架兜孔间 隙等因素,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滚动体打滑,结果 表明转 速 增 大 会 导 致 承 载 区 滚 动 体 打 滑 速 度 增 加,载荷增大会 缩 小 滚 动 体 打 滑 范 围;文 献 [7]建 立了减速工 况 下 的 圆 柱 滚 子 轴 承 动 力 学 模 型,分
国内外学者对滚动轴承打滑做了大量研究: 文献[1]基于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一种可以预测保 持 架角速度的方法,并通过保持架角速度的变化
收稿日期:2020-10-08;修回日期:2021-01-26 基金项目:国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2018YFB2000501);河 南 省 重大科技专项(19110213300) 作者简介:许世钰(199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轴承摩擦磨损。 通信作者:李 伦 (1969—),正 高 级 工 程 师,博 士,硕 士 生 导 师,E-mail:lilunxn@163.com。
SimulationAnalysisonSlipCharacteristicsofAngularContactBall BearingforPrecisionMachineTool
XUShiyu1,2,LILun1,2,LIJishun1,2,NIUBaozhen1,2,JINXiyang1,2
(1.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2.Hen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MechanicalDesignandTransmissionSystem,Luoyang471003,China)
线方向的旋转、轴向和径向平移 3个自由度,保留 球和保持架 6个方向的自由度。
在内圈上施加沿轴线方向的轴向力及沿重力 方向的径 向 力,并 施 加 绕 其 轴 线 方 向 的 转 速。 保 持架和内、外圈与球之间建立 Impact函数接触副, 球数为 18,需建立 54组接触对。 接触参数的设定
研究与开发
许世钰,等.精密机床角接触球轴承打滑特性仿真分析
·17·
析了不同工况下结构参数对圆柱滚子轴承减速阶 段打滑特性 的 影 响,并 通 过 试 验 对 稳 定 工 况 下 的 打滑特性进行验证;文献[8]在考虑油气阻力和滚 子与保持架 的 摩 擦 力 基 础 上,推 导 出 能 够 更 好 分 析高速圆柱 滚 子 轴 承 打 滑 的 拟 动 力 学 模 型;文 献 [9]建立了考虑沟道波纹度的深沟球轴承动力学 分析模型,分 析 了 表 面 波 纹 度 波 数 及 最 大 幅 值 对 保持架打滑率 的 影 响;文 献 [10]基 于 欧 拉 方 程 建 立角接触球 轴 承 打 滑 动 力 学 模 型,分 析 了 在 轴 向 和径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球滑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文献[11]以 FAG-B71956E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 对象,通过试验得到该球轴承的打滑临界曲线。
ADAMS软件采用 Coulomb模型计算接触体 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因数为
图 2 最大阻尼系数与穿透深度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betweenmaximum dampingcoefficient
andpenetrationdepth
{ -sign(v)μd;|v|>vd
μv = -step(|v|,vd,μd,vs,μs)sign(v);vs≤|v|≤ vd, step(v,-vs,μs,vs,-μs);-vs <v<vs
角接触 球 轴 承 是 精 密 机 床 的 核 心 部 件,其 运 动状态将直接影响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运转性 能。在高速 工 况 下,球 会 打 滑,保 持 架 运 转 不 稳 定,轴承各零件之间会发生摩擦磨损和剧烈碰撞, 这不但会影 响 机 床 主 轴 的 精 度 和 性 能,更 会 导 致 轴承过早失 效,故 有 必 要 对 精 密 机 床 主 轴 轴 承 打 滑特性进行分析。
13 保持架内径 /mm
41.90
接触角 α/(°) 球径 Dw/mm 球数 Z
16 保持架外径 /mm
45.77
5.556 保持架兜孔直径 /mm 5.89
18 保持架宽度 /mm
8.80
内圈沟底直径 Di/mm 36.927 内圈挡边直径 /mm 外圈沟底直径 De/mm 48.079 外圈挡边直径 /mm 内沟道半径 Ri/mm 3.17
表 1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结构参数 Tab.1 MainstructuralparametersofH7006Cangularcontact
ballbearing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内径 d/mm 外径 D/mm 宽度 B/mm
30 外沟道半径 Re/mm
2.94
55 球组节圆直径 Dpw/mm 42.503
1 角接触球轴承刚柔耦合多体动力 学模型
H7006C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结构参数见表 1, 内外圈材料为 GGr15Z轴承钢,球材料为 Si3N4 陶 瓷,保持架材料为聚酰亚胺,材料参数见表 2。润滑 采用 4106航空润滑油,动力黏度为 0.055Pa·s, 黏压指数为 1.85×10-8Pa-1。
(1)
式中:Fimpact为法向接触压力;q为两接触体发生碰 撞后的实际距离;q0 为两接触体 之间 的 初 始 距 离; K为等效接 触 刚 度;e为 法 向 接 触 压 力 指 数,对 于 点接触,e取 1.5;cmax为最大阻尼系数,一般取等效 接触刚度的 0.1% ~1%[12];dq/dt为两接触体之 间的相对速度;d为法向穿透深度,最大阻尼系数 和法向穿透深度的关系如图 2所示,其取值决定 最大阻尼系数,考虑到仿真收敛性,d取 0.1mm; step为阶跃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