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口语交际,批评的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口语交际,批评的技巧
这种批评在文字上如何拿捏,其实还是有一点技巧的。

我在前面不止一次地说过,讲话稿是“口语化的书面语言”。

既然是书面语言,就不能像口语那样说出一些相对比较“粗暴”的话,即使是批评也要“文质彬彬”地说。

对于非原则性问题,类似是“不愿意干就走”这样的话,也算是最“狠”的话,能不说还是尽量不说。

一般说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的时候,批评性语言的出现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对于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的批评。

这种批评通常会“火力全开”,特别是涉及到纪律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会批得很严厉,话也说得非常重。

由于是原则性问题,所以来不得半点犹豫和暧昧,必须旗帜鲜明,斩钉截铁,每一句话都要直指要害,会大量使用“严肃查处”“严惩不贷”“坚决清除”之类的语言。

但我们注意一下也会发现,即使是这样的语言也仍然是书面语,不大可能出现“爆粗口”的现象。

相反地,我倒是在一些私下场合见过领导面对面训斥下级直接爆出粗口的场面。

当然,我自己也曾经有几次被领导这样训斥过。

第二种,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而只是面上普遍出现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工作问题,领导在提出批评的时候口气会和缓一些,用词通常都会不那么重。

而且,在为领导起草讲话中遇到要写这类批评时,我们一般不会直接狠批,而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先把这些思想认识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摆出来,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危害性,最后有理有据地指出如果不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将会产生的后果。

第三种,在有些场合的讲话中,领导会对个别干部提出批评。

这种对人的批评我们在起草的时候尤其慎重,除了对已经明确有了组织处理意见的干部之外,一般情况下都既不点名,也不会把事情讲得太具体,以免大家对号入座地乱猜,但同时又要把这个干部存在的问题点准,令其自己一听就知道在说谁,从而引起警醒。

这种批评文字最难写,因为必须要非常精准地点出问题,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共性问题,只是个别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和领导进行详细沟通,了解清楚领导的真实意图(特别是领导要批评干部的尺度)和领导要批评的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点穴”式地指出问题,然后对干部提出合乎领导要求尺度的批评。

第四种批评最难拿捏。

就是领导想批评某个人,但又不便于明说,只能旁敲侧击式地说。

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想要批评A,却在表面上批评B,把一堆狠话都说给B,让A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两个场合,一是被批评者也是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不便于直接说,于是就批下面的某个干部,我称之为“盯着主人打狗”。

不幸的是,我就当过这样的“狗”,被领导在会上狠批了一顿,但我清楚领导主要说的不是我,而是其他领导。

第二个场合是,领导要批评的人不在场,是要设法把这种批评的话传给被批评者。

即批评在场的A,但通过A或其他人把话传给不在场的B。

另一种情况则更有意思,就是一篇批评人的稿子当中,通篇没有一句批评人的话。

我就曾经按照领导的指示写过这样的稿子,就是领导为了批评A,但又由于种种原因不便明说,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讲话中没有批评A,而是大大地表扬B和C,唯独把A冷落在一旁,令其食髓知味。

记得有一次我给领导准备了这样一篇讲话
稿,领导讲完之后,就有人会后找到我说,今天领导怎么把那几个单位这么使劲地表扬,啥意思啊?我听了笑着说:自己猜去吧。

常言道,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这批评的技巧,说起来还真不是文字的功夫,说白了是领导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