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_李世武

合集下载

MMP-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MMP-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MMP-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邦燕;陆霓虹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24(14)3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一种分泌锌和钙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底物和其他底物。

MMP-2在多种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癌和胃肠癌)的关键调节因子,MMP-2水平表达与肿瘤预后相关,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中具有独特优势。

研究表明,MMP-2是一种新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预后评估指标。

结合目前研究成果,本文对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归纳,针对性讨论MMP-2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肺癌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通过剖析这些机制,让更多临床医师对MMP-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有深入认识,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水平。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邦燕;陆霓虹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传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iss-1、MMP-2和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2.IL-21 R、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3.E-cadherin 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Ab18G、MMP-9和MMP-2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5.MicroRNA let-7与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中pmTOR、Beclin1及LC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中pmTOR、Beclin1及LC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广东医学 2019 年4 月第 40 卷第 7 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Apr. 2019, Vol. 40. No. 7• 895 •非小细胞肺癌中p - mTOR.Beclinl 及LC3蛋白的 表达及意义**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801 A0I0)△通信作者一 E - mail : xuhaoran 1981 @ 163. com张秀义,许浩然人,景卫革,孙亚东,孙秀娟,何士杰承德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北承德067000)【摘要】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磷酸化的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 s Beclinl 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 链3(LC3)在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表达水平,探讨细胞自噬在肺癌演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96例非小细胞肺癌、64例正常肺泡、60例正常支气管断端黏膜组织p -mTOR 、Beclinl 及LC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结果 Beelinl S LC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下降,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mT()R 蛋白表达升高。

随肿瘤增大、分化程度下降及淋巴结转移,Bee ­uni 蛋白表达下降 随肿瘤分化程度下降及淋巴结转移,LC3蛋白表达下降 随肿瘤分化程度下降及淋巴结转移』-mTOR 蛋白表达升高P-mTOR 与Beclinl 、LC3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自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自噬相关蛋白Beelinl 、LC3起协同抑癌作用,p-mT()R 蛋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肺泡;支气管;Beelinl ; LC3; p-mTOR【中图分类号】R734.2;R329.2*5【文献标志码】ADOI : 10. 13820/j. enki. gdyx. 20183976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 - mTOR , Beelinl and LC3 proteins in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ZHANG Xiu 一 yi , XU Hao - ran, J/NG Wei - ge 、SUN Ya - dong , SUN Xiu -juan , HE Sh - ijie. Chengde Central Hospi ­tal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 Chengde 067000, Hebei ,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Hao - ran. E - mail : xuhaoran 1981 @ 163. coni[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 p - mTOR , Beelinl and LC3 in non - 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normal lung tissues , thu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ulophag) in the evolution of lung cancer.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i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 - mTOR , Beelinl and LC3 protein in96 cases of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NSCLC) , 64 cases of normal alveolar tissue and 60 cases of normal bronchial cluodenal tissue. The con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 Re ­sults Beelinl and LC3 proteins were significantly down - regulated in NSCLC tissues , and their expression levels werepositively correlated, p — mTOR protei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elinl protei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own - regulated as tumor enlargement , decrease of w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LC3 protein expressionwas significantly down - regulated as the decreas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expression of p - mTOR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 - mTO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eelinl and LC3 expression. Conclusion Autopha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pathogenesis of NSCLC. Beelinl and LC3 , the 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 , play synergistic role in tumor inhibition ,and p - mTOR protein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SCLC.[Key words ] non small - cell lung cancer ; alveolus ; bronchus ; Beelinl ; LC3 ; p - mTOR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正常增殖调节 失控及抗凋亡功能异常亢进是发生肿瘤的重要原 因,细胞自噬(autophagy )是与细胞凋亡相似的生物学过程,是细胞内折叠错误、老化的蛋白质及受损、 失去作用的细胞器在溶酶体内降解的过程⑴。

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武世伍;承泽农;俞岚;宋文庆;陶仪声【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Ki67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 and explor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 and chinicopathologic factors of NSCLC.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pl6 andKi67 proteins in 160 specimens of NSCLC and 20 normal lung tissue was detected h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l6 and Ki67 proteins in NSCLC were 23. 8% and 82. 5% respectively, hut 90% and 5% in normal lung tissue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0. 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l6 and that of Ki67 in NSCLC. PTNM stagingj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l6 and Ki67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s of NSCLC (P<0. 05). The five-year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pl6-positive and pl6-negative group (55. 3% vs 18. 0%) , and between the Ki67-negative and Ki67-positive groups (42. 9% vs 23. 5%). Conclusion Ki67 and pl6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SCLC, and the level of pl6 and Ki67 is cor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NSCLC.%目的探讨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术后标本160例及正常肺组织2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82.5%和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16及Ki67的表达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16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和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16和Ki67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1(020)006【总页数】5页(P605-609)【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16;Ki67;预后【作者】武世伍;承泽农;俞岚;宋文庆;陶仪声【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23300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23300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23300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23300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23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原发性肺癌无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长很快,逐渐成为人类头号杀手[1-3],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4]。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白逸秋;张惠信;许翔【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1998(13)6【摘要】为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

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总页数】1页(P330-33)【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作者】王德华;廖松林;高子芬;白逸秋;张惠信;许翔【作者单位】北京市安贞医院;湖北郧阳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改变在食管癌预后作用中的Meta分析 [J], 王小利;张春梅;施侣元;余红平;徐顺清2.P53癌基因蛋白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Ⅰ~Ⅲa期)中表达的预后意义 [J], TanDF;胡瑛3.EGFR19/21基因突变与NSCLC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J], 陈焱;宋小平4.喉癌中P53基因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及意义 [J], 刘克杰;王惠忠;张信行5.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MOF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韩丽丽; 韩性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Z、YAP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Z、YAP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通信作者 :隋英忠 (E—mail:qdM ̄syz@163.corn)
醇脱水 ,二 甲苯 透 明 ,中性 树胶 封 片后 于显微 镜 下观 察 。TAz抗 体 和 YAP兔抗 人单 克 隆抗 体 、即用 型快 捷 免疫 组 化 MaxVision试 剂盒 均 购 自福 州迈 新 生 物 技 术 开发 有 限公 司 ,DAB显 色试 剂盒 购 自北 京 中杉 金 桥 生物 技术有 限公 司。采 用半 定量 积分 法进 行结 果 判定 。根 据 显 色 强 度 和染 色 细 胞 百 分 比进 行 评 分 ,无 显 色计 0分 ,弱染 色 (淡 黄 色 )计 1分 ,中染 色 (棕黄色)计 2分 ,强染色 (棕褐色 )计 3分 ;染 色细 胞百 分 比为 0计 0分 ,<10%计 1分 ,10% ~50%计 2分 ,51% 一80%计 3分 ,>80% 计 4分 。 以上 两项 分数 相乘 <6为低 表 达 、≥6为高 表达 。 1.3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PSS17.0统 计软 件 。计数 资料 比较 采 用 检 验 ;相 关 性 采 用 Spearman等 级 相关进行分析 ;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 癌 组 织 、癌 旁 组 织 中 TAZ蛋 白表 达 比较 肺癌组织 中 TAZ蛋 白高表达 43例 (71.7% ),癌旁
6】
山东 医药 2018年第 58卷第 2l期
组织 中 TAZ蛋 白高 表 达 30例 (50.O% ),二 者 比较 肺癌组织中 TAZ蛋 白表达较癌旁组织高 ,并且 TAZ
分 患者 确诊 时 已属 晚期 。虽 然 近 年 来 靶 向 治疗 、免 标 本经 甲醛 固定 ,石 蜡包 埋后 切 片 。经脱蜡 ,乙醇脱 疫 治 疗 不 断 发 展 ,但 总 生 存 率 仍 未 有 明 显 提 高 。 水 ,高 压抗 原修 复 。室 温 下冷 却 ,加 PBS冲洗 ,冲洗

波形蛋白的肿瘤学意义

波形蛋白的肿瘤学意义

波形蛋白的肿瘤学意义一、引言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肿瘤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波形蛋白的定义、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波形蛋白的定义和结构1. 定义波形蛋白(cyclin D)是一类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属于cyclin家族成员之一。

它能够与CDK4/6结合,促进细胞周期进程。

2. 结构波形蛋白分子由三个区域组成:N末端区域(NTD)、中间区域(CD)和C末端区域(CTD)。

其中NTD含有T160位点,为CDK4/6结合所必需;CD含有两个保守序列:PSTAIRE和CY;CTD则是一个保守的C末端序列。

三、波形蛋白在细胞周期中的功能1. G1期在G1期,波形蛋白与CDK4/6结合,促进Rb磷酸化,从而释放E2F 转录因子。

E2F进入细胞核,启动S期相关基因的转录,促进DNA合成。

2. G1/S期转换在G1/S期转换时,波形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CDK4/6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进程。

3. S期在S期,波形蛋白的表达量下降。

此时波形蛋白与CDK2结合,促进DNA合成。

四、波形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1. 乳腺癌乳腺癌中波形蛋白A型(cyclin D1)的过度表达是常见现象。

它能够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并抑制细胞凋亡。

其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

2.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中波形蛋白D3(cyclin D3)的低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

其过度表达则可能与化疗药物耐药性有关。

3. 肺癌肺鳞状细胞癌中波形蛋白D1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

而小细胞肺癌中波形蛋白E的高表达则与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

4. 消化系统肿瘤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波形蛋白A型的过度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

此外,波形蛋白D1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5. 其他肿瘤波形蛋白D1在宫颈癌、卵巢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过度表达。

PIK3CA对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疗效预测

PIK3CA对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疗效预测

PIK3CA对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疗效预测刘海涛;李陆风;李殿明;刘佳慧【摘要】目的:探讨PIK3CA对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癌(NSCLC)病人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首先应用ARMS法对确诊肺腺癌标本给予EGFR 基因突变检测.对于EGFR检测阳性肺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蛋白定性法进行PIK3CA表达状态分析.对EGFR检测阳性者给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PIK3C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埃克替尼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在62例EGFR突变的肺癌病人中,48.38%同时存在PIK3CA高表达.在PIK3CA表达阳性病人应用埃克替尼后中位疾病PFS 10.5个月(95%CI:5.6~15.4);PIK3CA表达阴性的病人应用埃克替尼后中位疾病PFS 17.0个月(95%CI:10.1~23.8).PIK3CA低表达病人用埃克替尼治疗的应答率、中位PFS、EGFR-TKIs耐药率均有较高的趋势(χ2=7.16,P<0.05).结论:在EGFR突变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NSCLC病人,检测PIK3CA表达状态有助于鉴别出EGFR-TKIs治疗有效较低的病人,提前进行干预,从而延长病人中位PFS.【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4)008【总页数】5页(P1015-1019)【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IK3CA;埃克替尼【作者】刘海涛;李陆风;李殿明;刘佳慧【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

BAG-1、UG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BAG-1、UG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统计学 意 义 ( 0 0 ) G P1在癌 旁 正 常 肺 组 P< .5 。U R 一
织 中阳性表 达主要 表 达 于支 气 管 、 支气 管 上 皮 细 细 胞 质 中 , 现 为 棕 褐 色 或 棕 黄 色 颗 粒 ; G P 1在 表 U R.
N C C细胞 核 和 细 胞 质 中均 有 表 达 。本 研 究 显 示 SL
者 。对 于 B G 1在肺 癌 中 的表 达 与 预 后 的关 系 不 A .
性表 达分 为细胞 核 表达 、 细胞 质 表 达及 核 质 同 时表 达 3种形式 。本 实验研究 显示 , N C C及 癌 旁组 在 SL 织 内此 3种 形 式 表 达 情 况 均 存 在 。 10例 N C C 3 SL
U R . 蛋 白在 N C C和癌 旁正 常肺组织 阳性 表达 G P1 SL 率 分别 为 4 . 9 ( 2 1 0 和 8 .7 ( 6 3 ) 两 76 % 6/ 3 ) 66 % 2/0 , 组 问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P< . 5 。 2 2 B G 1及 U R 一 白表 达 与 临床 病 理 特 征 . A 一 G P1蛋 关 系 B G 1蛋 白在 N C C 内表达 水 平 与组 织 学 A 一 SL 分化 程 度 相 关 , 化 越 差 阳 性 表 达 率 越 高 ( < 分 P 0 0 ) 与其 他 临 床病 理 生 理 特 征 之 间无 明 显 相 关 .5 , 性 ( 0 0 ) B G 1 白 阳性 表达患 者 5a P> . 5 , A 一 蛋 生存 率 高于 阴性 表 达 患 者 ( =0 0 0) U R . P . 0 。 G P1蛋 白 在 N C C内表 达 水 平 与 组 织 学 分 化 程 度 、 巴结 转 SL 淋

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Meta

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Meta

Survivin 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Meta 分析王洪河李林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 )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检索PubMed 以及CNKI 中文数据库中研究Survivin 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的文献,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集纳入文献的生存率,应用RevMan5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 分析。

结果共入选10篇文献,累计病例980例。

对入选10篇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P <0.01,适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对危险度(RR )为1.55,95%可信区间为1.21 1.97,P <0.001。

结论Survivin 的阳性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不良预后的一个标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 ;预后;Meta 分析〔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4-0694-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4.011第一作者:王洪河(1953-),男,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老年肿瘤辅助药物治疗的研究。

肺癌分子生物学预后因素是近年来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

Survivin 是凋亡抑制蛋白(IAP )家族的新成员,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的双重功能,是联系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界面的重要因子。

Survivin 基因蛋白在成人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大多数肿瘤和胚胎组织明显表达〔1〕,这一特点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研究证实Survivin 在肺癌中以高水平表达〔2〕。

目前,有多项临床研究分析了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预后的关系,由于存在实验方法、样本含量、人群和研究统计学方法的差异,单项研究结果难以推广,而且结论存在争议。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Survivin 与NSCLC 预后的关系,减少各个研究间的偏倚和差异,本文运用Meta 分析方法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评价Sur-vivin 表达与NSCLC 预后的关系。

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关
系的开题报告
题目: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关系
摘要: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疗效得到了
不断提高。

然而,不同患者的放疗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基因蛋白的表达
可能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
肺癌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选取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三种基因蛋白(A、B、C)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患者的总
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发现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
疗疗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某个或某些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能与
放疗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期相关。

这些结果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的
放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方法。

研究意义: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
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探讨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该研究也为肿瘤
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路。

LKB1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研究

LKB1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研究
ada s g n t t eⅢ (7 0 % )( O 0 ) o c s n A l xrs o K 1 r e a rm th a rgoi o n a 4 .6 P< .5 .C nl i w epes no L B o i m ypo p t bdpo s fu g uo o i f p tn e n s l
c n e n NS L . a c r i C C 。
【 yw r 】 Ke od s
L B ;C ri m ,n n m l—cll g e e rgoi K 1 ac o a o —s a n l e n ;G n ;Pons u s LB K 1即丝氨酸 一苏氨酸激酶 1 sr et enn ia , ei /h o i k s 1( n r e ne S K 1 ,是一种抑癌基 因,其表 达产物是 一种在 细胞 内广泛 T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0 % )w r hge t nt s nln acr po ydf r t t ( 12 % ) i m hn d ts s 5 .0 ) 7.0 ee i rh oei gcne or iee i e 5 . 8 ,wt l p oeme t i 0 0 % , h a h u s l nad hy a a s(
Pr g o t i n fc n e o o n s c S g i a c fLKB1 Pr ti p e so n No —S l CelLu g Ca c r L i i o en Ex r s i n i n mal l n n e /Zu —s e g, Z A o hn H NG We i—
epes ni ln a cr w l—df r tt ( 3 8 % ) i o ty p oeme s s ( 84 % ) n t t e xrsi gcnes e o nu l ie ni e 8. 7 fe a d ,wt u m h nd t t i 8. 6 h l a as ,ada s g I —I a I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作者:李侠王玲高锡刚高娟李淑岷【摘要】目的观察磷酸化蛋白激酶B(P 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通过研究癌组织中P AKT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初步探讨P AKT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机制,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供参考的新方法。

方法用免疫组化S P法对61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瘤样病变周围正常组织中P AKT、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肺癌及正常组织中P AKT、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各因素相互关系,分析NSCLC中P AKT、VEGF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NSCLC中P AKT蛋白阳性表达44.3%(27/6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20)(χ2=13.28,P&lt;0.05),其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VEGF在NSCLC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37/61)和25%(5/20),二者差异显著(χ2=5.70,P&lt;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P AKT与VEGF的表达明显相关。

结论NSCLC中P AKT的表达明显增高,其过表达与VEGF相关,P AKT对肺癌血管生成的调节可能与上调VEGF有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AKT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因与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在结构上很相似,因此,又被命名为蛋白激酶B(PKB),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位点的磷酸化。

研究发现,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存在AKT频繁激活,并通过磷酸化其下游的多种作用底物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的侵袭、转移〔1〕。

而肿瘤的生长必须有新生血管提供营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以改变内皮细胞基因的活化,诱导血管的形成〔2〕;AKT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血管的生成。

波形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波形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波形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成超;李海洋;叶朝阳;李国炜【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30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离癌2~5 cm(简称癌旁近临)和离癌5 cm以外(简称癌旁近远)组织及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波形蛋白表达,并用Image J软件及病理评分等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标本里波形蛋白的mRNA分别为8.97±4.19、2.14±1.12和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癌旁近临和癌旁近远组织标本里波形蛋白表达量分别为75.22±16.87、41.72±6.19和36.2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形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瘤范围无关(P>0.05),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检测HCC患者的波形蛋白表达有助于 HCC诊断与预后.【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7(046)033【总页数】4页(P4714-4717)【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作者】成超;李海洋;叶朝阳;李国炜【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HCC)是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250 000例患者死于HCC,因此受到全球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如何早期诊断成为肝癌研究热点之一。

BORIS蛋白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病理资料及预后影响分析

BORIS蛋白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病理资料及预后影响分析

BORIS蛋白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病理资料及预后影响分析李双;袁小林;张新利【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S2【摘要】目的淘汰甲状腺癌中BORIS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考察60例甲状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组织年BORIS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和预后患者组织中BORIS蛋白表达差异。

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BORIS蛋白表达水平为83.3%,正常组织中BORIS蛋白表达水平为16,7%,甲状腺癌组织中BORI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x^2=53.333,P<0.01)。

BORIS蛋白在更高分级、未分化癌、高分期、转移以及生存期小鼠中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

结论 BORIS蛋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且以此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1页(P244-244)【关键词】甲状腺癌;BORIS蛋白;预后【作者】李双;袁小林;张新利【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心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结肠癌Galectin-3、P53和MSH2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张羽;时妍妍2.PODXL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宋进文3.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4、PLCEl、甲基化Sept9基因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程世芳; 毛永芸; 唐生业4.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ARID1 A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J], 冯凌飞;贺曾;王景玉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和预后的关系 [J], 王炼;吴兰雁;张尚福;胡颖川;彭凤翔;刘正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基因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的评价

多基因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的评价

多基因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后的评价周崧雯;周彩存;李爱武;易祥华【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27)001【摘要】目的前瞻性探讨癌基因p53、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MYC、p21和nm23等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NSCLC瘤组织中上述蛋白表达,并分析这些参数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COX-2、EGFR、VEGF、PCNA、MYC、p21和nm2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7.5%(31/40)、67.5%(27/40)、57.5%(23/40)、87.5%(35/40)、90%(36/40)、87.5(35/40)、32.5%(13/40)和32.5%(13/4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EGFR是影响该组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EGFR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EGFR阴性表达者(P=0.018).结论在NSCLC,存在上述8种基因蛋白的表达;EGFR表达与NSCL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相关.【总页数】4页(P73-75,83)【作者】周崧雯;周彩存;李爱武;易祥华【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1【相关文献】1.RT-PCR联合检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多基因表达在评估术后化疗疗效的意义[J], 陈瑜;杨立;潘泓;刘德森;茅乃权;黄耀元2.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关系分析 [J], 李晓玲;张景国;陈立群;王明耀;李奕3.多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 [J], 李安桂4.MEIS2、BRCA1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术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关系 [J], 黄长江; 聂婷婷; 王迎难; 倪吉祥5.CRP、CEA及CA125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VATS术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J], 李标; 张有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的网络荟萃分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的网络荟萃分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的网络荟萃分析贾牧原;张洪俊;李琳;吴剑慧;龚欢欢;任博文;刘涵【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24(51)5【摘要】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进行网络荟萃分析。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4.1.3)软件对纳入临床试验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研究结局指标OS、PFS,从纳入研究中提取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进行对数转换为效应分析统计量。

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包括327例不可剔除NSCLC脑转移患者。

网状荟萃分析提示:与传统化疗提升患者OS相比PD-1抑制剂+CTLA-4更具优势(HR:0.13,95%CI:0.03~0.71),其次是PD-L1抑制剂(HR:0.17,95%CI:0.04~0.74)和PD-1抑制剂+化疗(HR:0.36,95%CI:0.2~0.63)。

与传统化疗提升患者PFS相比,PD-1抑制剂+CTLA-4最具优势(HR:0.37,95%CI:0.15~0.93),其次是PD-L1抑制剂+化疗(HR:0.44,95%CI:0.29~0.66)和PD-1抑制剂(HR:0.48,95%CI:0.27~0.86)。

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提高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尤其PD-1抑制剂与CTLA-4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显示出优异的生存获益。

【总页数】6页(P336-341)【作者】贾牧原;张洪俊;李琳;吴剑慧;龚欢欢;任博文;刘涵【作者单位】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中心;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晚期肝细胞癌一线系统治疗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络荟萃分析2.《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皮肤毒性反应: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4.中国晚期肝癌患者一线系统性药物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络荟萃分析5.一线免疫治疗对诊断为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和颅内结局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IP30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复发和存活率预测的价值

TIP30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复发和存活率预测的价值

TIP30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复发和存活率预测的价值张霞;刘庆宏;陈樟树;欧阳学农
【期刊名称】《福州总医院学报》
【年(卷),期】2006(013)003
【摘要】目的:探索TIP30蛋白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及存活的价值。

方法:利用NSCLC组织标本的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与复发、转移及存活的关系。

结果:肺脏原发病灶中TIP30蛋白的低表达与临床分期、患者5年存活率、总体复发率及转移有关,而与组织类型和肿瘤细胞病理学分化程度高低无关。

结论:TIP30蛋白可以作为一个预测NSCLC肺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为临床上预测肺癌的复发或转移提供新的线索。

【总页数】3页(P134-136)
【作者】张霞;刘庆宏;陈樟树;欧阳学农
【作者单位】福州总医院肿瘤科;福州总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9
【相关文献】
1.原位RRM1和ERCC1蛋白表达水平预测吉西他滨为基础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J], 周彩存;徐崇锐
2.TIP30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复发和存活率预测的价值 [J], 张霞;刘庆宏;陈樟树;欧阳学农
3.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
值 [J], 陈华林;杨东红;王永存;罗怡平;李姝君;吴爱兵;杨志雄
4.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复发进展中的价值 [J], 代婉婷;刘云;左斌;杨自为;宋志远;张家玉
5.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复发进展中的价值 [J], 代婉婷;刘云;左斌;杨自为;宋志远;张家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姬明丽;千智斌;徐自超【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25)001【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耐药性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3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观察细胞分别对紫杉醇、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3种用药方案的耐药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将p53表达情况与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3例中,22例(51.16%)对紫杉醇耐药,23例(53.49%)对阿霉素耐药,13例(30.23%)对顺铂+吉西他滨耐药,9例(20.93%)对3种用药均敏感,13例(30.23%)对3种用药均耐药.43例NSCLC p53蛋白阳性表达33例,阳性表达率76.74%,此表达与3种用药方案耐药性成正相关(P<0.05),且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但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p53蛋白在NSCLC细胞中过表达参与并介导了NSCLC化疗耐药的机制.【总页数】3页(P13-15)【作者】姬明丽;千智斌;徐自超【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2【相关文献】1.非小细胞肺癌中FADD蛋白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蛋白P53的关系 [J], 段东奎;李伟;苏鹏飞2.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J], 刘东芳;赵凯;王晓红;刘春秋;赵洪焕;张晓斌;杨俊泉;张成侠;王建功;汪宏斌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P53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J], 和莹莹4.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P53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J], 和莹莹5.胃癌中p53、c-myc蛋白异常表达与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J], 刘勇;路名芝;李启明;王夷黎;胡志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国炜;李海洋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8(047)012
【摘要】波形蛋白是参与细胞骨架调节生理和病理变化有关的中间丝蛋白家族成员,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长期以来,波形蛋白主要作为间质细胞标志物而被研究,对其生物学功能及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较少.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波形蛋白不仅与维持细
胞完整性相关,还和细胞的黏附性、运动性、血管生成及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此外,在多种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中存在波形蛋白异常表达,涉及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
本文旨在综述波形蛋白生物学功能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12-14,4)
【作者】李国炜;李海洋
【作者单位】550001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50001贵阳,贵州医
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1
【相关文献】
1.ADAM9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何中慧(综述);徐红(审校)
2.ELMO 蛋白家族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郭称明;彭会云;罗文;
余琼芳;高典
3.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段炳烽
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雷正文
5.整合素α5β1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赵婕;顾红燕;郭青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李士军;施广霞;张明芳;肖晓光【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024)001【摘要】目的探讨p53促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洲ASPP2 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SPP2 mRNA表达,并监测化疗前后ASPP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建立的RT-PCR方法获得较好的扩增曲线和标准曲线,并且熔解曲线峰型单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ASPP2 mRNA表达分别为(2.34±0.75)×103,(7.00±1.17)×103.肺癌组外周血中ASPP2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18)×104(P<0.05),术后化疗一个月后ASPP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 ASPP2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反映NSCLC疾病的状况,可在基因水平检测肿瘤的发生.ASPP2 mRNA的表达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相关,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总页数】3页(P67-69)【作者】李士军;施广霞;张明芳;肖晓光【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30.45【相关文献】1.凋亡相关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史江;蒋军广;刘瑞芬;田蕊;安金路;楚玉洁;崔永亮;张艳梅2.非小细胞肺癌中FADD蛋白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蛋白P53的关系 [J], 段东奎;李伟;苏鹏飞3.p53凋亡刺激蛋白2和β-连环蛋白在牙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甜甜;李健学4.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53凋亡刺激蛋白家族的表达及调节 [J], 李士军;张明霞;张明芳;肖晓光;施广霞5.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MOF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韩丽丽; 韩性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7669((2015)06-0441-08[DOI号]10.14109/ki.xyylc.2015.06.009波形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李世武1a,3,陈瑶2,虞丽丽1b,钱薪荣2(1.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a.药剂科,b.护理部,云南昆明650032;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0032; 3.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关键字]波形蛋白;癌,非小细胞肺;预后;无病生存;Meta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波形蛋白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预后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证据。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Embase、Medlin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The clinical trail、Elsevier SD外文期刊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查找研究波形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2月2日。

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文献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9项研究(n=1302)。

Meta分析波形蛋白表达对NSCLC患者OS和DFS影响的合并风险比(HR)分别为HR= 2.04,95%CI(1.57,2.66),P<0.001和HR=1.56,95%CI(1.20,2.04),P=0.001;Begg和Egger检验本次分纳入的9个研究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且敏感性分析表明本次研究结果稳定。

结论波形蛋白高表达是NSCLC患者OS和DFS的风险因素,但本次分析纳入研究数量较少,其结论有待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证实。

[中图分类号]R730.7[文献标志码]AMeta-analysis for impact of vimentin expression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I Shi-wu1a,3,CHEN Yao2,YU Li-li1b,QIAN Xin-rong2(1.a.Department of Pharmacy,b.Department of Nursing,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650032,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YUNNAN650032,China; 3.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650500,China)[KEY WORDS]vimentin;carcinoma,non-small cell lung;prognosis;disease-free survival;meta-analysis[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imentin expression on overall survival(OS)and disease free survival(DFS)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atients,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t’s clinical[收稿日期]2015-02-25[接受日期]2015-03-30[作者简介]李世武,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肺癌多药耐药、循证药学研究,Phn:86-871-6363-9921,E-mail:liswyn2015@;陈瑶,女,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Phn:86-871-6364-1285,E-mail:chyhdd@[责任作者]陈瑶根据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资料,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每年新增肺癌1824701例、死亡1589925例,首居于其他肿瘤[1]。

约85%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已有研究发现,病理TNM分类、年龄、性别及肿瘤细胞类型均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2]。

此外,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肿瘤形成、侵袭、转移、复发及耐药密切相关[3]。

EMT这一概念由Greenberg 于1982年首次提出[4],是指上皮细胞在一些生理或病理因素的作用下,逐渐丧失细胞极性,丢失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最终变成具有间质细胞形态和特征的细胞,从而获得侵袭和迁移的能力。

REKA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EMT的生物关键过程可提供与临床预后相关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目前,YANG等[6]通过Meta分析发现,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上皮标记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不利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且E-cadherin低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转移、血管侵袭及TNM分期有关。

此外,关于间质标记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对NSCLC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一些差异。

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波形蛋白表达对NSCLC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 分析。

因此,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免疫组化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研究对象:NSCLC患者;对照试验:波形蛋白高表达vs.波形蛋白低表达;治疗措施:化疗、放疗、手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结局指标: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

排除标准会议、综述、书籍;未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表达水平;病例报告、病理分析、诊断鉴别研究;无法按如下资料提取策略获取波形蛋白表达对NSCLC预后影响的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CI)值的文献;对于同一个研究有多个文章报道时,非最新和最全的文献。

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NKI、Wan Fang、VIP、CMB、Embase、Medlin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The clinical trail、Elsevier SD外文期刊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查找研究波形蛋白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的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2月2日。

中文检索词:波形蛋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英文检索词:“vimentin”、“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mmunohistochemistry”。

同时结合自由词和各数据库的主题词,运用逻辑符、通配符和范围运算符等制定检索模式。

并通过手工和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筛选纳入的参考文献。

具体检索策略以PubMed为例,检索策略见图1。

资料提取采用EpiData3.1软件设计文献数据提取表,由两位研究者独立阅读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包括纳入试验的一般资料: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人数、NSCLC组织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措施、临界值、随访、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分、HR、95%CI、HR获取方法。

对数据提取有不同意见时通过与第三方协商达成一致。

资料提取策略:(1)HR及95%CI获取优先原则: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间接提取;(2)当采application.METHODS Papers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imentin express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NSCLC patients were retrieved in electronic databases covering CNKI,Wan Fang,VIP,CMB,Embase,Medlin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the clinical trial,Elsevier SD and Web of Science from establishment dates to February2,2015.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were included,cross checked,assessed and pooled for meta-analysis.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the software Stata12.0.RESULTS A total of9 articles including9trials(n=1302)were included.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er vimentin expression was a bad prognostic factor for OS and DFS of NSCLC patients,the merging hazard ratio(HR)respectively was HR=2.04,95%CI(1.57,2.66),P<0.001and HR=1.56,95%CI(1.20, 2.04),P= 0.001.Begg’s and Egger’s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publication bias in included9studies,and our result was stable proved by sensitivity analysis.CONCLUSION Higher expression of vimentin was a risk factor for OS and DFS of NSCLC patients,while it need further large samples studies to prove because the number of our study included was not enough.用波形蛋白作为间质型标记物区分上皮型、间质型时,我们认为上皮型是波形蛋白低表达,间质型是波形蛋白高表达;(3)无法从原文中获取HR 及95%CI 时,我们采用TIERNEY 等[7]学者介绍的方法从生存曲线中提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